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深刻的理论阐述,更需要生动的事迹和高尚人格的熏陶感染,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提出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强高等院校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互助合作,拓宽教书育人的渠道,激发广大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生动的事迹和高尚人格的熏陶感染作用来教育青年学生.作为高校要加大对教育基地的投入力度,挖掘精神内涵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从爱国、爱校教育,实践教学地开展等几个方面对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需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其主要途径和方法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4.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教育联动性、爱国教育氛围营造、教育形式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阻碍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进程.为了更好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全面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  相似文献   

5.
导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有学校、家庭及其自身的原因,然而今天社会的消极影响尤其不可小视。文章针对社会消极影响,从净化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以及从微观着手营造爱国主义教育宏观情境等五个方面,提供社会视阂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需要,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性。应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点,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等方面三管并进,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向爱国主义实践的转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径。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从发挥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基地和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发和发展红色旅游,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网络时代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网络时代这一新形势下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网络时代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要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支撑,是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动力来源,是大学生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当前,爱国主义教育进入“微时代”,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政治性与价值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微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社会与学生的合力,聚焦时代主题以发挥高校主阵地功能,创新教育手段以重视社会舆论作用,打造骨干队伍以激发大学生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高等学校应清醒地认识到其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性、重要性和长期性。教育者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大学生发扬爱国主义的热情,引导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实践,搭建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程除了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有关的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2.
林纾执教一生,爱国是其最高宗旨。面对列强入侵,国土丧失,林纾坚持"教育救国"的理念,提出"兴教育,育人才"、"人才教育从爱国入手"、"学西学"但"国学不可偏废"等教育主张,为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呕心沥血,无愧后世的楷模。  相似文献   

13.
世界历史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加强世界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求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运用比较法讲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各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维护国家统一的讲述及介绍世界各国优秀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与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要尊重历史,切勿美化、篡改历史。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和人生教育的永恒内容与最高主题。在历史文化教学中,蕴含着丰富、深厚、具体的爱国主义,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16.
现行高中中国古代史课本第六章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重点是介绍郑和下西洋及中俄雅克萨之战的历史。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教科书写道:“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要,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说到下西洋的情节与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7.
澳门回归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抓住澳门回归契机,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将有助于我国21世纪接班人、建设者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为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性以奠定思想基础;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形成融洽的氛围;3.净化社会风气以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袭。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1]“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2]自1994年中宣部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更明确,行动更自觉,树爱国心,立报国志,已成为大多数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事关国家、民族重大利益的事件中,一些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思想素质方面还存在明显缺陷。这说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远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20.
抓住有利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的永恒主题。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事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当前,我们要利用纪念建国60周年的契机,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利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契机,引导大学生将爱国认知、爱国情感、爱国行为有机统一;利用全球金融危机,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和国家安全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