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滨 《精武》2007,(1):38-39
一、太极武道为李博与李春茂传授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李氏八世祖李春茂,乃李伦、李仲、李俊、李岩之生父。李春茂拜千载寺、太极宫武道长李博为师,习十三势拳、剑、枪艺,学而有成,是太极拳传世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著有《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等太极武道著作。《李氏家谱》八世李春茂辞条:“春茂,字廷璧,号叶蓁,配赵氏、辛  相似文献   

2.
李慎强 《武当》2004,(6):11-14
习者在对清虚自然太极拳的手法(阴阳手)、步法(五行步)、身法(混圆球)和功理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之后,按照现代练拳的习惯,都会急着学习套路器械等等内容。但在玄真神剑门修真次第中.却非常人想象的那样去练套路,而是练习单操手。什么原因呢?清虚自然拳只是整个玄剑门修真体系  相似文献   

3.
孔德 《武当》2000,(7):40-42
白紫清老先生在其《动几论》中说:“孔子讲,几,就是动的最初现象,即微动。”又说:“代表纯阳的乾,只要一动起来,就不会停止,也不改变形式。”孟子善养浩然之气,有所谓“气以直养而无害”,他的以“直”而养,就是从乾阳微动的时候开始,一直养下去,养到至大至刚,塞充于宇宙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4.
魏坤梁 《武当》2010,(7):12-14
《张三丰承留》是收载于《杨氏老谱》中的一篇诗文,中心意思是阐述道家“虚灵能德明”这一性命双修的核心观念。《杨氏老谱》中不少阐述十三势长拳特殊武术内容的篇目(如《太极懂劲解》等)都涉及到了性命双修,说明十三势长拳也即是太极拳曾是性命双修的一种形式。《张三丰承留》反映出了“虚灵”的功效与有关的历史等等,充分反映出“拳即是道”这一太极拳的锻炼宗旨。  相似文献   

5.
《武当》2008,(11):28-38
(一)张三丰在武当山的活动及遗迹 有关张三丰在武当山的活动,我们还是看看相关的史籍记载:明·任自垣纂《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明·张宇初著《皇明恩命世录》,明·方升纂《大岳志略》,明天顺年问的《襄阳府志》,以及清人汪锡龄著《隐镜编年》等等。  相似文献   

6.
从文献、实物、考古三个方面论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关系。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张三丰的籍贯、名字号、体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惯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道教思想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是道教理论家和实践者,但并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明朝皇帝寻求张三丰的踪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治病仙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仙游行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实物之《张三丰遗迹记》碑内容可知,无论是记载张三丰的籍贯、行迹、与人交往,还是记载明成祖派人寻访张三丰其人,都未看出张三丰在太极拳或内家拳上有任何建树。从碑文记载内容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不发生任何关系;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关于张三丰的大量遗物、遗迹、遗诗等证据链分析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对《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的研究认为,太极拳附会神仙张三丰是从内家拳附会的张三峰移植过来的;《三丰全书》中王渔洋摘录的所谓内家拳源流来自于黄宗羲作的《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玄武大帝授拳于张三峰荒唐无稽;从《墓志铭》记载对王宗与王宗岳误传推断宋之张三峰传拳也是附会;无证据证明太极拳就是内家拳,从而推证内家拳或太极拳并非张三峰(丰)所创;移植内家拳的张三峰为太极拳的张三丰,是《三丰全书》出版以后的附会;王宗岳的理论和张三丰没有任何关系,太极拳非张三丰所创。  相似文献   

7.
8.
孔德 《武当》2004,(10):38-41
人品篇 [原文] 人品近似之界,不可不明。有人焉,正气自存,离群特立,人以为傲也,吾以为毅。有人焉,谦光自处,与世无殊,人以为流也,吾以为和。有人焉,优游自适,率乎天真,人以为惰也,吾以为安。有人焉,啸咏自如,由乎天命,人以为狂也,吾以为达。有人焉,郑重持身,丰裁峻节,人以为骄也,吾以为严。有人焉,浑厚立己,性格坚苍,人以为拙也,吾以  相似文献   

9.
孔德 《武当》2004,(7):40-43
富贵之家积善易,欲求善报则不易。非不报善也,必衡其量而报之。贫贱之家积善难,而得善报则不难。非独报善也,亦希其量而报之。至于非富非贵、非贫非贱者,积善获报,夫亦称量予之也。以助金论,富贵助金,百金十功;贫贱助金,十金十功。以济人论,富贵济人,百人十善;  相似文献   

10.
孔德 《武当》2004,(11):40-42
[原文] 养生之室,积厚之家,两壁东堂,宜书格语。譬如"吃亏"一条,人多不平,不知吾能忍让,即是为自己养和、为子与孙积厚之事。今将圣神贤士至理名言,约书几句,以为人劝。有云"便人乃自便,宜人乃自宜;  相似文献   

11.
张三丰  天家新 《武当》2008,(2):20-20
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 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 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 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 授之到予来,字著宣平许。  相似文献   

12.
孔德 《武当》2000,(6):42-44
辑说者,即有关杂言汇辑,非对某一问题之专论。  相似文献   

13.
史美雄 《武当》2011,(7):33-34
张三丰是道教史中的重要人物,张三丰是太极拳重要人物,不了解张三丰事迹,实难清楚了解太极拳的源流历史,可惜至今还没有一篇有关张三丰的全面资料为后世人满意,不是今人不努力,  相似文献   

14.
孔德 《武当》2004,(9):43-46
修短篇 [原文] 谁合修,谁合短,皇矣下观,原无别眼。欲教民物共长生,大块芸芸必充满。是故仁则寿,恶则谴;功则寿,过则减;养则寿,片戈则损。仙佛圣贤劫可免,以歌当话招流返。  相似文献   

15.
高峰 《武当》2011,(6):37-38
太极拳以其四两拨千斤的技击理念和深厚的哲学内涵,闻名于中外。太极拳源于何处?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和电影《太极张三丰》,都把张三丰算作太极拳的创始人,而把湖北省十堰市的武当山算作太极拳的发祥地。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太极拳究竟是来源于一个人,还是来源于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带着疑问,笔者走进武当,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6.
孔德 《武当》2004,(12):39-41
虚无者,老释同传之物也。虚者何?虚心也。心虚故神清,神清故性慧。大超脱大解悟从此生也。无者何?无我也。无我故无人,无人故无欲。大清静大欢喜从此得也。今汝两门人,不明虚无,只探实有。“实有”二字,其名亦佳。究竟,入迷者如谷之数,日求实而谈金石,无一得也;日求有而参禅偈,生六尘也。无量恒河沙,谁是第一波罗密哉?吾悯尔等愚,吾开尔等智。  相似文献   

17.
18.
李秒丰 《武当》2007,(4):29-31
太极拳论中的《十三势行功心解》(简称《心解》)与武禹襄的《打手要言》(简称《要言》)有异有同,人们的说法也各异,着实让太极拳圈中的人迷惑。为廓清疑惑,特作解析,与同好共研。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