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1,(11):17-17
这一年感触很多,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小的感受。第一,这一年来,互联网垂直频道的编辑和记者人数在不断上升,但好像却一直都觉得人数不够,都要扩人。这让我觉得很困惑。为什么人越来越多却还是不够用?可能主要还是因为最近新的媒体业态和形态越来越多。同一个频道,过去我们要面向webl.O生产内容本身就需要很多人。现在我们又有很多新的媒体形态出现,比如微博,又需要一拨人在微博这个平台上生产内容、传播内容、发行内容。随着移动和无线终端的崛起,我们又需要将很多媒体的生产和发行转到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去,这又需要人。需要的人越来越多、媒体形态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不知道这是机会还是挑战?对于我们,这是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10日,沈阳的王楠为了解救一名被围殴的少年而手部被砍成重伤.媒体记者在采访王楠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样做值得不值得?你后悔不后悔?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在2005年5月16日和17日连续播出的节目<无悔的选择>中说:"对于当时自己的行为,王楠一点也不后悔."但我们从画面中看到,面对这样的问题,王楠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尴尬与无奈.对于以上的提问,可能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记者的问题后面隐藏着浓重的道德冷漠--交谈伦理的缺位.  相似文献   

3.
当下,已进入自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仅凭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把世界各地的新闻传播开来。因此,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尤其是一张地市级党报,如果仍然固守田园,保持一贯的新闻写作风格,以会议新闻充斥最重要的版面,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一张张党报被读者抛弃。党报人就会面临生死攸关这样沉重而又不能无视的话题。相信很多党报同行都会有这样的印象。打开一张党报,常常是这样一张张生  相似文献   

4.
琳达·格迪斯明年夏天就打算嫁给尼克了。二人交往已经2年半,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处甚好。琳达说:她一看到男友就有强烈的亲吻他的欲望。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她甚至在想,会不会有人觉得她是在玩火呢。事情是这样开始的:琳达看了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最近的一篇研究报告,报告说采用激素避孕(一般是口服避孕药的  相似文献   

5.
文璐 《新闻前哨》2011,(2):32-32
从节目本身来看,我觉得有几点提供分享。一是湖北经视的民生新闻不仅有实践更有理论高度。比如对这个大民生新闻定义的阐述,也就是说在目前很多新闻专业书籍上还没有这样的定义,这样精确的定义的解释。我们是通过一个大众媒体看到了对新闻概念的专业表述,我觉得这点令人非  相似文献   

6.
看了浙江日报等媒体的这个互动活动,听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发言,自己受到很多启发。同样作为媒体人员,我觉得感受最深的,就是创新。这个活动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这个活动比较容易教育人,让群众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成为参与的主体。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对重大活动、重大会议报道的思路需要做一些改变,话语创新应该是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过去总觉得像全国两会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除了程序性新闻外,就是这“侧记”那“特写”外加“纷纷表示”。其实很多时候,所谓主流媒体人是凭着惯性工作的,重大会议报道给人的感觉总是端着“架子”,不是主席台上,就是主席台下。  相似文献   

8.
余玮 《声屏世界》2008,(2):68-68
距年尾岁末还有好长时间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媒体都在忙着公布自己的年度十大新闻。十多年来,各大媒体都热衷于此。好像只有这样,媒体的地位就权威了许多,媒体的关注率就高了许多。在这里,我奉劝这些媒体同行,你们能不能晚点行动,过了12月31日0时0分0秒再公布你们评出的“年度×大新闻”。曾记否,某年海啸发生在年底,就没有被各大媒体评上国际十大新闻之一?  相似文献   

9.
刘宏 《青年记者》2017,(25):56-57
知道越多就越愿意表达吗? 通常来说,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人知道的事情越多,就会表达得越多.在这种逻辑中,知情权就变成了表达权的基础.如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人就是这样构建知识分子的,因为知识分子知道的东西多,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多表达.甚至一些媒体干脆把某些知识分子称为知道分子,形容他们什么都知道.但是,实际上知识和知道之间并不能够画等号,知道往往强调广度,而知识突出的是深度,或者说是专门性.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媒体知识分子倒更像是知道分子.  相似文献   

10.
周彦 《新闻传播》2010,(1):30-31
很多记者,包括笔者,从事了几年媒体工作之后,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爬了很多年格子,但是隔了几年回头看当时的稿子,绝大部分都是应景之作、跟风文字或者纯粹新闻,根本不具有出书成集的价值。这样的发现不仅让自己气馁.也会非常怀疑从事媒体产业的前途。  相似文献   

