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沈育 《天中学刊》1999,14(1):70-72
元结在古文运动中地位突出,贡献巨大,特别是在文体的革新,即在语言体式、文章体裁的革新方面,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可以说,元结是唐代散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从体制、语体和风格等方面,创造性地奠定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基本特征,无论是情景交融、物我冥合的优美意境,还是简洁精美、富于诗意的语言和清新秀美的艺术风格,都使得山水游记文体在真正意义上成熟定型。其山水游记独特的文体价值具有深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柳宗元都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著名作家之一,特别是他的散文文体创作,具有诸多同时代的作家所不能媲美的创新特质。通过对古代散文的概念、文体论的概念以及对柳宗元的散文分类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柳宗元散文的分体分类,有利于我们对柳宗元散文文体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对永贞革新的看法,对其后来十四年也是其一生主要的思想、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对永贞革新的自责、罪感,虽然很多研究者无意有意进行一些回避,但它存在于柳宗元书信中,本文就此重点加以论述,并分析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6.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和思想,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一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生于长安一个中下层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柳镇,为人刚正,学识渊博,官至殿中侍御史。母亲卢氏,是一个慈爱勤恳而有学问的妇女。柳宗元十二岁时,跟随父亲游历了湖南、湖北和江西一带,开始接触社会。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柳宗元二十一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自遭贬后,痛苦百端,其最者则为政治失意之痛苦。文章探讨柳宗元的政治痛苦及其慰解方式之间的联系,认为柳宗元巨大的政治痛苦虽然通过其寄情山水、浸心佛理、读书作文等方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转化,但并未能得到彻底解除。正是柳宗元政治痛苦与慰解方式的互动,激发和丰富了柳宗元文学创作,造就了柳宗元杰出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8.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9.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10.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11.
试论柳宗元的天人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论争的主要问题之一。唐代以前的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论证天有意志,天是人类社会的主宰;天和人有某种感应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天人合一”,最后通向有神论。唯物主义哲学家则相反,认为天是客观的自然界,它没有意志,更不能主宰人类社会,主张天人相分。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坚持了无神论。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和发扬了前代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天人关系作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的文学批评,绝大部分写于永州。 柳宗元被贬永州,名为“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实际上“与囚徒为朋,行则若带经索,处则若关桎梧”,尤其是,他在“众党人中,罪状最甚”,政敌们“协心同攻”,使他“渐成怪民”。然而他的心并没有死,“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他知道自己在政治上不可能有所作为,于是只好转而读百家书,愤而作文。他相信“辅时及物之道,不可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从革新能臣到自由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柳宗元一生的经历是从革新能臣到贬官,再转变为自由知识分子,最后又回归到官场.柳宗元虽然不是自觉的自由知识分子,但他在永州十年间留下的文章却表现了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鲜明特点.文章对柳宗元在哲学、政治思想及对社会的批判等方面表现出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6.
英语平行结构是一个传统修辞学术语,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体学术语。文体学家多认为文体效应和意义的产生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不断地,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选择的结果。英语平行结构就是语言系统以内过频地选用某一语言成分。文章试图就英语平行结构在英语诗歌、戏剧、小说、散文、演讲等文体中的运用及其所表现出的文体效应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楚辞体是一种带有浓厚荆楚地方色彩的文学体式,源于南方文化,并以其对传统四言句式的突破、“兮”字句的广泛运用及浓烈的抒情色彩作为楚辞这一文体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词之体制和创作,由雅化的令词向俗化的长调转移过渡,乃是词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然在其中,必然存在着一种兼具小令和长调特征的过渡形态,张先词中所表现出来的细致具体的景物描写、直言无隐的"发越"作风、以小令作法行慢词以及题序的设立等,都是这一过渡形态的具体体现。张先以其独特的词作为词体创作的多样化作出了可贵的探索,顺应了语言和文学通俗化、写实化的发展趋势,在词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与苏轼同为中国古代文学大家,在政治生活上二人也有类似遭遇。苏轼称柳宗元与陶渊明为他的“南迁二友”。柳宗元是个哲学家、思想家,而苏轼相对来说更是一个生活上的智者。柳宗元拥有极具穿透力的思想,却没有苏轼解脱自己的智慧。而苏轼具有这种智慧,但却没有摆脱桎梏、深入思考的能力。但是柳宗元精神中所包含的屈骚精神,同样始终存留在苏轼的精神世界里,使苏轼丰富的诗人情怀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执着,他用这种执着去爱和关怀整个世界与人生。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秋瑾与近代学革新之关系,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和得到发掘的重要问题。务实、尚俗、切用、崇外、求变、创新,共同体现出秋瑾学革新的理论取向和写作态势,其中有关白话“演说”活动的倡导组织、理论建树和写作实践,尤其创新精神和体意义,她的白话创作在晚清白话运动中具有典范性,并代表着近代散发展的正确方向。秋瑾关于体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散的近代化进程中有着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