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例如,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经常会发现已有的知识基础会对当前的知识学习产生影响;当前的知识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影响。在数学复习中,正确运用迁移手段,有利于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构建的过程。而新的概念总是在与学生原有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才形成分化程度更高的认知结构。所以,增强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是学生有效掌握新知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铺垫,能更好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学习。一、设置旧知铺垫,促进知识迁移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运用旧知识,不断同化接纳新知识的过程。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备可以固定新知识的相关旧知识,是促进知识迁移的基本保证。实际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复习相关旧知识来增加认…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中把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这种影响分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或迁移),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或干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中的正迁移,防止学习中产生负迁移。在数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数学知识技能的正迁移呢?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根据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所以,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关键。一、提高知识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王芳 《吉林教育》2009,(4):46-46
一、运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作了如下提问:1.求三角形面积时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是怎样转化的?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新知识的认知、学习和探究总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简而言之,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原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这实质上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正迁移;另一种是已有的经验对于新经验的获得产生消极影响和干扰作用,这即是负…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中把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这种影响分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或迁移),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或干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中的正迁移,防止学习中产生负迁移。在数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数学知识技能的正迁移呢?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不存在的。所以,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关键。一、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学…  相似文献   

7.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教学。那么,教学中怎样基于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设计教学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的活动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一、提供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已有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一个过程,当新的知识进入大脑时,如果能够将原有认知结构纳入新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正迁移;如果新旧知识发生冲突,认知结构的功能出现偏差,就会产生负迁移(一种学习干扰、抑制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黎克云 《广西教育》2008,(20):69-69
我们知道,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习得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会对新的学习任务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学习迁移。按影响的效果分类,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表现为原有学习对新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负迁移则相反,表现为原有学习对新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现象从效果上来分包括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一般情况指的是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迁移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创设适宜的迁移情境,运用好迁移规律,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的条件,就能促使学生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去同化新知识,从而达到调整、扩充和优化原有认知结构,建设新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用.  相似文献   

11.
知识的掌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者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努力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或同类课题。为此,心理学家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并提出口号:为迁移而教学。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心理学家奥苏倍尔曾指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以及稳定性或清晰性会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他认为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认知结构发生作用而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到新的有意义学习。因此,有意义学习中包含着迁移。有意义学习受已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反过来这种习得的经验通过修正认知结构而产生迁移。为了促进教师“为迁移而教”,教师应自觉运用促进知识迁移的条件来组织教学。促进知识迁移的条件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根据认知结构理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在实际的学习中,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往往潜藏于内部,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教师应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练习认识事物之间同一性或...  相似文献   

12.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迁移主要指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所施加的影响,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促进积极的影响,使新知识通过迁移而同化或顺应于原有认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高中数学“不等关系”教学实录对知识正迁移的有效促成进行了有益的解读: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施有效知识迁移的前提;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是实施有效迁移的关键;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稳定、清晰认知结构的形成对实现有效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归根到底就体现在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能力上,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均能获得正常、健康、和谐的发展。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力图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知识的接受器。下面就以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为例来谈谈如何体现这一指导思想。一、温旧引新,促进迁移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知前,要设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施以积极影响,为后继学习的迁移、认知结构的扩展做好铺垫。故本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组复习题:  相似文献   

15.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但在师生眼里,计算教学却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面对这种现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认为不妨动动脑筋,给计算教学添点儿“彩”,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有乐。一、善用迁移,学中有乐建构主义认为,在基础教育中,认知主体在获得新知识前,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就构成了学生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他能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当他遇到新的情况时,会把这个认…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认知空缺,都有解决认知失衡的本能。创设情境就是利用这一点,通过学习个体对客观事物做出主观反应。当知识储备不能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时,会产生一种不和谐、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以及急需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情境促使学习个体产生认知冲突,产生困惑、矛盾等情绪体验。同时心理学还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决定学习迁移的根本条件。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迁移现象,老师如能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迁移情境,则可以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知,不断地去同化新知识,从而达到调整、扩充和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复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其目标不仅指向梳理、巩固旧知,还指向触发新的认知。复习课承载着梳理知识、查漏补缺、易错解析、转化迁移、拓展延伸等功能。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角度而言,数学单元复习课应定位于引导学生在整理单元知识的过程中探析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基于学生认知难点组织变式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运用转化或迁移策略,促进学生构建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数学知识体系。这既是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也是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认知结构就是经过学生头脑加工而形成的数学知识结构。它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和作用。迁移有两种:一是...  相似文献   

20.
现代认知学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化和顺应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少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或者原有观念不稳定、不清晰,就应设计、组织一些引导性材料,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架设一座“认知桥梁”.■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稳定固定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从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备课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