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红俊 《考试周刊》2012,(76):76-77
中国式英语是大学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学习者感到非常困惑的一大障碍。本文从中国式英语的基本概念及其与中国英语的区别出发.阐述了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给出了应对中国式英语的对策,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舍乎英语语法规则或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不规范的英语。本文探讨了中国式英语现象,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式英语的发展现状、存在状态、成因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英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中国式英语。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英语容易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而中国英语是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工具。研究中国式英语有利于掌握中国英语,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英语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现象,在语音、语法和语用三个层面有区别于地道英语的特征,其成因包括语言迁移、跨文化的影响及交际策略等.  相似文献   

6.
朱兰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9):115-116
高职学生在英语交际中频繁地出现"中国式英语",导致交际失误.本文列举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中国武英语"的表现形式,从母语迁移和文化差异两方面分析形成的原因,并探讨了规避"中国式英语"的教学策略,以缩短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式英语"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式英语研究的视角大多着眼于中国式英语与汉母语在结构形式上的对比分析.把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归罪于汉母语和汉文化的干扰和影响,并认为中国式英语是可以杜绝的.我们从目的语文化出发,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中国式英语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因英语文化知识缺失而产生的一种导致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或交际失败的不规范英语语言形式.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减少这一现象的唯一途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式英语研究的视角大多着眼于中国式英语与汉母语在结构形式上的对比分析。把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归罪于汉母语和汉文化的干扰和影响,并认为中国式英语是可以杜绝的。我们从目的语文化出发,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中国式英语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因英语文化知识缺失而产生的一种导致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或交际失败的不规范英语语言形式。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减少这一现象的唯一途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不少闹笑话的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英语”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语用失误现象。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侧重于语法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忽略了英语句子的交际功能、文化背景差异,其结果造成了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交际者,常因对使用英语交际时所必须服从的言语使用规则认识不足,而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中断或失败。本文将通过全面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类、产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和应对语用失误的策略,以期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和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尽可能防止或减少语言失误,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外留学生与英语非母语者的交际表现是ELF背景下中国大学生交际效能的一个缩影。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调查了52名参加中外合作项目的中国学生与母语非英语者(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交流的交际效能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海外留学生普遍意识到尊重母语非英语交际者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交流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比较欠缺,清晰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也有待提升。研究同时发现,这种交际效能与英语(雅思)成绩相关,但是不会随着在国外生活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中式英语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下中式英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交际误会。本文从中式英语的界定,形成原因,以及在英语口语的错误分析来浅议中式英语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不应该把中国式英语归罪于中文文化的干扰。本文通过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论证了中国式英语的成因。研究的结果是,中国式英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于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不足而导致的。可以通过学习英文文化来减少中国式英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随着跨文化交际的频繁和语言教学的发展,"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应运而生。二者都是跨文化交际中不规范的用语现象,体现的是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极有可能发展为"石化"。本文以中介语、石化现象、语言迁移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分析,进一步探究"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本质、成因和影响,更加科学、系统地认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汉语、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范畴,有着不同的礼貌原则。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喜欢将中国的礼貌表达方式或习惯套入英语中,这样容易造成礼貌语用失误。本文就中西礼貌原则、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易出现的礼貌语用失误以及礼貌原则在综合英语教学上的应用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以往关于中国英语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英语是中国英语使用者在交际中因为缺乏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英语结构但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顺应汉语文化心理、思维方式、语言结构的结果.从顺应的角度探讨中国英语的形成原因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英语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及其为何能为英语母语者接受和理解,并达到交际目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相启征 《海外英语》2016,(15):221-222
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该文并不否定和排斥中国式英语缺乏规范性和地道性的特点,但是该文在充分认识到中国式英语不合规范的同时,从模因理论以及省力原则的角度对中国式英语存在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国式英语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进而对中国式英语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从而为辩证、客观、包容地对待中国式英语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交际中,中国人大都有这样的感觉:读英语易,听说英语难.我们中国人讲的英语要比本族语者讲的英语好懂,而地道的英语本族语者说的英语却让人难以听懂.本文分析了英语交际中的听说瓶颈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如何突破这一瓶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