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这条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师生之间必然少不了设疑交流、互动合作等形式来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如果教师上课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有极少数的学生,不愿回答问题,还较为正常;如果都不回答问题,那就成了大问题把。问题出在何处?主要在教师身上,很可能是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缺乏周密思考时,匆忙上课,让学生回答的问题,要么过大、偏难,要么不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让学生无从答起,导致“卡壳”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设置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李华 《甘肃教育》2011,(6):85-85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习兴趣、开启心智、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课堂提问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提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要么过难,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得学生无处下手;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研究教材教法、探讨教学艺术的平台,其受益者主要是听课教师。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听课教师只是充当课堂上的“旁观者”和课堂下的“评判者”的角色。具体表现在课上,听课教师不认真做笔记、不认真听讲、不能和上课师生同步思维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后评课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寥寥数语,不得要领,不得已才说几句恭维话,不能站在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教材处理、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原则、板书设计、教学基本功等方面予以恰当点评。这样的公开教学活动,搞得再多,受益也不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作了一些尝试,即由授课教师和组织者注意创设一些情境,让听课教师参与到有关环节,改变过去那种只让听课教师在课上充当“旁观者”的做法,实现听课教师的角色转变。通过几年的实践,自感受益匪浅,现将具体做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敏  张丽 《成才之路》2014,(6):60-60
正当前许多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过分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与体验,趋于浅化和泛化,缺乏科学性,提问对象又过于集中,不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认知底层,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英语能力的提升。一、如何评价教学中问题的效度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根本不关注"有效",在进行问题预设的时候,并没有根据教材的特点,也不关注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所提出的问题,要么特别简单,学生小手如林,要么难度很深,学生无法思考与回答。这样一来,学生总是跟着教师的思  相似文献   

5.
刘丹 《辽宁教育》2006,(9):36-37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好,回答不出来,验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间接或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非常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相似文献   

6.
张敏 《上海教育》2007,(4A):58-59
目前,有部分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不重视,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学生上课心不在焉,甚至偷偷做其他作业。即使在创设情景开展课堂讨论时,学生也是要么启而不发,要么是启而乱发,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教学状况是难以达成学生发展的目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崧舟老师曾说:“我有一个担心,古诗成为课文,进入教材,可能是一种不幸。我们看到的古诗课堂,要么是背得口干舌燥,天昏地暗;要么是老师傻傻地讲,讲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看了以下两个案例,我才深深体会到王老师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么经典的诗句,在教师的讲解下,被学生改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真是痛心。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很多英语课堂都是 死气沉沉的,要么学生记笔记,要么一起朗读。也有一些英语 课堂活动设计具有随意性、形式化,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师花 费了时间,学生却收获甚微。本文针对此问题,对于如何提高 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 原则。  相似文献   

9.
教学艺术来自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艺术来自准确地把握教材,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这是肯定的。但是,课堂上常常会有这种情况: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往往不能顺利地实施,要么被淘气的学生搅乱——既搅乱了你的方案,又搅乱了你的心情;要么学生死不“配合”,使自鸣得意的设计“搁浅”。  相似文献   

10.
颜庆余 《文教资料》2011,(25):49-50
在高校文学课堂上,教材不是课程讲授的全部,也不能成为束缚教师个性的教条。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是文学课堂的要求,也是教师应该拥有的自由。然而,高校文学课堂实际上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出于复习考试的需要,希望有本可依,因此固守教材。如何使用教材,常常不取决于教师,而是受制于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体制。  相似文献   

11.
高中美术欣赏课在我校已经开设多年,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学生心目中它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教师照本宣科,以教材为圭臬,将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虽然工作得也很辛苦,但学生要么在课堂上做其它科目的作业,要么趁机小憩,要么交头接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呢?仅仅是因为高考不考,所以学生不重视吗?还是因为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出现了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改变这种被动学习的状况,让他们兴趣浓厚地主动参与,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培养出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并  相似文献   

12.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么语言含糊不清,让人捉摸不透问题的实质。为确保课堂提问的针对胜、逻辑性和有效陛,必须优化课堂提问,努力追求“四性”。  相似文献   

14.
郭一杰 《考试周刊》2009,(28):72-72
一、教师教学语言要有效 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不要过大、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切入点.要么不能围绕课堂预设,乱说一气。  相似文献   

15.
肖志珍 《甘肃教育》2008,(16):38-38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本着因材施教,用教材,不唯教材的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同时,教师还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坚持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放眼课堂和教材之外。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凸显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对课堂语言重视不够,要么备课中准备不充分,要么现场机智、灵活地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不足。课堂语言作为课堂上师生之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主要纽带,是教师为实现教育目的创造性综合运用语言表达方式的信息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学政治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政治教师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注重学法指导;革新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9.
王荣 《中学教学参考》2014,(19):113-113
<正>关于课堂讨论,历来存在多种看法。有的认为,课堂讨论太浪费时间,对于那些平时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来讲,就是他们的表演时间,当然这些学生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学生只不过是从"听老师讲"转变成"听同学讲",他们要么沉默寡言,要么和同小组的其他学生借机谈笑,没什么效果。教师最终无法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还有的认为,课堂讨论只是讲形式,学生不能真正从讨论中有收获,甚至讨论到别的不相干的内  相似文献   

20.
曹洁 《广西教育》2013,(9):10-10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从目前课堂评价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只注重了评价的形式,没有从实质上理解评价的重点。一、教师课堂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评价方式单一。在平时的课堂中,尤其是公开课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要么让学生一边鼓掌,一边说:"棒棒棒,你真棒!"要么就是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