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和"心理自评量表(简称SCL-90)",对六所高校体育专业597名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做了调查和分析,同时对比文、理专业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个体情绪智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专业的男生在情绪评价力、情绪适应力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女生,但在情绪觉知力和情绪调控力不如女生;情绪智力高年级(三、四年级)明显好于低年级(一、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四个主因素和总分明显高于文、理专业大学生,但情绪觉知力显著低于文、理大学生;大学生情绪知力与性别、年级、专业的交互作用显著;体育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觉他人情绪、控制自我情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4所体育院系的55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2种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和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表达抑制策略上体育专业大学生使用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少使用表达抑制策略;体育专业大学生表达抑制使用水平比其他大学生更低。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能够有效地预测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有氧舞蹈课程对普通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有氧舞蹈运动与大学生身体自尊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法,对大学生进行15周的有氧舞蹈训练后发现:有氧舞蹈练习对学生身体自尊有显著的影响,表现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同时还发现有氧舞蹈练习对男女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实验前男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方面略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身体吸引力方面略高于男生。实验后男生在各因素上都略高于女生,因此可以判断出有氧舞蹈练习对男生身体自尊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正式录取的本科新生2037人(不包括体育和舞蹈专业学生),获取有效数据1779份(男生763人,女生1016人),被试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重点高中,各省市学生的录取分数线处在该省重点分数线:文科在80分以上,理科在100分以上,平均年龄18.6岁。(2)研究方法:人体测试法、测试数据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1)高分男生与全国同龄同性别学生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高分男生身高平均值为170.63cm,较全国水平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其纵向生长发育水平良好,身高适中;在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方面,体重平…  相似文献   

5.
武斌  王海波 《精武》2013,(21):72-72,74
本文以情商的概念、内涵及其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商能力的意义为理论抓手,系统地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并说明其路径与方法。进而得出结论:教师在培养学生情商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营造和谐、热烈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更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手段,来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更自我了解、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情商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总体水平男生比女生要低,而且缺少优秀以上水平等级的学生。主要因素是男生的肥胖指数、台阶指数不及格人数较多。身体素质立定跳远成绩男女不及格率过高,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缺少优秀等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力的特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我控制力提供有益的帮助。对54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总体水平高于女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大三、大四、大一、大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生源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农村、镇郊、城市。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学习倦怠情况,男生比女生倦怠严重;二、三年级学生较一年级倦怠严重。学习倦怠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学校因素: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学生需求脱节,学校生活缺乏生动性,场地设施不能保障;教师因素: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学生因素:成就目标不明确,归因不合理,自我效能感低,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策略不合理,身体疲劳、睡眠不足。  相似文献   

9.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124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身体自我特点。结果表明:男生身体自我明显优于女生;乡村来源学生的身体自我明显优于城镇学生;非体育专业间学生身体自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体育专业学生身体自我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每周锻炼时间或次数越多,对学生身体自我的影响越积极。  相似文献   

10.
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出发,考察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对984名体育院校大四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包括三个因子:自我提升、发泄倾诉、心态调节。②女生在自我提升和心态调节两个因子的水平高于男生,在发泄倾诉因子的水平低于男生。③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心态调节两个因素水平高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发泄与倾诉因素水平高于其他各专业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与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和研究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接受和提供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检验提供社会支持和接受社会支持的作用,本研究对体育类、文科、理科大学生男194人、女172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女生提供主观社会支持维度高于男生,并有显著性差异;文科学生提供和接受主观社会支持程度高于理工科学生,但低于体育类学生。结果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应重视通过体育教学途径提高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与接受社会支持的程度,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运动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3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认知评价取向与意向性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认知评价取向与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运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运动量与认知评价取向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1)女生认知评价取向水平与意向性取向水平高于男生;大一学生的知评价取向水平高于大二和大三。(2)运动量与认知评价取向之间存在负相关,体育锻炼水平越低,认知评价取向越高。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胜任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编问卷对我国不同级别的篮球裁判员的胜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构成我国篮球裁判员胜任特征的维度按平均分大小依次为:临场执裁、自我完善、职业素质、个人特质、动机和人际沟通。不同性别和级别的篮球裁判员的胜任特征是不同的。性别因素在篮球裁判员胜任特征的维度上不产生主效应;级别因素在临场执裁、职业素质和人际沟通上产生主效应;性别和级别的交互在临场执裁和人际沟通方面产生作用。临场执裁方面,裁判等级越高,能力越强,男裁判员要优于女裁判员。人际沟通方面,普通一组好于绩优组,绩优组中,女裁判员的人际沟通能力要好于男裁判;职业素质方面,级别越高职业素质越强。  相似文献   

15.
段卉  韩尚洁  高明 《体育科技》2013,(6):69-71,76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方法:运用太极拳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连续12周的实验干预,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测试实验前后对照组、实验组的情绪状态,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男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波动较大,较正常男性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2)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波动很大,较正常女性人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实验后,实验组男大学生情绪状态近似于正常男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4)实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状态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相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男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干预效果优于女大学生.经常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帮助其还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建议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体操专项大学生中运动损伤者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选择体操专项大学生运动损伤者为研究对象,以卡特尔16个性因素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对个体致伤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体操专项大学生运动损伤者具有情绪不稳定、多变、易紧张、高忧虑、自制能力差的个性心理特征;男、女生在稳定性和忧虑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运动损伤前后的个性特征尚未发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特点,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体育学院2007-2010级共1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表现较好,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强,对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上还有待加强;(2)专业类型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其中术科专业的学生班级归属感要好于学科专业学生。此外,专业和性别还存在交互影响,术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高于术科女生,而学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低于学科女生;(3)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班级归属感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原因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刘卫  李丰祥 《体育学刊》2004,11(1):52-55
18~ 2 3岁男、女大学生随年龄、体重的增长体脂缓慢增长 ,而去脂体重即瘦体重 (LBM)却呈下降趋势 ;18~ 2 3岁各年龄组大学生中 ,男生 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工作能力及 18岁年龄组的有氧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 (P <0 .0 5) ;女生 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及有氧工作能力均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 (P <0 .0 1) ;18~ 2 3岁各年龄组男、女大学生中 ,体脂高的学生的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0 0 0m跑 (男子 )及 80 0m跑 (女子 )、握力体重指数等 5项体质指标与体脂正常学生比较 ,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 (P<0 .0 5或P <0 .0 1)。建议采取适当手段对大学生特别是体脂高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干预 ,以增强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采用实验研究法,查阅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表明,18~23岁男、女大学生随年龄、体重的增长体脂缓慢增长,而去脂体重即瘦体重(LBM)却呈下降趋势。18~23岁各年龄组大学生中,男子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工作能力及18岁年龄组的有氧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P<0 05);女子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及有氧工作能力均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P<0 01)。18~23岁各年龄组男、女大学生中,体脂高学生的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000m跑(男子)及800m跑(女子)、握力体重指数等5项体质指标与体脂正常学生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 05或P<0 01)。建议采取适当手段对大学生特别是体脂高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干预,以增强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层面分析北京市肥胖中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与特点,为研究体育锻炼促进肥胖中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自我认识量表对北京市972名肥胖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北京市肥胖中小学生的体貌、运动自我维度和总体自我认识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总抽样样本;②性别和年级对肥胖中小学自我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③在控制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不同群体对肥胖中小学生的总体自我认识及其各自我维度的效应显著.结论:运动群体肥胖中小学生的学业、外貌、人际关系和运动能力的满意度和总体自我认知、评价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