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无心读书.或者跟风阅读.只关注流行时尚类书籍,迷恋网络文学.真正传统意义上的“读书”风气很难形成。而一部分愿意读书的学生,也是带着极强的功利目的去阅读一些作文类学习辅导类书籍。尽管新课改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是一部分学生、家长甚至老师仍然把课外阅读看成是“奢侈”的事情.课外阅读甚至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2.
一.风雅之诚与禅宗 “风雅之诚”是芭蕉俳谐艺术的精髓。关于“风雅”,郑民钦在《日本俳句史》里有这样一段描述:“‘风雅’源于储经》‘六义’之说,汉诗的这种分类影响到和歌,为《古今集》采用,把‘风雅’二字变成诗歌的代名词,成为艺术的同义语。《三册子》说:‘诗歌、连歌、俳谐共为风雅也。’  相似文献   

3.
侦探与剑侠伴随我走进文学殿堂的,还有“侦探”和“剑侠”。从小学到初中,读书时并没有功利目的——如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写作能力等等。我以为,这是一种最佳的读书心态。有书就读,不喜欢就放下,读别的书去。大约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侦探小  相似文献   

4.
●《北京日报》2003年3月16日,发表了谭加荣《读书的境界》一文。其中“读书的三境界说”颇为经典。“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为科举、为升学被迫读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功利心太强,无读书乐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为最佳读书之心境。 ●读书力求三性:韧性,记性,悟性。有韧性没记性,读了白读。有记性没悟性,读是死读。悟性至关重要,一举满盘皆活。然而,没记性就没库存,是“皮包公司”。没韧性就建不成大仓,是短途小贩。三性俱备,堪称知识富翁。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2)
全路卷Ⅱ:《快乐的读书脚印》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记得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6,(4)
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记得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陕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相似文献   

7.
周兰 《考试周刊》2010,(28):64-65
虽有“说出来的是话,写出来的是文章”一说,但我们还是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真的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却又往往不知从何下笔,作文竞成“榨文”了。不少人甚至是一些语文教师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书看得少,大谈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上,书不可不读.但读书和写作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好文章往往不是“读”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我结合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把好的文章“想”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读书     
爱读书的人,总喜欢在闲暇之时品上几页书,以作雅趣。这并不是一些文入墨客故作风雅,粉饰人生。对于书的品味不同于对茶、花的品味。茶会越品越淡,花总有一天会枯萎;而书,却越品滋味越浓。  相似文献   

9.
初唐杰出文学家陈子昂,在诗文革新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陈子昂的文学理论包含“风雅说”、“兴寄说”和“风骨说”三项内容,不但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还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法——以“风雅说”为体,“兴寄说”、“风骨说”为用。陈子昂在实践其理论的创作活动过程中,对当时的绮靡文风和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读《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2期《<西湖七月半>笺评》后,觉得有些评注似有欠妥之处,尚可商榷。一、“峨冠”,《笺评》中注解是:“高帽子,前面省了动词‘戴’”。此解谬。“峨冠”一般指封建社会士大夫,他们喜欢高冠博带,故作风雅之态。在这里指达官显贵。以衣帽借代,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如“苍头”,并非是“青苍色的头”,而是指代仆人。  相似文献   

11.
读书是福 博兴二中 韩新站   1998年 4月,学校创建了语文读写训练室。第一次去训练室读书的时候,我激动地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读书是福。   古人说:“至乐莫过于读书。”每当我内心有忧愁需要排解时,我就放声吟几首诗词,或读几篇人生感悟的文章。一吟一读,心中顿时云开雾散,阳光普照。读书,使自己拥有一个自得其乐的方寸之地。   哲人说:“读书悦心。”欧阳修的《东斋记》里对读书能治病养生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他说他每次吟诵文章后,就“释然不知疾之在体”。欧阳修读书去疾养生之说,我信其然。读书能…  相似文献   

12.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可以说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永恒主题。民间有云:“积财千万,莫过读书。”读书是中国传统家庭恪守不移的信条,读书而知礼,读书而明理,就尤为重要了。(渝生)  相似文献   

13.
章解说了“风雅正变”说和“质代变”说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二的学理论意义。“风雅正变”说受到政教得失观念的羁绊,未能正确地揭示学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而“质代变”说虽然揭示了风染于世代的变化规律,但其中由于缺少历史进化观的主导,所以它常常不能用来说明学发展的进步趋向,其理论意义也是有欠完备的。明代的袁宏道和清代的叶燮那里,以学进化观和辩证的观点阐释学的历史发展,为“质代变”说充实进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强迫谦虚     
张峰 《成长》2007,(10):15-16
如果说,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之谦虚,彰显的是一种美德,为了不被当作“出头之鸟”打击而故作之谦虚。表现的是一种生存的无奈。那么,某些包藏功利之心的“过度谦虚”则是一种作秀,是人格的造假,是人性的污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据《钱江晚报》消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在一次给学生所做的文学讲座中,建议广大的学生:“要凭兴趣读书,不能完全凭功利去读书。”格非在讲座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的读书心得,他说他读每一本书,都会做读书笔记。“尽管多年之后这本书的内容我忘掉了,但只用十几分钟看看读书笔记,我就会明白这本书说的是什么,因为笔记记的是最重要的内容,看看读书笔记就等于把这本书重新翻了一遍。”他说他一直在用这种方法加强记忆。  相似文献   

16.
“用身体去读书,得到的是知识;用头脑去读书,得到的是理性;用心灵去读书,得到的是体悟和感受。”我觉得这段话很有道理。我喜欢看书,但却是“用身体去读书”,得到的只是文章极少的表面知识。自从进入中学以来,“感悟”成了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词,这篇文章要感悟,那篇文章要感悟。中国文学博大精深,用身体去读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书的需求,使得我对于文章的精华理解不出什么,只觉得意思很蒙,似乎文章的含义离我很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老师时常对我们说:“读书要读得身临其境才能体会文章的含义。”但是我却从未有过身临其境的感觉。即使偶尔…  相似文献   

17.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学问渊博,对经学、史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对读书很有探究,在总结前人读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读书三到”。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即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训学斋规》)眼到口到表现于外,心到表现于内,朱熹强调读书用心的内在作用。若是像俗话所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也不能真正——做到眼到口到。朱熹说明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朱熹“读书三到”的精神实质体现在“实”、“思”、“勤”这三个字上。先说“实”…  相似文献   

18.
读书九诀     
一心——苟子在《劝学》中云“君子结于一”,意思是说,读书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 二分——梁启超提出,把每天所读之书分为两类,一类需精读,一类供浏览。 三余——三国魏人董遇曾提出读书“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目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其意是说,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 四各——读书时,手边要备好字典、典故书籍、卡片和记录用笔这四种工具。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相似文献   

19.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把读书的功利价值说得十分透彻。而依照这种功利的价值读书,天下的读书人,将难有追求平等、自由的公民情怀。接受教育,成为实现功利价值的途径,而教育也就变为谋求更高社会地位、获取特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读乃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传统的最重要的教法之一。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都对读做过肯定与推崇。三国时的董遇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千古名句更是人所皆知。元人程端礼也曾把“读”比作“销铜”,意思是说只有把文章读好了,才能写出各种好文章。从这些描述中都可以看到“读”的重要。鲁迅先生更以切身经历来肯定、推崇“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