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青海省湟水河谷地区五个气象站1957~2007年的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其霾、雾等六种视程障碍现象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湟水河谷大气能见度的年、季、日变化特征明显:51年来大气能见度为双峰型且呈逐年弱增加趋势;冬季能见度最低,夏季能见度最高;早晨08时能见度最差,午后14时最好;冬季的霾、春季的浮尘和扬沙与秋季的轻雾对湟水河谷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阿克苏机场2010年—2021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近12年的低能见度沙尘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低能见度出现最多,且相对湿度较小,气候干燥,最有利于沙尘低能见度的形成和维持,冬季气候稳定,能见度状况最好;阿克苏机场低能见度多于午后至傍晚形成,夜间至清晨能见度状况最差,白天日出后能见度逐渐转好。(2)低能见度持续时间2 h~4 h次数最多、持续时间大于24 h次数最少;低能见度年际变化大致呈现小幅度减少趋势。(3)当出现能见度<200 m时,以偏西风为主;出现能见度≥200 m时,以东风为主。  相似文献   

3.
2009年4—12月于华东理工大学某实验楼楼顶利用浊度仪对大气散射系数进行监测,同时采集获得PM2.5质量浓度,分析其成分组成和不同季节散射系数日变化特征、散射系数与PM2.5的相关性,以及大气能见度与PM2.5成分的幂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散射系数秋、冬季较高,夏季最小.日变化特征在6:00和18:00各出现1个峰值,秋、冬季晚高峰较显著,夏季日变化较平缓;4个季节比较,PM2.5质量浓度与散射系数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春季大气能见度与PM2.5中二次离子呈显著幂函数相关性,夏季能见度与EC相关性显著,秋季能见度与有机物和二次离子均呈显著性幂相关,冬季能见度与各组分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对空间斜程能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从水平能见度理论出发,考虑大气消光和气幕光增强作用,推导斜程能见度方程;其次,分析斜程能见度方程的背景亮度对比项和大气消光项,列出斜程能见度的各个影响因素;最后,基于SBDART,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各个因素对斜程能见度的影响,得出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显示,观测天顶角、太阳天顶角、相对方位角、单散射反照率、不对称因子、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斜程能见度影响较大,且水平能见度越大,所受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人工和自动能见度对比观测时段能见度资料、日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记录以及大气环境监测气溶胶PM10和PM2.5质量浓度数据,对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了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德令哈地区人工与自动能见度的日平均和各定时均呈正相关,均能通过95%的可信度检验。日平均相关系数为0.78;能见度日平均人工观测结果均大于自动观测结果,平均对比差值达16.9,差值较大,平均相对对比差达37.5%;通过比较两种数据的各项统计指标发现,能见度仪数据序列离散度、精密度及精确度都要高于人工观测值;大气能见度受空气中的大气气溶胶PM10及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明显,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7;其次是水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能见度观测在交通、航空等领域发挥着重要意义。但在实际观测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观测工作点的选择、大气透明度等都对能见度观测产生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增设先进自动化观测设备仪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来提高能见度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春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能见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2008年春季采用粒径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等高分辨率仪器对广州城区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能见度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0.5~2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数浓度随粒径增大而逐渐减小;质量浓度谱分布呈双峰型,分别在0.7μm和2.5μm出现峰值;而降雨对粗颗粒物的去除作用显著.0.5~2.5μm粒子浓度增加是大气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低能见度给民航经济效益和飞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据中国民航统计,由于天气原因而导致的航班延误一般占总延误次数的70%。针对本研究课题,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在民航界对低能见度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对机场低能见度的探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测和低能见度对航商用航空影响三个方面。机场低能见度的探测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宋立新、王银钢在《人工观测和器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使得大雾天气频繁出现,在这些恶劣天气下便会出现低能见度状况,这对实际飞行将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本文对低能见度条件下非精密进近飞行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少杰  邵晨 《科技风》2014,(19):7-7
本文根据济南机场20年低能见度和大雾天气的观测资料,对低能见度及大雾天气年际、月际变化以及低能见度持续时间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雾是造成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秋冬季节大雾是影响航班正常的主要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11.
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特征分析及观测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萍  王敬涛 《大众科技》2012,14(3):85-86,105
利用1998~2002年郑州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气象能见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等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得出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观测工作经验总结出复杂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的观测要点。  相似文献   

12.
运用粒子对光的吸收与散射理论,从亮度对此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速公路雾滴消光机理,即其对大气能见度降低的影响,推导出消光系数与能见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运用实例进一步分析雾滴各特征参数对消光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介休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对1981~2008年的介休市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介休市能见度的日变化特征明显,且近年来日平均能见度有所下降。能见度与同期的地面气象条件、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中,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地面风速呈正相关;在污染物因子中,PM10是能见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且不同季节PM10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以冬季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14.
马晓溪  张凯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11-211,252
为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见度区域状况,选取嘉兴市作为代表站点进行气象和大气污染物的同步监测分析能见度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晴天时能见度随相对湿度和PM2.5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很明显,雨天时能见度变化复杂。能见度与污染因子的相关性受气象因子影响很大,当控制风速时,就会减小污染因子对能见度的贡献,气象因子和能见度的相关性很复杂,不同因子作用下,气象因子对能见度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15.
数据术语库     
《百科知识》2009,(7):49-49
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的集合,它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霾是悬浮在大气中大量微小尘粒、烟粒的集合体,平均直径约为2微米,它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衢州机场1994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地面观测资料做相关统计,来分析地面风、低云、低能见度、降水、雷暴等气象要素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从而更好掌握机场气候特点,保障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美国IMPROVE能见度公式,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杭州大气复合污染综合监测数据,研究污染物的消光特征,确定首要消光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降低,污染物消光系数在大气总消光系数中的比例逐渐减少,从10 km处的85%左右降低到2 km以下的22%左右.与10 km处相比,2 km处的NO-3和SO2-4消光系数分别增长3.43倍和2.15倍.杭州污染物质的消光系数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硝酸盐表现为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硫酸盐表现为秋季高,其他3季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光化学烟雾等现象日益频繁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如何进行PM2.5监测,以及如何进行污染防治成了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PM2.5监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还人类一个空气洁净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原因及观测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人工估测的能见度气象要素改为自动化仪器观测,洛阳凯迈(环测)公司生产的CJY-1G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新一代大气能见度监测设备,2013年在气象台站装备较多,本文分析了该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以期给用户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