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传播环境是新闻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多种条件和状况的综合,也是一张无形的控制新闻传播效果的网络。所以,在新闻传播中要重视新闻的传播环境,特别是其社会环境。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批判理论认为,媒介不仅是国家话筒、权力工具,它还是国家加以利用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甚至他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履行社会控制的职能,维护国家统治的合理性。固所以,媒介的强大功能与我国近代以来直到如今的传播环境决定了我国媒介“喉舌论”演绎至今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可以说,我国报业从简单的“母——子报”模式发展到今天的报业集团,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但另一方面,由于报业自身的特点,它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如为了加快报业的产业化、集团化步伐,国家对正式挂牌的报业集团在刊号的审批、扩版、增期、人事等诸多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业发展面临着转型, “报纸消亡论”还有待实践的检验,温州报业发展历程表明,目前国内区域性报业发展的关键是——刚刚过去的2005年,对中国报业发展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报业竞争加剧及新兴媒体的市场份额的分食,全国报业在经过了改革开放后20多年一路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报业自律,就是报业严守新闻道德,是社会责任论发展的结果,也是西方报业维护新闻自由免于政府干预的防御措施。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报业的自由化和商业化,产生了两大弊端:(一)由于过分追求利润,导致黄色新闻和犯罪新闻的泛滥,严重地危害着社会道德;(二)由于报纸的竞争合并,形成报业所有权集中,严重地威胁着社会民主的实施。 这两大弊端的出现,妨碍了报业应尽社会责任的发挥,因而产生了社会责任论,提出“新闻应是自由而负责的事业”。这一理论认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严守新闻道德,要求政府对不负责任的新闻行为严加干涉。严肃而有良知的报人,便主动  相似文献   

5.
王平  李志华 《今传媒》2005,(9S):28-34
湖南卫视不是“卫道者”,她是秩序的挑战者,不是“救世主”,是“电视产业”的先行者。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空前繁荣后,如今的湖南电视已远离了风口浪尖,在平和中磨炼着内功,并在完成产业化布阵后打造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好莱坞”。与湖南电视的姿态不同,长沙报业尽管混战多年,但却始终保守湖南战线,且不断巩固“长——株——潭”阵地。从一开始就不引人注目的长沙报业今天仍然不引人注目,一个200万人口的城市限制了人们对他的关注度,但即使在这样的城市里却活着定位相近的5张综合性日报、两个报业集团,再加上湖南电视台的差异竞争,被人“斜视”的湖南报业,其实也形成了一套应该引起业内关注的经营方式和思路。产业化发展是湖南传媒的共同特征,只是限于传媒特性的制约才使湖南报业只能在本地进行多元化经营。湖南广电还将整合资源、湖南报业还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新的格局已经形成,但新的次序依然极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新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它的变革与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与发展的制约与推动,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与发展。 广东,作为我国综合改革的试验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培育得较早,发展较快。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推动下,广东新闻界的深化改革、“转轨变型”也进行得较早较快。本文试图从近年来广东报业的改革与发展,探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报业与通讯社有关“转轨变型”的若干问题,抛砖引玉,求教于新闻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戴必莲 《新闻界》2005,(5):17-1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报业逐步与政府财政“断奶”,最终走上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道路.伴随着报业走入市场,报业经营日益发展,报业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成为办报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张殿元 《新闻界》2005,(1):17-18
报业作为一种权力性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竞技场。在这里,管理者、业外资本以及作为报业终端的读者都想争得这一权力资源,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报业体制改革拉开了这场竞技的帷幕,报业舞台上不断上演着政治与经济、意识形态与公共信息、资本意志与信息品质之间的难解难分的争夺以及管制与松绑、投资与发展、导向与自由之间相互制衡、彼此牵连的博弈。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工具,揭示了日本公共电视NHK全球化纪录片中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与执政党而不是日本民众保持高度一致.将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本文认为NHK的新自由主义话语是政府干涉或者害怕政府与跨国公司干涉而自我审查的结果,它重新定义了公共电视与日本国民的身份以及公共电视与政府、国民之间新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对于报业的盈利状况,虽然人们还不时能听到“报业是暴利行业”,“投资回报高”等说法,但不少媒体经营普遍感到经营越来越困难。种种迹象表明,报纸已从所谓“暴利时代”进入了“微利时代”。2005年岁末在报界甚至流行着一种悲观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格局迅速变化,社会正经历着从大众传播时代到分众传播时代的嬗变,具体表现为”传播模式的多元化,媒介边界的模糊化;传播对象的的窄众化,媒体市场的碎片化”。处在这个重大“节点”上,报业必须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并对传统的外延发展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笔者以为,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出发,以循环经济为模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建立一种真正符合报业实际的内涵型发展模式,是报业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据悉,深圳报业集团近日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12.
视窗     
声音●“十五”期间报业的突出问题公益性出版事业和经营性出版产业发展不协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报业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居民报纸消费差距日益扩大;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报业市场恶性竞争;中心城市报业市场趋于饱和,新的增长空间尚未全面开拓;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多元化传播格局加快形成,报纸出版业在思想观念、内容形式、经营模式、技术手段、人才储备等方面明显准备不足;国际传媒资本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与我国报业在思想文化领域和传媒市场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十一五”期间综合性传媒集团发展计划在现有39家试点报业集…  相似文献   

