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身为教师,只有具备正确地解读和利用文本,发掘文本背后蕴含的言语特质的能力,才能带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王慧敏老师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深刻的自我修养,幽默的语言风格,高超的教学艺术对文本进行了深刻而充分地解读,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一节诗情画意、和谐自然的古诗教学课堂,让人陶醉也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相似文献   

3.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相似文献   

4.
一、"雨"字切入解诗题(出示金文"雨"字)师:这是一个古字,猜猜看是什么?(生脱口而出"雨")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生:字的形状很像我们现在的"雨"字。师:这就是汉字的特点"。雨"和"诗"是很有缘分的,古往今来的无数诗人为我们留下许多风情万种的"雨"。这节课咱们  相似文献   

5.
一、品诗赏画,导入新课1.师出示: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学生齐读这句话)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师:昨天我们欣赏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出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幅怎样的画?点拨:六月的西湖边,翠绿的莲叶挤挤挨挨,一直涌到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起根据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编选了48首古诗。语文新课标也要求小学生能背诵、积累70首古诗。这些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名篇佳作。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加之古今汉语有一定差异,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地了解诗意、领略诗境、体会诗情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7.
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愈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其二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相似文献   

8.
<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又名看经楼、先得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宏丽古雅。登楼凭栏,一湖胜景皆入眼底,为西湖名楼。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当时苏轼正在杭州做官。诗人抓住云黑、雨亮、风猛等夏天特有的景象,绘声绘色地描写了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干国祥老师在我校执教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课。这节课,没有精心雕琢打磨的教学语言,没有花样翻新的招式,更没有高深莫测的手段。朴实的教学,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赞赏。  相似文献   

10.
叶秋玉 《新教师》2019,(12):38-39
古诗教学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望湖楼上饮酒时,对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景色的欣赏。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教师如何找准切入点,挖掘古诗教学的审美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用字凝练,意象丰富,意蕴深远,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诗词教学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趣,通过诵读和语言品味,理解诗词的意思,透过意象把握意境,才能领会诗词深远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举办的“滕王阁之秋”全国小学名师经典观摩研讨会。“滕王阁之秋”,硕果累累,聆听蒋军晶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14.
与唐诗相比,宋诗在今天的流传程度要低得多,或许是因为那些人理而枯涩的诗句难以给予人们一种浅层的感发吧,但是流传在人们嘴边的宋诗佳句却是有着与唐诗不同的耐人寻味感。与唐诗一样,宋诗的佳作也多是蕴含着忧伤与惆帐,哪怕是在草木盛茂、  相似文献   

15.
所选文本: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写的《乌丢丢的奇遇》中的《逆风的蝶》。故事梗概:一棵蔷薇保护了风雨中翩翩飞舞的蝴蝶,蔷薇与蝴蝶之间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今天就是他们相会的日子,蝴蝶迎着呼呼的狂风,逆风而行,去赴这个约会。最后他被狂风卷进了河里,但是他的灵魂依然  相似文献   

16.
作为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得到了众多语文教师的盛赞。但在赞叹之余,许多老师也感到深深的遗憾:“支老师的课,好归好,就是没法学!”确实,支老师的课大开大合、举重若轻,总给人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那我们到底向名师学什么?在此,笔者结合支老师的《生命生命》一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有幸聆听了一些著名特级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课,其中田东英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田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整堂课,听课教师神情专注,仿佛在谛听一首自然流淌的美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
鲁占双 《学语文》2004,(4):55-55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并不注重意境的创设,写人、叙事、绘景,相对来说具有客观性、写实性。但有一类称作“诗化小说”的作品,却在字里行间,明显地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客观事物常被“情化”,作品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孙犁小说《荷花淀》便是一个很好的样例。这里单就《荷花淀》中的景物描写,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我读完南师大附小贲友林老师的《跋》一书时,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掩卷沉思,感觉真是酣畅淋漓。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慎思、明辨、笃行、课堂。在字里行间,能感悟出作者一直以来对教育的孜孜以求,他在前行的路上,留下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足迹。今天,让我们循着这足迹,去聆听贲老师成功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师:回首2004年.有那么一些人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走进这些人物。第一个要介绍的是徐本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在这段录像当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