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教材在习作编排上更重视习作过程的参与和指导,会根据每篇习作的重难点和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写作支架”。根据不同的指向,“写作支架”有不同的分类。从功能标准的角度,“写作支架”可分为程序支架、概念支架、问题支架、策略支架、元认知支架等,每种支架都有不同的运用指向和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实录一设计意图《我的奇思妙想》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跳跃,天马行空,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很难达成习作教学的目标。于是,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任务,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写作支架”:先把学生带入“奇思妙想”发明大赛的情境之中,激发写作兴趣;然后,用“邀请函”为学生搭建习作动力支架,用“问题搜集统计表”为学生搭建习作选材支架,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习作组材支架,用“习作例文”为学生搭建习作表达支架,用“评价表”为学生搭建习作评价支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习作表达具体清晰,写作更加真实、更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愿写”“没的写”“不会写”“不想改”等诸多障碍,需要教师为其提供适切的“写作支架”。针对习作动机“无心插花”的障碍,运用任务支架、概念支架;针对习作构思“无计可施”的障碍,运用问题支架、图表支架;针对习作选材“无米下锅”的障碍,运用策略支架;针对习作起草“无言以表”的障碍,运用例文支架;针对习作修改“不愿动刀”的障碍,运用元认知支架。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有其自身的规矩,包括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修辞语法等,此外,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还要让学生坚持在真人、真事、真情中刻画独特的个人体验,将文字与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结。以此要求为基础,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搭建习作“支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习作的“支架”指通过教师的支持和帮助,结合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淀,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形成写作框架,完善写作过程,修改写作成果和建构写作能力的教学方式。该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升其构思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习作教学唯有契合学生写作过程的内在发生机制,与学生的情感储备、知识储备“和谐共振”,才能激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思维之泉”。习作教学起于学生言语发展需要,习作过程展开的不同阶段紧紧关联学生的言语发展需要,习作教学最终走向学生言语生命的养护。“需要”作为习作展开的核心关切,犹如一根链条联结起儿童作文持续增能的“动力回路”。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在精准解读每个板块的基础上,紧紧聚焦"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习作任务,指导学生展开读写训练。在课堂上,教师要从铺垫性训练、靶心性训练、补偿性训练和提升性训练四个维度,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整合写作资源,搭建适合的写作支架,让学生展开多元的写作活动。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写作知识的能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要就具体的习作话题做文体区划,在此基础上确定与学情相契合的教学目标和核心习作知识,设计不同的“写作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习作难点。具体策略有:写人类习作,以程序支架“写出‘人’的特点”;记事类习作,以元认知支架“把‘事’写具体”;状物类习作,以例文支架“把事物写生动”;写景类习作,以策略支架“把景象写有序”;想象类习作,以问题支架“让想象有创意”。  相似文献   

8.
从课程要求的角度分析交际语境写作教学为何要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入手,以教学写作实践“抓住事物的特征”为例,从搭建情境支架、搭建任务支架、搭建程序支架、搭建概念支架和搭建元认知支架五个方面,阐述指向关键问题解决的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策略,指出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要给予学生真实的言语任务和言语环境,合理使用各种支架,促进学习与真实的言语成果产生。  相似文献   

9.
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是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支架的利用和搭建。中年级习作由写话过渡到写段和整个篇章,很多学生心里产生畏惧情绪。为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学习支架,更要帮助学生学会搭建学习支架,以情境支架激发习作兴趣,以图表支架开启行文思路,以问题支架完善习作构思与表达。以微写作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力、表达方式及写作结构方法等,从而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小学2~3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从句段写话过渡到篇章习作的重要阶段。“三态四支架”教学模式遵循了2~3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符合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以及习作支架的类型特点的习作教学模式。依托“三态四支架”展开习作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搜集材料、构思、写作、评价、修改等习作途径,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要有效落实单元习作教学,搭建习作支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观察日记”为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和加工,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统整单元中的课文作为习作例文,从创设内容支架、例文支架、评价支架三个维度入手,让学生在文本结构与言语样式的比照中,学习“怎么写”,在鲜活文字与语言温度的体验中,学会“享受写”。  相似文献   

12.
日常语文教学往往重感悟体会、轻文本结构,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稍显不足。全习作教学视域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关注文本中的具体思维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在表达运用实践中建构写作思维,提升言语表达的品质。基于小学阶段思辨性文本的特点,教师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全习作视域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实践建构:以问题为引导,把准思维训练的起点;搭建思维训练支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思维结构化为指向设计学习任务;借助过程性评价,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支架的搭建在学生写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导图支架、例文支架和技巧支架,为学生的习作导航、探航、领航和远航.支架能为学生习作铺路搭桥,能为学生架设习作的思维之梯.借助于支架,能调控学生的习作精读,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提升学生的习作效度.  相似文献   

14.
全息习作教学是一种基于全息教学理论,指向深度写作的习作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真实情境的主题,采取探究式、挑战式、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单元习作,完成一系列习作任务,最终达到习作要素建构与素养形成。教师可以通过体验中重演、寻找全息元、建构言语个体范式等路径,引导学生全息习作,进而运用全息性评价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单元习作教材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着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从习作要求的角度提供方法支持,助力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三是强化习作评价修改,鼓励学生互评互改,重点解决“如何改”的问题。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充分运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习作情境,提供习作支架,并采用学评结合、以评促改等方法,夯实学生的习作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修改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6.
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教学,本文从选材典范、儿童视角、个性表达等方面解读习作例文的价值定位,并从聚焦写作要素、搭建写作支架、把握教学时机等层面探寻习作例文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背景,小学高段学生的习作课要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者高度一致,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构建不同的习作支架,让不同习作能力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写作,实现“写具体”这一目标,同时激发学生在探寻写作的内驱力下进行自我探知,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学情是学生在习作过程及其前后有关习作的知、情、意。对于习作教学而言,习作学情尤其关注学生在习作全过程的学习需求。习作教学中的学情探测,就是通过分析诊断,找到影响学生独立习作的关键点及其成因。这个关键点可以说是学生习作难的症结,找准症结所在,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具“处方”,方便精准施针,对症下药,从而解除病痛,打通言语梗阻。习作支架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有水平与不能独自达到的潜在水平之间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是一项基本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写作的主体是学生,从素材准备到写作文章,再到写作后修改,学生必须全程独立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写作课程的功能有如下表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何满足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求?笔者尝试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引入“写作支架”,进一步探寻学生习作全过程的指导途径,解决写作学习“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评”的问题,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1.重视写作准备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技能。2.注重习作素材积累的同时,重视写作情感的积累。培养学生带着情感观察事物、描述事物,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3.通过“为照片选背景”“看照片介绍背景”等活动,让习作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