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项调查显示,80%的学生不愿意将心事告诉父母,他们宁可选择将烦恼写在微博里向同学、网络诉说。这就告诉了我们亲子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的严峻性。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2.
信息总汇     
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七成中学生不愿同父母交心武汉市63中一项关于学生的最新调查显示:66.7%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父母沟通,35%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武汉市教科院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张汉强认为,家庭如果缺少交流的氛围,孩子的心里话就没有渠道倾诉。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孩子与父母产生隔阂。因此,父母要放下家长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沟通。此外,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心情变化,和孩子聊一些开心的事,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取得孩子的信任,进而“释放”孩子的心里话。 (楚天金报)  相似文献   

3.
一、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今天学习怎么样?”外国父母:“今天在学校过得还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如何?”二、孩子吃完晚饭后:中国父母:“快点去做作业!”外国父母:“先帮我收拾一下桌子。今天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三、孩子晚上要和同学出去玩:中国父母:“太晚了,不安全,再说明天还要早点起来上学。”外国父母:“好的,给你钱。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了就报警。”四、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这个同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外国父母:“这个同学为人如何?”五、当孩子考试成绩下来:如果孩子考了99分(满分100分):中国父母:“怎…  相似文献   

4.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陈新宇是一个懂得体谅父母、关心同学又很幽默的人。说他会体谅父母,可不是吗?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都喜欢向父母讨要零花钱,用来买零食,买奖票,买自己喜欢的各种玩具。可是陈新宇除了买学习用品外,从来不向父母讨要零花钱。他说:"父母赚钱不容易,供我们吃好穿好,还供我们读书,已经不容易了。我们不应该向他们讨要零花钱。"你看,他多懂事呀!  相似文献   

5.
放飞     
[剧情简介] 高中生蒙梦想去参加心理剧的表演,可是管教严格的父母认为这会耽误学习,不允许蒙梦参加演出.在蒙梦伤心苦恼之时蒙梦的好同学云娜来到家中,试图说服蒙梦的父母.开始并不成功,后来在蒙梦与同学的谈话中,原本态度坚决的父母听到了蒙梦的心声,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思考.最终蒙梦和同学一起说服了父母,父母同意蒙梦参加演出,蒙梦保证用心学习,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6.
刁丽杰 《上海教育》2005,(7A):46-46
学生有心里话跟谁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对上海市33所市重点中学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同学,22%的学生选择父母,只有3%的学生选择教师。为什么有些学生宁可把心里话写进日记,或到网络上向陌生人倾诉,也不愿意告诉教师或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2008,(6):48-4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对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观上反而会使孩子交不到朋友。  相似文献   

8.
上期的“唧呱论坛”中,我们登出了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朱瑞文同学的文章——“做家务不应该向父母要奖励”。这不,马上就有同学站出来反驳这一观点了,江苏省滨海县正红镇中心小学的沈洁同学旗帜鲜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做家务应该向父母要奖励”。她的理由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冠豸 《初中生之友》2012,(Z2):50-55
1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自尊心特别强,敏感,自负,却也脆弱。我当然知道,父母下岗后到市场摆摊卖菜,没什么丢人的,他们只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养家,但由于年少虚荣,我还是不希望同学知道这事。开始,我根本不愿意到市场帮忙,害怕遇见同学。但天天看着父母早出晚归,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心里倍受煎熬。于是,有空时,我会硬着头皮去市场替换一下父母,让他们歇一会。我心疼  相似文献   

10.
1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自尊心特别强,敏感,自负,却也脆弱。我当然知道,父母下岗后到市场摆摊卖菜没什么丢人的,他们只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养家。但由于年少虚荣,我还是不希望同学知道这件事。开始,我根本不愿意到市场帮忙,害怕遇见同学,但天天看着父母早出晚归,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心里备受煎熬。于是,有空时,我就会硬着头皮去市场替换一下父母,让他们歇一小会儿。我心疼他们,也明白父母所有的辛劳都是为  相似文献   

11.
康乃馨     
最近,学校召开了关于“感恩”的主题会。在会上,校长提出了这样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谁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吗?”结果,只有30%的同学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我竟然也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随后,校长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让我们明白了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不易,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晚上放学回到家,我怀着歉疚的心,偷偷地从外祖母那里打听到了妈妈的生日。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中学生》2010,(4):41-43
平昌县 小凌: 我最近很烦,半期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成了同学的笑柄,老师的眼中钉。老师把成绩好的同学捧得高高的,对我们成绩差的同学,则冷若冰霜,同学也更是瞧不起差生。我想辍学,但又对不起父母,  相似文献   

13.
适得其反     
周利波 《小读者》2011,(2):46-46
语文课时,老师教裁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工作一天顺利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舌勺反应。  相似文献   

14.
正方:我认为同学之间互赠礼物是对的,如果是自己做的,更可以表达同学之间的真情和友谊,我提倡自己做礼物送给别人。反方:我认为同学之间互赠礼物是不对的。因为买礼物需要钱,可大家没有赚钱,只是花父母的钱,父母辛辛苦苦赚钱多不容易啊!而且互赠礼物还会形成攀比风,举个例子,如  相似文献   

15.
思思的父母离婚了,双方都解脱了、自由了。可是,思思呢?他的心灵却是一片空白。在同学面前他总感到低人一等,尤其不愿意到同学家去。他觉得同学的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对他是一种刺激,一种伤害。他变得孤独、自卑,变得离群。这种心态使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优秀生交成中下生。  相似文献   

16.
热线点击: 平昌县小凌:我最近很烦,半期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成了同学的笑柄,而且老师把成绩好的同学捧得高高的,对我们成绩差的同学则冷若冰霜。我想辍学,但又对不起父母,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的  相似文献   

17.
--《都市女报》消息:七成孩子不知感恩反哺。近日,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选择一所小学做了一次调查,发现"认为父母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90%,而能为父母的付出感激和回报的仅有30%。调查中,多数孩子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经"见怪不怪"了,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中国青年报》:湖北大冶市年仅12岁的小学生黄某和同班4名同学私自到距学校200米的鱼塘内游泳。黄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已上岸的4名同学看到后,其中的一位哭着要喊救人,另一名同学制止说:"如果现在喊人,老师就会知道我们私自游泳。"结果黄沉入水底,溺水身亡。  相似文献   

18.
我班有一位十分调皮的学生,父母、老师、同学对他都“头痛”。在教室里,他总是停不下来,上课打断老师讲话,下课捣乱同学做作业,还经常骂人打架,自己的作业通常写不完,而且交作业也不积极。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中学生孝敬父母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期,易与父母发生冲突,做出不孝敬父母的事情。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纠正学生的错误做法,培养他们感恩父母的心。他们抵触父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夸父母活动,让学生算算自己的开销账,在同学中讲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讲历史和现实中孝敬父母的典型事迹和不孝敬父母受人指责的案例,帮助他们建立起与父母的正确关系,感受父母的挚爱,强化他们感恩父母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先来做一份小调查:你愿意和父母待在一起吗?你愿意牵着父母的手走在同学面前吗?你习惯父亲母亲身上的汗味吗?你愿意父母来学校探望吗?因为父母是挑夫、农民,而不敢告诉同学,害怕他们的嘲笑,不会邀请同学去自己家吗?先别急着回答,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父母的职业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