13.
当今已进入‘营销时代”的中国报业,面临着一个新的突出矛盾:报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这已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近10年间,以宣传改革开放为己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鼓与呼的中国报业,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实力的产业群体,其产业化速度、资本积累速度是惊人的。与中国报业经济发展不相称的是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医乏。因此有学者呼吁:新世纪呼唤报业企业家,需要懂新闻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报业自身的迅速发展,政府在经济上的“断奶”,以及报业竞争的加剧,为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历史性机…  相似文献   

14.
杨妍 《新闻通讯》2001,(2):21-23
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适生存”,可以说,我国报业从简单的“母-子报”模式发展到今天的报业集团,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但另一方面,由于报业自身的特点,它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如为了加快报业的产业化、集团化步伐,国家对正式挂牌的报业集团在刊号的审批、扩版、增期、人事等诸多方面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这些政策无疑将使报业集团更具竞争力,当然,从我国现有的政策看,由于跨领域扩张和异办报等方面的限制尚未完全放开,使得许多报业集团在纵向跨地区办报和横向涉及其在媒介等方面受到多种约束,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技术发展后,在“十一五”期间,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我们必须看到,报业技术发展是紧紧依赖报社自身发展需求的,而报社的发展又取决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十一五”规划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这个大环境,报业技术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储信艳 《传媒》2005,(7):16-19
目前中国同城报业大战激战正酣,其实中国只是一个分战区,纵观整个世界报业的发展,报业发达国家的同城大战之序幕早已拉开,甚至有些已经行将谢幕。我们不妨冷静观察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报业是如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以及他们的成败得失。这些“他山之石”也许可以起到“攻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出版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要以高质量的出版物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就要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出版阵地安全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决定了出版的本质属性,还引领着出版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更限定了出版的表现内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发扬斗争精神,不仅是保障出版阵地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1975年出版了《世界大众传播工具——200个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电影》一书。该书的材料主要由各国政府提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根据各国官方报告、官方出版物和专业刊物加以补充。本文是以世界报业概况为主的一章的摘译。]  相似文献   

19.
左国辉 《新闻窗》2006,(1):66-67
在“十五”“收官”之年,报业经营遭遇“寒潮”,特别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西部的一些报业集团,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有的报业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首个年头,报业经营筹划在“收官”与“开局”之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笔者从财务角度对目前报业经营状况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新闻学开始把报纸、杂志、电视等统称为“公众传播工具”。有些大学设置了“公众传播研究中心”,有些新闻院系改名为公众传播院系。现在“公众传播工具”一词,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各种新闻工具的通称。本文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两教授 W·菲利普斯·戴维森与弗莱德雷克·俞德基合著《公众传播学》一书的第一章。他们认为“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而且还是人格的和文化的建筑材料。本文是该书的绪论,读者通过它可以对现代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学”的研究趋势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