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阅读完某一学报之后,会很自然地就它办得好不好做出一种判断.这种判断显然不是看刊物的厚薄、页码的多少等诸如此类,至少主要方面不是指这些.  相似文献   

2.
老屋     
想家时,首先想起的常常不是爸妈现在住的房子,而是那座老屋。印象中,我一出生,就在那间老屋里了。据母亲说,我生下来,常常安安静静地,躺在一个大簸箕上,不哭也不闹,不熟  相似文献   

3.
潘凯雄 《传媒》2002,(2):41
我常常在设想这样一组画面:如果《张之洞》的作者不是唐浩明而是王浩明,如果《千年一叹》的作者不是余秋雨而是张秋雨,如果《白夜》的作者不是贾平凹而是刘平凹,如果《玉观音》的作者不是海岩而是河岩,如果柯云路气功系列以后的小说署名不是柯云路而是陈云路……那么,这些作品的发行量还会有现在这样大的数字吗? 我想不会。尽管这个结论有点  相似文献   

4.
余杰撰文提出,一名卓越的记者与一名平庸记者的区分,常常在是否具有历史感这一素质上显示出来。富有历史感的记者,常常写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近些年来,新闻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已不断强调新闻与历史的相同相近之处,主张新闻学多向历史学学习,新闻应更多地朝历史靠拢,而不是向文学靠拢。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农民工,也不是学生,但近几年来常常乘坐绿皮车.郑州和太原,这两个黄河流域历史悠久而又具有重要地理化置的省城,在2009年4月开通了一趟动车之前,居然没有郑州至太原的始发车,全都是过路车,这让人感到有点费解.  相似文献   

6.
档案管理不是我的本行,但常常撰写公文即文件却是我的癖性.档案与文件是相伴相生,密不可分的.正因为这个"缘分",我也常常喜欢看看档案杂志.  相似文献   

7.
运用好批评报道这一武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只要正确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度”,让人“无懈可击”,又常常会变难为不难,稳妥地达到批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书眉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书眉及其意义 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出版物特别是科技期刊杂志正文页的天头上排有一组文字符号,这种独立而完整的语言单位称为书眉。书眉的独立性是相对于正文表达信息而言的,它是处于正文页表达非正文信息的语言体系。 书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存在,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与出版物的利用方式分不开。出版物具有储存、传播和交流学术信息的作用,现代出版物特别是科技期刊杂志,负载的信息面十分广泛,读者常常是根据需要选择阅读的,这  相似文献   

9.
那么与那末     
那么:那样。例: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写的讲的人家都看得很懂,听得很懂,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人家那里会懂呢?  相似文献   

10.
刘浩三  刘逸帆 《中国广播》2012,(9):33-35,98
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 黄升民教授在广告媒体人面前常常说:“我不是一个广告人。”但是,业界人讲到黄教授必离不开广告!而讲媒体广告,必说到黄升民。  相似文献   

11.
彭兰 《中国编辑》2007,(6):56-58
网络新闻专题常常是一种多媒体专题,它需要用到多种信息手段,并且这种手段的应用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不是松散的而是紧密的。在策划时,需要考虑每一种手段在当前专题中的主要作用与地位,从选题与角度的需要出发来进行相应的素材采集和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许宏 《出版参考》2011,(5):31-32
世界的真相常常出人意外。当今全球收入最多的公司,不是人们通常可能想到的石油巨头,不是国家控制的大型企业,也不是塑造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公司,而是一家私人创办的百货连锁店:沃尔玛超市。  相似文献   

13.
书的魅力     
我首先说明,我写的不是故事,它是一椿使我难忘的纪实。 记得,我刚刚迁住重庆出版社时,因为换了新居,使我有点兴奋,常常去到附近街上游逛,享受一下新环境的优越。  相似文献   

14.
赵雪峰 《今传媒》2007,(4):42-42
当记者的,经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闻事件,有时即使没在现场遇到,也常常会有许多的热心读者打来电话.报道这一类突发事件的新闻应该说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只要能把一件事情的原委讲清,成就一篇稿件是较为容易的.  相似文献   

15.
玩牌偶得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绊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警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虽然牌技平平,但偶尔打打扑克牌,既算是种难得的闲趣,也算得上是一种奢侈。在我看来,打牌既可以放松心情,从繁杂的公务疲劳中解脱出来,也能从牌局的对弈中参悟些许人生的哲理,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6.
现在看报纸、看电视、上网看新闻,常常见到不少"过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很好的一条新闻,被一些"过头话"拔高了,说过头了,人家反而不相信了,甚至还会心生厌恶.  相似文献   

17.
蒋剑翔 《今传媒》2006,(4X):33-33
现在看报纸、看电视、上网看新闻,常常见到不少“过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很好的一条新闻,被一些“过头话”拔高了,人家反而不相信,甚至还会心生厌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出国工作的不断发展,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越来越多。但当人们忙着办繁琐的出国手续时,有一件事情却常常被遗忘,那就是自己的档案存放事宜。很多留学人员不是直接把档案放在自己家里,就是忘记存放在哪里,甚至遗  相似文献   

19.
媒体花样考核的透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媒体对编辑记者的日常考核,常常徘徊在手段与目的之间,一不注意就很可能走向了极端。考核虽不是万能的,但也不失为一种体现竞争与激励的办法。与一些企业相比,媒体考核的科学规范程度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采访之余,与同行探讨,常听说批评报道很难搞,采访被批评的单位,常常没人接待,不是说不了解情况,就是说领导不在。其实何止是批评报道?采访歌星影星体育健将等有时也很难。2002年一位同行满怀热情去采访一位外地来表演的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