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直线运动的追及与相遇 分析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方法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一个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它往往是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可找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2.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t图象和x—t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解析法例1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乙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的后面做初速度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0.5m/s~2的匀减速运动,求两车初始距离l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使:(1)两车不相遇;(2)两车只相遇  相似文献   

4.
易教珍 《教师》2010,(15):81-82
直线运动中的“追及”与“相遇”是研究两个物体作相对运动时常常会涉及的两类问题,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两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及相对速度或两物体速度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5.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追上与追不上的临界条件 追和被追的两者速度相等时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二、追及、相遇的特征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或者是距离为零的情况.这类问题称为追及、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7.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的追及或相遇是指两物体或多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出现在空间的同一位置.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弄清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它们在时间上有什么关系,在空间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而且常常要抓住一些特定的临界状态来分析,这些状态又常常在时间上选取,或在空间上选取,或在运动速度上选取.  相似文献   

8.
运动学问题是物理竞赛的基础问题.多物追及和相遇问题因涉及多个动态对象,给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假象.本文就这种常见的竞赛题进行多角度的解法尝试.  相似文献   

9.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行程问题又是常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着重介绍一下其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0.
<正>追及、相遇问题是一个常考考点,其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空间位置的问题。此类问题看似情景复杂,但只要沉下心来,透过表象抓本质,逐步分析,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一、牢记一个流程,让你方向明确  相似文献   

11.
董彦 《中学物理》2011,(6):42-43
1提出问题 贵刊在2010年第9期发表《用相对运动巧解追及与相遇问题》,值得一学.但笔者以为该文意犹未尽,抑或解题过程还较繁杂.在此文中笔者将多种涉及相遇和追及的问题用单一方法求解,学生更易掌握.  相似文献   

12.
13.
正追及相遇问题常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而且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一样,所以给学生审题和分析问题带来很大的困惑,学生常把这里当成一个难点,上新课的时候能听懂,当时也会做,往往到综合考试时遇到此类问题,就无从下手,就成难题了.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对应物理知识很难被有效提取.而知识要能在解题时很快被有效提取,那就要注意,知识在构成和存储时要被真正的理解和有  相似文献   

14.
在求解直线运动的追及相遇问题时,很多同学思路比较明确,但在求解曲线运动的追及相遇问题时,由于不知道确定和还原物理模型,因而找不出相应的物理规律,不能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感觉无从下手,有时则乱套公式以至解题错误.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例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x0=25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问:人能否追上车?若追不上,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相似文献   

19.
追及和相遇问题以其复杂的物理情景,综合的知识内涵及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是常考常新的命题热点。处理该类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追及、相遇是运动学的一个重要模型,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最常见的直线运动类追及、相遇问题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另类”相遇问题(曲线运动的追及、相遇)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确定关系,无法从已知条件去把握相遇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