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欺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学校暴力形式且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中小学欺负问题的基本特点。然后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阐述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个体特点,欺负/受欺负与儿童的同伴群体、家庭和学校等社会生态系统的联系,指出今后学校欺负问题的研究应立足于儿童青少年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态系统,在理论构想与研究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个体与其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相似文献   

2.
同伴支持:学校欺负干预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欺负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同伴在欺负发生和欺负干预中的重要性。作为学校欺负干预的新视角,同伴支持———充分发挥同伴的作用,借助于同伴的力量来提高学生应对欺负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简要介绍欺负干预中同伴支持的内涵、方式、特征和作用等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欺负与学校背景密切相关。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和社会学中的“结构观”对欺负发生的学校背景进行理论分析,着重探讨管理氛围、师生关系、父母参与及学校联结感等因素对欺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欺负与学校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58名流动儿童为被试对象,采用儿童欺负问卷和在校行为子量表施测,探索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欺负与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结果发现:卷入受欺负和欺负的流动儿童比例相对较高;男生欺负他人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而受欺负比例低于女生;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儿童受欺负和欺负他人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学校适应的性别和学校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主效应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水平;不同欺负类型的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差异显著,具体体现在常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上;受欺负、欺负他人程度与学校适应及其五个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学校欺负的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学校欺负干预的主体,承担干预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责任。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干预策略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学校欺负的发生。介绍学校欺负干预的常用策略:头脑风暴法、质量小组、角色扮演、分忧法和自信心训练等。  相似文献   

6.
国外校园欺负行为的学校整体干预方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整体干预方案是西方国家广受欢迎的学校欺负行为干预方案,该方案包括三个水平,即学校水平,班级水平与个体水平.影响该方案干预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方案的系统性、执行方案所拥有的资源、方案执行的持续时间、学生的年龄与性别.该方案主要的不足在于花费巨大,难以解决校园以外的欺负行为问题.进一步研究将侧重于关注教师在欺负行为中的作用、针对学生差异与学校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整体干预方案、拓展欺负行为干预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它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干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了解国内外学者所做的有关学校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对我们开展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欺负是中小学生经常发生且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危害性。从自我认知、情感认知和同伴交往等方面分析欺负者、受欺者、旁观者的人格特点,联系个人、家庭、学校、环境等因素与欺负行为的关系,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建议措施对校园欺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儿童的四级模式,以期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学校欺负是指针对某个学生反复出现的间接或直接的消极行为,由于学生之间的力量失衡,使得欺负者的认知扭曲,而那些受害者则由于无助,屈从于长期的身心折磨。学校欺负不仅对欺负者和受害者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也破坏了整个校园的学习环境。学校欺负有多种形式,包括口头的胁迫、威胁和嘲弄;身体的虐待,如推搡、踢打等;冷漠和孤立;武力威胁、勒索和故意破坏等等。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欺负现象。意大利的中小学校里有高达37%的孩子被欺负或欺负过别人,澳大利亚28%的中小学生被欺负过,日本的这一数据则是27%。挪威的孩子欺负发生率最低,只有7.5%,这是因为挪威早在1983年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反欺负预防体系”。截至2000年,全世界已经有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19个国家对学校欺负展开了研究,并发起了各种各样的反欺负运动,如1996年挪威的“预防和控制学校欺负计划”、1991年至1993年英国的“设菲尔德(苏格兰北部城市)反欺负计划”以及1998年欧盟(芬兰、瑞典、英国、荷兰等国)发起的“安全和人道的校园”等活动,掀起了一股反欺负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欺负逐渐成为校园暴力的一种新形式。网络欺负的类型主要有即时信息、手机、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和博客等。青少年由于利用计算机的机会多而成为网络欺负的主要群体。网络欺负在表现形式、欺负的时空、欺负的后果以及欺负者的心态方面,与面对面欺负有很大差异。对网络欺负要从家庭、学校和媒体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