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旨在编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问卷并检测其信度和效度。调查问卷包括工作本身、工作回报、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和工作环境五个维度。研究结果显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验学的要求,但问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郑洁红 《莆田学院学报》2007,14(4):95-97,102
采用冯伯麟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和自己设计的《莆田学院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莆田学院的36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4份,结果表明:男女教师相比较,女教师比男教师在职业引力、工作投入、工作压力和组织承诺四个方面更满意,在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可两方面不满意,在领导关系、工资收入、学生品质和同事关系四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职务因素上兼职教师比专职教师在自我实现、工作压力、工资收入、职业引力、工作投入、组织承诺和社会认可七个方面更满意;在职称因素上高职称教师在职业引力、自我实现、工资收入、工作压力、领导关系、组织承诺、社会认可和工作投入八个方面更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现有的五种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理论及对应的指标进行了梳理,建立起包含就业指标、学术指标、教学职责和工作量指标、科研成果指标、收入指标和人口统计学指标在内的新的分析框架。运用美国2004年全国高校教师调查(NSOPF)数据建立起回归模型,初步得出影响美国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18项指标,并发现运用单一的理论框架开展高校教师满意度研究存在局限。最后结合研究提出了对中国高校教师管理的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能了解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其心理需求,更能明确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学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测评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总体满意感处于中度偏上的水平,不同群体教师满意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行政教师相对高于理论课教师,高学历教师低于低学历教师;在反映工作满意感的各维度上,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高层领导素质及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藏区内242名高校教师进行的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西藏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包含学校管理、薪酬福利、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科研压力等影响因素,整体满意度水平较高;西藏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在性别、民族、年龄、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职称、周课时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想要提高西藏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建议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对教师的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注重提高高年龄、低学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将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常规化,关注和解决教师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225名高校辅导员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校辅导员在人际关系、工作环境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在薪酬待遇、培训交流和辅导员地位方面满意度较低;职称对薪酬收入、自我认同纬度有显著影响,年龄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中的晋升制度、培训交流维度有显著影响,学历对薪酬收入、工作成就感纬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就河南省高校教师当前阶段工作满意度整体状况、影响工作满意度各因素的特征以及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薪酬待遇偏低、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不理想等几个方面.所以应从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发展机会、改善外部状态、加强心理契约管理以及提高管理的针对性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将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并从当前的现实出发,假设影响高校教师工作满意的主要因素,然后从河南省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抽样验证,获取河南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并寻求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山西省七所高校281名教师进行的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表明:女性教师要比男性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要高,但在工作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上并无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在上级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晋升的满意度上存在差异显著。未婚教师整体上要比已婚教师的工作满意程度高。不同年龄段的高校教师在工作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上差异均显著,尤以30-39岁、40-49岁年龄段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得分低;不同学历的高校教师在对上级、对工资的满意度上差异显著;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工作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上差异均为显著,讲师与副教授工作满意度的得分较低;不同工作时间的高校教师在工作本身满意度、上级满意度以及工作环境满意度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时间为11-20年的高校教师各项工作满意度的指标得分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
1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使用一个自行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湖南省四所高校的200名教师进行测量。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在人际关系、领导与管理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在薪资待遇、工作性质、进修提升和工作环境簪件方面满意度较低;性另4因素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的蕲资待遇、进修提升和领导管理维度有显著影响,但年龄、教龄、婚姻状况、学历等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04名高校教师用MB I进行测试。结果:高校教师在情感衰竭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成就感维度上女教师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学历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影响显著,教龄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结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问卷方法对北京市1308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第一,北京市小学教师的总体工作满意度达到了较高水平,且教师内在满意度显著高于教师外在满意度。第二,北京市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在、外在和总体满意度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薄弱校教师满意度高于优质校和中等校;男教师满意度高于女教师;学校干部的满意度高于任课教师,副科教师满意度高于主科教师;低年级教师满意度高于中高年级教师;新入职教师与老教师满意度高于中年教师;教师的职称越高,满意度越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早在千百年前,中国营造匠人就已经传承了一整套生态建筑的理论和技能,随着环境与气候的不同,在各地都有着各自适应性的特征。陕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形成了与陕西其它区域截然不同的建筑风貌。在建筑的材料、构造、功能等方面,均与江南建筑有同工之处,是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和谐共生的典范。值得当今城市改造设计者深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陕南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支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自身是一个大系统,绿色产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一个新型产业,其形成与发展客观上需要资源与环境系统、企业与生产系统、产品与品牌系统、市场与营销系统等系统要素的支撑。加快陕南绿色产业开发,必须解决好产业发展中的支撑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近代陕南城镇发展变迁的客观条件和动力因素入手,全面探索了导致近代陕南城镇发展变迁缓慢的诸多原因。并提出了当前如何加快陕南区域城镇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7.
陕南化是一种由移民构成的化。这些来自于周边不同地城化的人们,在同一块地域居住时。通过民间艺无意识地选择了自然从容、欢乐愉快、不固执己见、甚至于带有一些享乐特色的生存态度和情感方式。这种选择在宁强的端公戏、洋县的孝歌等民间艺中得到普遍的化认同,从而形成陕南民间艺特有的化整合模式。其化整合的特点是:其一,陕南的移民尽管带来了原有的地城化的积淀,但并不是固执地坚守原来的化价值观念,而是以顺应的心理去对待化的撞击,尽量地做到与时俱进。其二,容易认同与新的生存状态联系紧密的新的生存态度,亦即新的化内容,而不大容易改变原来的民间艺形式。其三,陕南移民在对原先的民间艺形式的保留中,还是要少量地吸收其他地域民间艺的长处,以适应化的整合。陕南的移民做出的这种化选择与陕南的自然环境有关,更与陕南人的社会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陕南既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因此,必须从产业生态学角度研究有效的承接对策,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文认为,陕南应提前做好生态规划,加大生态型招商宣传力度,争取成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应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立和完善技术承接机制,注重培育生态型产业集群,同时要强化环境问责,落实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19.
由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中文系、科技处联合主办的"陕南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于4月21日至22日在安康召开。与会学者围绕陕南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一致呼吁,要把打造大秦巴文化圈作为汉水流域、秦巴之间地方高校共同的文化工程,应通过积极搭建地域文化发展研讨这一平台,使本区域在秦巴文化建设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