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凤琴 《文教资料》2014,(25):153-154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程定位、客观存在的教学现状及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要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为有效地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要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必要的情境,以达到利用情感的两极性特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提高认识能力;利用情感的感染性特征,互激互励,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达到“原理”课教学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情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明确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制定情感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3.
美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情感教育功能。美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对美的感知或感动的过程。情感的陶养,就是要防止卑鄙的东西腐蚀人们美好的情感;另一方面用关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情感教育。学校只有正确认识美的特征与美育的宗旨,深入把握美育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才能在实践中正确施行美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地认识美、热心地追求美好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帮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心理、心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同时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情感的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方面阐述情感的内涵,揭示把情感态度作为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改革阶段,小学美术教育强调在培养学生绘画知识与技巧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情感教育与美育相互渗透,以情感交流为主体,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与文化素养。本文就情感教育与小学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特征感慨讨论,基于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简要概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7.
刘力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223-223,225
情感美是语文美育的特征之一,它渗透于语文教材中,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情境、情调、情态、情怀这几方面对学生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8.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急呼情感的回归。情感体验可解读文本,提升情感素质,凸显人格个性,感染,强化和调节人的行为。根据情感体验的特征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情感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以此来完成教学的目标,因为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有效运用语文教学中优秀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情感,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探讨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并对其具体实施策略进行阐述,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试论英语情感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内涵什么是英语情感教学?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具有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四种动力特征。这四种动力特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两极性、积极体验的增力作用和消极体验的减力作用。积极的情感如自尊、自信、放松、愉快等能增进学生的学习能量,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消极的情感如紧张、焦虑、愤怒、沮丧等则会降低学生的活动能量,从而…  相似文献   

11.
杨胜才 《贵州教育》2010,(11):33-34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情感体验与学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体验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使认识主体体悟自我存在与生命的价值,也反映其对社会、人生和事业的态度取向。情感体验的特征构成青年学生人格的多重性。青年学生对成长成才成功的情感体验与学校的教育环境相联系,且对它们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论教学中的情感激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激励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情感激励法有几个鲜明特征。⑴互动性,即情感激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交流活动,教师的情感只有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交融时,才能变成激发学生的动力。⑵主观性,即要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精神力量,去感化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精神需要。⑶渗透性,由于师生情感的建立与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发生,这种情感的交流总是伴随着其他活动,这决定了教师使用此法必须要同其他方法相配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时时处处渗透教师的情感。情感…  相似文献   

14.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情感教育是打开现代学生心灵的启动器。一方面,现代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情感丰富,追求个性。另一方面,现代学生的情感世界可塑性大。他们大都处在青春期,随着生理变化,心理平衡被打破,思想、情绪、行为表现出不稳定性。他们由少年期的天真坦率开始转向隐蔽和内向,不愿轻易向成人敞开心扉,内心深处却潜藏着被尊重理解和信任的需…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学生的学业成绩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格特征、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情感方面的要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爱憎、褒贬、哀乐、喜怒,无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体表现。因而,积极培养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感受能力,促进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不失为提高学生“情商”,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途径。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炼性,这种简约而概括的语言,蕴含了丰富深刻的情感。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情感在诗歌…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情感、兴趣、动机、意志、性格等心理活动特征。它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调节和推动者。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情感的主要途径就是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气氛,进而内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若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之中,并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推动力量,从而主动、自觉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了解其学习动力、学习特点及兴趣爱好,应向学生注…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教育的特征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以情感支持为载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音乐的德育功能。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纠错时机通常分为立即纠正,滞后纠正和延迟纠正。一方面,不同的纠错时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感影响和认知效果,进而对不同情感和认知特征的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把握纠错时机的时候,应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差异,找出平衡点,使得纠错行为既能收到最佳的认知效果,又能把负面情感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20.
班集体建设不仅是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班级建设是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的物化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社会化建构历程。一、情感启动班集体是学生共同的情感家园。优势班级的显著特征是学生的强烈归属感,学生在班主任的情感主导下,逐渐对班级产生认同感、荣誉感乃至依恋感。这是一个渐进的心理变化过程。刚入学的新生组成班级,个体的情感经历着从“陌生的世界”走向心理重构的过渡期。这时候学生个体间和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是一种非定向的磨合,需要进行集体情感培植和优化。这不是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