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类科普场馆相继建成开放,为人们普及科学知识、休闲旅游提供了场地,科普志愿者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上海科技馆志愿服务团队服务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和系统的分析,就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普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拓展空间边界,延伸学习领域,改进学习方式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场馆课程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并且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创建自主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空间的非正式学习课程。在实践育人背景下,场馆课程的开发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承载学校的育人特色。以厦门集美区窗内小学为例,阐述“美窗”场馆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探寻“美窗”场馆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教育"已经进入2.0时代,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学校博物馆课程,实现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拓宽学科教学原本的边界,是课程改革的方向性要求,也是丰富学校教育教学内涵的实际需求。在馆校合作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教学设计联结课程标准、交集学科教材、着重典型文物、融合众多学科四个关键问题,从而让课程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4.
基于课程资源的视角,可以将科普剧理解为以物为载体、以活动为载体和以人为载体等三种形式的课程资源统一体,其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指向科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意味着科普剧开发主体和开发方式的改变。建立馆校互动机制、将课程内容情境化、将科普剧表演活动课程化是科普剧开发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贫困山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中学地理是以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科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地理意识,提高地理素养,使人们懂得如何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地理教育,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更不能忽视地理教育,尤其是在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力量不足、人口素质偏低的广大贫困地区更要重视地理教育。虽然贫困山区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足,但是这里开发校本课程尤其是地理校本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那就是素材性课程资源丰富。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所谓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选修Ⅱ校本课程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和选修Ⅰ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是实现高中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下面以《厦门海洋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探讨高中地理选修Ⅱ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科普剧作为趣味性的科普形式,其独特的价值让广大青少年儿童受益良多,但在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还存在着方式单一、脱离科学课程、功利化取向等问题。从课程资源的视角来审视,科普剧是一种服务于科学课程的资源,它是以物为载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人为载体三种形式课程资源的统一体。将科普剧作为课程资源,将有助于实现科学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科普剧的教育功能,并深化科学课程改革。促进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做到:更新科普剧理念,让科普剧进课堂;实现馆校合作,开展科普剧综合实践活动;立足特色学校建设,开发科普剧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地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十分必要。地理学科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许多资源优势,可就课程的选题、资源的整合、课程的实施等方面结合实践性的案例进行研究,从而提供可供参考的地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研学旅行自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发文之后,各社会团体把握时机,把研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也把每学期一次的春游秋游的游换成了研学,但实际形式没有根本性变化。再者,当前每个学校也在纷纷开展校本课程,但基本多是理论,实践的机会很少。如何把本校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研学旅行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校本课程的意义,显得尤其重要。以地理学科为例分析,旨在为新形势下一线地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场馆学习通常被定位为学校正式学习的补充与衍生,是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但随着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之间的融合发展,纳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场馆学习已不再是学校正式学习的补充,而是关联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的实践活动,在具身认知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社会互交学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角看,主要是通过构建关联场馆与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来实施场馆学习,首先,确立符合场馆资源的匹配性课程项目目标;其次,预设聚焦主题的序列化课程项目任务;最后,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馆内项目学习流程。推进场馆学习的良性发展需要打破场馆与学校之间的专业壁垒,通过资源整合、师资合作、活动融通实现从馆校各建走向馆校共建,推进场馆学习与学校课程教学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中都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按照新的课程计划,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到总课时数的10%至12%。因此,对于如何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越来越引起各普通高中学校的高度关注。几年来,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的精神,永春一中、永春二中在校  相似文献   

13.
14.
场馆学习环境不同于学校的课堂,其展品信息丰富、专业性强,同时由于受场馆设计理念和展示方式的影响,使得这些资源处在复杂的环境中,这就决定了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难度。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蕴涵在其中的课程资源,如何将这些课程资源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更好地为学校学科教学及课程建设服务,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在上海昆虫博物馆生命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阐述了指向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馆校课程开发的需求,然后论述了指向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馆校课程开发的实践,最后对指向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馆校课程开发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根据农村的特点开发出立足于农村的校本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介绍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旨在为农村地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根据农村的特点开发出立足于农村的校本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介绍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旨在为农村地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下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对其进行开发既是建筑于新课程理念基础之上的创造性工作,更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促进。课程资源从功能特点的分类上看,有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两种。诸如教学场地、物资、设备、设施等为条件性课程资源,它们是实施课程最基本的保证。而素材性课程资源,则是指教师实施教学的直接素材与来源,是学生学习、汲取或内化的对象,包括动态生成的不可预设的资源,也包括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如教材等。  相似文献   

20.
范莹莹 《高教论坛》2014,(10):88-90
在分析高校场馆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校场馆"双重管理"的创新型管理模式,旨在探索更适合高校场馆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场馆管理水平,使高校场馆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