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10多年来,香格里拉逐渐由一个世外桃源形象转变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商业品牌,"香格里拉之争"已引起了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基于Hilton的小说对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描述相对抽象、对自然人文景观描述相对具体的特点,本文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归纳了香格里拉的景观特征,并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香格里拉的地域分布进行了识别。研究认为:①香格里拉的自然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雪山冰川、高山草甸、针阔混交林等,人文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喇嘛庙等藏族聚居区形象、浓郁的藏文化氛围等;②香格里拉景观地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横断山脉的川滇藏交接区近60万km2的范围内;③采用典型景观特征的可度量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判定类似于香格里拉的典型景观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
大香格里拉地区旅游供需比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香格里拉地区是我国的重点旅游开发区,对该区旅游供需状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客观判断区域旅游发展条件,制定针对性旅游发展策略。通过测算大香格里拉地区各州(市)的旅游供给指数、旅游供给人均指数,及旅游需求指数、旅游需求人均指数,对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供需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供给及需求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人均分摊的旅游供给额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大香格里拉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区域旅游需求远滞后于旅游供给的状况为维护香格里拉原生态旅游品牌内涵创造条件;大香格里拉地区各州(市)之间旅游供给及旅游需求状况不均衡特征突出,影响了区域旅游的协同发展。应有针对性地改善旅游供给及旅游需求状况,提升大香格里拉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维护和提高香格里拉旅游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3.
发电、输电、供配电是电力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尤其以供配电系统最为庞大,其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决定着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其中节点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能源并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因此,本文围绕供配电系统中节电技术展开,首先叙述了节点方式的选择,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分析了供配电系统中的有效节能措施,希望能在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5.
6.
7.
科学问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力线路的故障分析与维护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影响10kV电力线路运行的因素有多种,故障设计范围广、因素多,稍有不慎就会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电力线路故障分析,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问答     
煤矿井下供电面积狭小,供电点之间距离较短,使得煤矿井下供电中速断过流保护定值难以整定、漏电保护困难,因而煤矿井下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等用电故障,由于煤矿的条件特殊,用电故障会对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供电为体重,最为严重和难以解决的就是“越级跳闸”问题。本文从矿井下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线路保护采用的数字式管线差动保护方法,对越级跳闸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对防跳闸技术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为广大同行朋友们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双排钻孔抗滑桩可假设为弹性桩。通过单桩刚度系数计算双排桩的刚度系数,然后根据双排桩的刚度系数与滑坡推力计算桩顶的变位与转角,再根据单桩的刚度系数与双排桩中的变位与转角计算桩身的内力。对一个滑坡实例,设计矩形截面悬臂桩和双排式一小直径钻孔抗滑桩两个治理方案,经方案比选后得出:采用双排式小直径钻孔抗滑桩方案,不仅可以承担更大的滑坡推力,在工程造价上可以节省18%左右。在桩孔开挖时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施工速度,所耗工期仅为人工挖孔的3/5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以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专利可视化分布图显示了中国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分布情况及其空间动态变化;区位 Gini 系数和 Moran Ⅰ指数则表明中国省际区域创新产出呈现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的特点,而非随机分布的;Moran 散点图进一步指出了各省际区域的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模式。这些结论将有利于各省际区域发现本区域创新变化轨迹,正确认识区域创新能力及差异的地理特性影响,以便更好的制定区域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05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行了存量核算,并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结果发现:(1)我国自然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空间错位较为复杂;(2)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在等级分类表上具有某种正相关性;(3)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对认识我国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布格局,并从宏观上指导生产的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环境和农业问题之一。本文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对澜沧江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年土壤侵蚀量为11.27亿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8.63t/hm2,属强烈侵蚀。流域内土壤侵蚀与坡度和海拔关系密切,坡度每上升一个等级,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增加33.34t/hm2;而海拔平均每升高1000m,土壤侵蚀程度则加重2.3倍。流域内60.86%面积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侵蚀,其特征表现为局部区域内的剧烈土壤侵蚀,主要分布于中上游海拔在3000m以上,坡度为15~35°的区域内,是土壤侵蚀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区域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结构识别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谢花林  李秀彬 《资源科学》2011,33(1):112-119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协调好城镇建设与地域生态系统的关系成为当前规划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GIS技术,从水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灾害规避与防护和自然游憩等4个方面,构建了空间尺度上的生态用地重要性综合指数和区域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结构识别方法,并进行了京津冀地区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核心型生态用地的面积为54943.8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4,分布在西北部山区,主要是区域的河流水系、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用地。识别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关键性生态用地维护区域水、生物、灾害防护和游憩安全的空间特征。该识别方法将有利于指导我国土地的生态管理,开展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浙江降水量场时空分布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OF方法对浙江省38个气象观测站43年(1961.1~2003.12)的月、季降水量距平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降水量场的空间分布主要有南北分布型和东西分布型,春、冬季节以南北分布为主,夏、秋季节以东西分布为主。冬季降水场的空间分布尺度比夏季大;夏季降水场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比冬季大。秋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9~14年,冬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3.5~4.7年,而春季和夏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则无显著周期存在。  相似文献   

16.
山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仙居县水文站为基本站,对仙居县内17个水文站和括苍山气象站的年降水量进行了时间序列订正,建立了17个水文站和括苍山气象站年降水量的时间序列订正模型。并分析了仙居县各降水量测站历年平均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征。将仙居县各降水量测站历年降水量数据与GPS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各测站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其次,利用1:10000仙居县的地形图建立1:10000高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从中得到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栅格数据,并结合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得到了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制作了仙居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县皂头等乡(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应用。通过项目区数字化图件的建立,实现了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管理。通过项目区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实现了项目区地形的三维可视化地形分析,为该类地区整理项目中总体规划方案确定、工程项目规划以及工程量测算等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15年来杭州西溪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利用1991年、1999年和2004年三个时期的Landsat-TM5、4、3波段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选取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分维数、斑块破碎化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多样性、均匀度等指标,对杭州西溪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4年近15年间,由于杭州城市扩张及房地产开发等人为因素,池塘和河流等1991年最占优势的景观类型,到2004年已变成了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对整个湿地的控制作用不断增强,导致景观多样性指数降低、能物流不畅、生物多样性下降,环境污染趋重,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因此,今后在西溪湿地开发中应十分注重保护和部分恢复池塘和河流等景观类型,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内蒙古东部牧区作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和MSS遥感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研究典型牧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旨在初步确定草地退化的驱动因素,为科学制定草地退化治理措施与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976年~2000年间研究区草地总面积变动不大,但是退化草地面积较大,由于草地沙化引起的草地退化占退化总面积的43.79%。从空间分布来看,草地退化主要发生于坡度≤5°的区域,海拔高度与退化率呈反比关系,阳坡和半阴半阳坡草地退化率明显低于阴坡;草地退化率随离居民点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在>8km的区域已基本不存在草地退化现象;道路等交通设施的修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主要是迁移过程中由于牲畜采食和践踏造成的,与居民点相比影响较小。以上这些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强烈干扰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成为该区草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