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特的一种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是中华瑰宝,汉学明珠。化发达的国家都有诗歌、戏曲、散和小说,唯独中国还有对联。对联是汉字化结晶,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对联,俗称楹联、联语、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格律严谨,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蕴意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历史教学中如能恰当引用对联,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巧借对联艺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知识入门的向导。利用对联,可以使乏味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如在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一课中“护国运动”这一小节时,为了让学生对袁世凯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然后引导学生从对联的基本常识入手分析:此联中的“千古”对“万岁”,符合对联要求,而…  相似文献   

3.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事迹非常感人。让我们来写副对联歌颂他。同桌可先讨论一下,想一想应当怎样写,最好能押韵。”  相似文献   

4.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 ,一般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头 ,紧扣观众的心弦 ,使观者欲罢不能。讲课其理亦然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欲望及学习效果 ,与教师两三分钟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成功的导语 ,如同深深拉开的帷幕 ,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到精美的置景 ;有如乐章的序曲 ,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 ,又象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 ,诱导着学生竟相登堂入室。然而 ,如何来设计好导言呢 ?我在进行《初中历史五步分层教学法》的研究时 ,进行了多年的探究 ,觉得巧引…  相似文献   

5.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选讲一些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相关的优秀对联,会有画龙点睛、妙趣横生的效果,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与教材内容关联密切的对联,对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社会科学。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化素有史结合的特点,引用对联于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尝试。本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对联这一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识记历史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作用和选用对联的原则作一番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的历史高考题历来给人以灵活多变、耳目一新的感觉。曾经有一幅对联作为情境,出过这样一道题目。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中华文化一绝。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其语言精练,整齐美观,历来受到人民的喜爱,从庙堂宫院到茅屋小店,从名山大川到穷乡僻壤;三教九流,百业千行,无论贵贱,不分雅俗.处处都有,人人都用,事事都写。连小偷也来一副:“身居梁上曾为客.名播  相似文献   

10.
易斌 《中学文科》2006,(1):55-55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对联,至今仍具有重大教育和激励作用,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素材。寓联于教,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故事,一般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历史文献或 者典籍。它可分为史实性故事、传说性故事、虚拟性故事几种 类型,还可被分为人物故事和事件故事两种类型。本文将针对 历史故事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科学穿 插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学样式,也是近十年来高考的必考内容。然而高中生对它的继承发扬情况并不乐观,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不得不突击掌握,被动成分就多了。任何事情带着较强的功利色彩被动的去做,就会索然寡味。语文老师应克服重重阻力正确引导学生继承发扬我们的优良文化,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增强学科的趣昧性、吸引力。在此,本人仅就对联教学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天波 《中学文科》2007,(12):118-118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巧用对联,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历史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世界上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 ,历史对联作为历史和文学的结晶 ,架起了现实社会的人们跨越时空界限 ,感知逝去历史活动画面的宝贵桥梁 ,那史实和文采融而为一 ,褒贬爱憎之情隐含其中的联语 ,向我们展示着历史王国的瑰丽 ,破译着历史活动的谜团 ,诉说着一位位英雄人物、爱国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 ,赞美着劳动群众反抗强暴的战斗精神 ,怒斥着历史罪人的所为……。它们使我们的心灵完成了一次次与历史的沟通 ,也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例 1 .中国古代史为了让学生理解战国末年楚国屈原的文学成就和爱国政治活动 ,感悟其爱国精神 ,可串讲湖南汨罗…  相似文献   

15.
王胜祥 《历史学习》2007,(12):16-18
对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对仗工整、言简意深,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时代风貌,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把有关的地理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去,是很有必要的。一、讲清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铜玉 《中国德育》2005,(10):52-53,57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井加以讲解,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吕传彬 《高中生》2012,(2):57-57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古往今来,人们依据历史人物和事件撰写的对联,别具一番情趣。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人为了称赞他的历史功绩,曾撰联说:"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  相似文献   

1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一向为大众喜闻乐见,要是能巧妙地把对联艺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本文从巧借对联学汉字、巧借对联学修辞、巧借对联学课文三方面,谈谈如何变对联为语文教学所用。  相似文献   

20.
路吉善 《历史学习》2007,(12):14-15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自五代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讽刺对联犀利、辛辣、巧妙、谐趣,可同战斗的杂文、讽刺漫画相媲美。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尤其是讽刺对联并加以讲解,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