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肖说成语     
军军和梅梅两姐弟好竞赛,这不,一天放学回家时,军军向姐姐梅梅提出“了用生肖说成语”的比赛建议。梅梅赞同了,并说:“好,军军,你先说。”8岁的军军说话像放鞭炮,又响又脆:“我是属龙的,成语有‘龙飞凤舞’‘画龙点睛’‘车水马龙’‘叶公好龙’‘来龙去脉’‘藏龙卧虎’‘群龙无首’‘老态龙钟’‘龙吟虎啸’‘生龙活虎’……”  相似文献   

2.
趣说成语     
《小学生时空》2009,(1):110-110
  相似文献   

3.
写章抓住要领,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叫提纲挈领。  相似文献   

4.
成语在结构上相对定型,意义也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因此使用时一般不得随意改变。但随着汉语的发展与演变,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如果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增强修辞效果,也可以适当地改换它的成分,拆散它的结构,或者赋予它新的意义。活用成语的现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浓缩一般是缩减成语的字数,使之更加精练含蓄,读者一看就知道它是由某个成语变化而来的。例1这一着反成蛇·足·。(画蛇添足)例2梅·竹·之情总难忘却。(青梅竹马)例3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知识财富,使之薪·传·于后。(薪尽火传)例4对于这个问题,我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纯属管…  相似文献   

5.
所谓成语易序,指的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将成语中的词调换一下次序。它与成语仿拟一样,属于成语活用的一个分支。下面分类举例说明。第一类,将成语中的某一个(或两个)词,跟另外一个(或两个)词易序,使与原型含义截然相反。屡败屡战张鸿来《应用文公文书》云:“昔曾文正公在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的词汇中有不少数字成语,对这些成语的意义人们通常会略知其一二;而对这些成语中的数字简称的具体含义往往不知其详。下面对一些常见成语中的数字概念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8.
9.
成语典故源远流长,经过历代人们的笔录口传,千锤百炼,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寓意深刻,涵义精辟,从形式到内容都日臻完备和成熟。成语典故通俗易懂,形象思维的色彩比较浓厚、符合人类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运动规律。我在高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搜集整理了一些成语典故,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时,引用了成语典故“舍刃无利”。这是唯物论和无神论哲学家范缜在其名著《神灭论》中举的一个生动例子,说到“神”和“形”的关系,就如同锋利和刀刃的关系一样。虽然锋利和刀刃不一样,但是离开锋利就称不上刀刃,离开了刀刃就不会有锋利,既然从未听说过刀刃不存  相似文献   

10.
春色满园(满园春色)———比喻生命力旺盛的时期或生气蓬勃的景象。妙手回春(着手成春)———医术高明,能治好垂危病人。春蚕到死丝方尽———人们经常用以表示诚挚爱情的名句,现在也常指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春风化雨———能够使万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的培养与教育。寸草春晖(春晖寸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喻指父母的恩情儿女难报万一。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在也比喻学习有成果。春兰秋菊(秋菊春兰)———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事物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春回大地(…  相似文献   

11.
成语在结构上具有凝固性,不能改变语序,不能加进其他成分,不能更换其中任何一个语素。在语义上具有整体性,不能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思想内容的日益丰富,为了表达的需要和提高表达的效果,人们冲破了成语结构的凝固性和语义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衣服,身之章也"(《身章撮要》),意思是衣服是身体的装饰。我国服饰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质地、色彩、图案、造型、审美等方面无不各具特色。冠是古代帽子的总称,《楚辞·渔父》中就有"新沐者必弹冠"的记载。冠有冕、幞、巾、帽、帻、弁之分,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冠两边有帽带,叫缨,可在下巴处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词义来源上、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常识上。在浩瀚的成语中,学生误用成语的情况严重,主要有:一、望文生义例(1)杨万里的陈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有很强感染力。例(2)长城大酒店的情形则“差强人意”,随意走进8楼一间客房,屋内一股气味不说,掀开被子,赫然露出一条带洞的床单。辨正——①中“如坐春风”不可用发言者身上,它是比喻听者受到良好教育。②中“差强人意”,多指尚能使人满意。句中意思显然是令人十分不满意。二、反用其义例(1)上次帮…  相似文献   

14.
“古语性”是成语的一个重要属性,语源往往决定了成语的适用范围。虽然有些成语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所发展,但是绝大多数成语还是守住了一定之规的,逾越了一定的范围,便是误用。手头就有数例: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词义来源上,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常识上:在浩瀚的成语中,学生误用成语的情况严熏.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高凤流麦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  相似文献   

17.
一、望文生义例①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例② 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例③ 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例④ 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例⑤ 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辨正———①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②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  相似文献   

18.
典故性成语通过三种方式构成 :其一 ,概括。通常是对一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传说、轶闻等事例加以概括 ,如流行于秦汉时期的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中称雄而老虎自己还不知道 ,由此概括出“狐假虎威”这条成语。大家熟知的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 ,从故事、传说等事例概括的 ,如“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磨杵成针”等。这些成语 ,都是事例内容的概括 ,有点像故事的标题。其二 ,选录。即对典故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部分 ,将其部分意思提炼构成成语语义 ,其实这也是一种概括 ,不同于上一点的是选录一个故事的部分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19.
樊强  赵登岭 《考试周刊》2012,(19):116-117
本文主要介绍与地理有关的几个成语。从成语的出处、含义和所蕴含的地理知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对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小鸡和小狗成了好朋友。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他们分别学会了对方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