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正>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着的歌曲艺术。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丰富的曲调和浓厚的地方气息,而被人们所喜爱。因此,我们确立了课题《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民歌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尝试从众多的民歌资  相似文献   

2.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它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语言、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生活等都是紧密相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格的。它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调式和旋法,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歌曲结构。它生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能较好地表现群众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喜爱。因此,它历来就受到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高度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曾亲自收集过民歌;列宁、斯大林对音乐工作者曾多次发出要向民间音乐学习,要赋予旧民歌以新内容的指示;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作了重视民歌的搜集与运用的指示。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主席更明确地指出:“我们的音乐工作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它如同空气和水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流行音乐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有不同的特点,它总是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传唱喜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对人们的生活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就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发展特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长。音乐文化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是人类一切文化的展现载体,是人类追求精神享受和精神文明的最佳表现形式,是宣传推广中华优秀文明与中国改革开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讴歌时代的最好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社区音乐文化产业化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阐述了社区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最后给出了社区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既体现了湖湘学派的文化积淀,也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受此影响,毛泽东的诗词重在歌颂人民群众当下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歌颂人民群众伟大的创造性,从而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大资源观下,红色非物质文化及其成果因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而被纳入资源之列。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的各类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它包括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为主题,鼓舞人民斗志、积极向上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种体裁的艺术作品,口述红色历史,以及以牢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内容的文化空间。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精神和教育价值,作为资源,还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是居民生活、娱乐、交往、健身益心等多种需求融为一体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的结构,社区音乐文化是社区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普及传承群众音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家渠市有着丰富多彩的社区音乐文化生活,它充分反映出城市社区的文化氛围和音乐文化特色。文章以五家渠市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分析其音乐文化特点,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客观地展现音乐文化特色,为今后五家渠市社区音乐文化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这对总结和发展社区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优秀的民族音乐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可以给人以真和善的启迪、美的陶冶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我们不仅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这对传承和弘扬民旗音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我们在音乐课教学中要通过音乐艺术震撼心灵的美感魅力,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音乐存在于世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之中,在如火如荼社会主义建设中,歌颂美好生活的抒情作品是丰富人民生活,启迪人们心灵的精神食粮.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斗的号角是奋勇战斗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音乐中受到振奋.  相似文献   

11.
河洛地区民歌不仅反映了河洛地区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教育、历史变迁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对河洛地区文化环境的角度,探索和分析河洛地区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改善,特别是各地基层也不同层次地仿效中央、省、市、主办或联合主办了文艺比赛、音乐评奖、歌手选拔赛等。这对繁荣音乐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十分有益,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评奖中由于牵涉到赞助单位,主办或联合主办单位,以及上级领导和社会关  相似文献   

13.
群众文化生活与基层文化馆是活跃基层群众,带领基层群众丰富业余生活的主要场所和方式.拓展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热情和生活积极性,让群众生活在趣味性科技性的前提下提高自我的道德情操,改善对生活的态度,利用基层文化馆弘扬先进文化,发扬传统美德,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花儿漫谈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歌颂爱情是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描写爱情的诗歌,数量最多,艺术上也最动人,它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民大众的珍爱。“河湟花儿“是西北高原上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民歌,它同描写爱情的诗歌一样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纯朴的爱情生活。  相似文献   

15.
手风琴音乐是现代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手风琴音乐的特征可以反映出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并且手风琴音乐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上一个重要音乐文化现象。手风琴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就成为了一件大众化的乐器,深深融入群众社会音乐生活,以其携带方便、音色优美等特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广泛的喜爱,因此本文分析了手风琴音乐的发展历史、教育发展和手风琴音乐文化的特征,对手风琴音乐文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师合唱指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音乐专业基础课,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合唱指挥课,合唱做为一种艺术形式,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受到人民热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文化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呼唤大量指挥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对合唱指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7.
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要素。群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是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作品,被无数的人欣赏着。在学校我们用音乐课堂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工作中我们用音乐来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在闲暇时候我们用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还用音乐来放松心情,提高精神气。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音乐的影响,到处充满了音乐存在的好处和意义。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似乎已经离不开音乐。有一位著名的钢琴家曾经这样说过:"音乐是唯一能够真正存在的艺术作品,它的震颤、律动都是生命的要素,在任何有生命的地方都会有音乐的存在,也都会有快乐的存在。"可见音乐对我们人生的重大作用。我们想要在学习、生活和工  相似文献   

19.
孙耀东 《考试周刊》2012,(89):186-186
合唱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形式,常常是指挥与乐队、合唱队共同完成的。它要求指挥与合唱队、乐队高度的统一和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按声部的多少,合唱可分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混声合唱分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合唱艺术往往是体现共性的艺术形式,是整体性极强的和谐的统一体。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和需要。合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人们歌唱种类的常见一个类型,也是声乐艺术中最富有内涵、最有表现力的一种演唱形式。群众性合唱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增加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协作精神,提高音乐修养,丰富想象力,扩大视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肚子已经不是生活的唯一标准了,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本文中要提到的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音乐疗法、胎教音乐等.它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形影不离,它帮助我们健康、带给我们力量、鼓励我们快乐的生活,社会发展离不开他,人民生活也离不开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