11.
充分积累 轻松主持——主持人张越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们应约来到了张越的家,与她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交谈。(下面即为谈话内容)。主:张越,我想和你聊一聊潇洒的问题。人们都说张越活得特别潇洒,那你说说人怎么样才能活得潇洒?张:我活得潇洒吗?我怎么不觉得呢?我觉得我活得挺累的。如果要说潇洒的话我觉得,其实是挺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第一,别太爱自己;第二,别把事情看得那么复杂,就是人容易太拿自己当回事了,觉得我怎么着怎么着之后吧,你就会永远地对生活不满,永远地对周围的人不满,永远地都觉得别人薄待了你,对你都是特别不公平,要这样话,你的心态就…  相似文献   

12.
无需争议,政策和市场的信号早已发出,媒体融合是发展大势.如同改革,顶层设计有了,接下来是摸着石头过河.媒体融合也要蹬过深水区,也要啃下硬骨头,肯定会遇上困难. 最难的,还是缺人才.有互联网思维、会互联网技术、懂互联网营销的人才,对传统媒体机构来说,肯定是个宝.问题是,这类人才往往不受传统媒体人待见. 媒体融合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搞不好媒体融合,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新老媒体人“你不容我,我不容你”.很多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人才有排斥心理,觉得融合就是重新“分山头”“划地盘”,就是在抢占他们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很多媒体把民生新闻摆在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将自己视为政策的传达者,百姓的救护者。我们时常看到城市台的民生新闻中,当老百姓遇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难题,就找当地媒体进行"曝光",在媒体的出面下,一些纠纷迎刃而解,长此以往,媒体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成就感,并以此为荣,百姓则认为媒体是万能钥匙,什么都能解决。这样的媒体与百姓的关系,事实  相似文献   

14.
用现在的标准,华莱士很不专业南方周末:你在微博上贴出《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哪些问题让你非说不可?闾丘露薇:我看到很多关于柴静怎么做新闻记者、怎么采访的谈论,看到有那么多人认同这样的新闻操作理念,尤其认同的人很多是同行,还有更多是教新闻的,这让我觉得着急。《看见》这个栏目,官网上写的是一个专题栏目,柴静在官网上注明的身份是主持人。栏目关注人,我觉得没  相似文献   

15.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从前每天打开微博看一看,现在变成打开微信看一看,从希望自己的微博有评论,到关注朋友圈子是否有更新。就像微信的广告上说的那样:"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超过三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不知不觉间,微信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个媒体交融的时代,而广播单一的电波传播已经无法消化所有信息,于是微信成了争取共鸣、披露真实的发布平台,微信的另一个功能就能大显神通,这就  相似文献   

16.
曹林 《青年记者》2016,(24):8-11
公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靠媒体报道所塑造的,媒体报道制造的拟态环境,主导着人们认知世界和了解事实的视角.媒体报道什么,公众就会看到什么.每天大街上会有很多起年轻人扶老人的好事,可媒体不报道,却炒作渲染一两起疑似“老人摔倒了无人扶”的事件,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就往“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上去引,使人误以为我们身边都是这样的缺德现象,这就形成误导. 习近平总书记说,媒体担当着“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舆论引导功能.舆论引导是需要能力的,尊重新闻专业主义,媒体就有引导力,反之就会形成极强的误导.新媒体时代,误导性的报道尤其容易形成病毒性的传播效果,需要防范滋生误导性报道的以下五种病原体.  相似文献   

17.
一、我喜欢直截了当,直来直去,我喜欢有什么说什么,我也喜欢别人对我坦诚相待。 二、真正能够使人变得充满睿智的,就是面临真正危险的时候。 三、我坚信一定要努力工作,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使命,都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四、我觉得诚信,就有点像房子的地基,假如说这个地基比较弱的话,在上面盖一个大房子,一旦有风暴就会被吹倒。 五、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六、我不在乎别人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给别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我也不觉得烦恼。我也不太在乎那些外表的形式,怎么说话,怎么交谈,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我也不太在乎,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19.
误区一:新闻工作者负责向大众传播医学知识,而大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医学科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公众理解医学、选择医学,使医学技术向着有利于全人类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由单向传授变为双向互动,通过互动的科普方式,向公众传播“身边的科学”。在实践中,把一些最新的科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的细节里,能让读者觉得离自己很近,是“自己的事”。这样,读者就会主动“理解”、主动“选择”、主动“交流”。这样,媒体的角色也就从一种“居高临下”的“指导”状态,变成一种平视的、朋友间的“交流”状态。误区二:科普报道是给青少年和“…  相似文献   

20.
书写的奇效     
《北京档案》2004,(10):45-45
有写日记习惯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把自己的困扰和不愉快宣泄在纸上之后,心情会舒畅很多。心理咨询和治疗师们也懂得这一点,所以多年以来,他们会让被痛苦折磨的人写出自己的压力、抑郁和创伤,从而帮助他们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