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寒假里的一个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位母亲忧心忡忡的声音:"马老师.您快帮帮我们!我在孩子的本子里偶然发现一把条子.都是一个男孩写给女儿的.还有女儿在本子上写了好多这方面的话……我家这个年怕是过不好了……"我很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约  相似文献   

2.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这两对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学生常常容易混淆.为了帮助他们区分其关系,我给他们讲了一段自编的趣事:A 生了一个孩子不到三天,她的丈夫 B 忙里又忙外,邻居一多嘴妇女问 B:“你家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不是男孩,就是女孩”,B 不置可否地回答;过了一会儿,A 的母亲来了,进门便问:“生的是男孩  相似文献   

3.
梁秀 《广西教育》2008,(7):26-26
近日,我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在电话里,这位家长哭哭啼啼地数落他儿子几大“罪状”:不按时回家、成天泡吧、不做家务、顶撞家长等等。进一步了解后,我才知道这孩子是她早年收养的,过去一直把他当作亲生孩子一样宠他、惯他。后来,她自己又生了个女孩,并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女儿身上,忽略了对这个收养孩子的关心。男孩心里落差过大,渐渐变了……  相似文献   

4.
哦,落叶     
秋雨、秋风、落叶……可是雨不似夏天那般粗犷;风也不似冬天那般刺骨。其间,落下片片叶子。“秋的景象。”我自语着。信步野外,农夫正把累累的果实采摘,而叶子——果实的陪衬物,默默地躺在田野里,无数的脚从它的身上踩过……我心里萌动着对秋的爱。我出生在秋天,母亲在一个秋风飒飒的黄昏时分生下了我,我已是第五个女孩了。在农村,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统洽着愚昧的人们,女孩是不能传宗接代的。一个家庭没有男孩,那意味着这个家庭将要销声匿迹。我自然又是多余的一个。父亲要把我同别人家的男孩交换,母亲极力阻拦。在我生下的第三天,父亲把我抱了出去,结果母亲又踩着满地的落叶把我抱了回来。因此,母亲大病了一场……  相似文献   

5.
女儿,看到你的信,我第一个感觉是:女儿长大了,随之而来的是欣慰、幸福,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的感觉。女儿,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和你的爸爸商量并达成一致意见:绝不能让未来的孩子染上如今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通病,一定要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这都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这话谁都会说,谁都明白,但孩子是母亲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发现15岁的女儿开始喜欢照镜子,喜欢打扮,因此我这个做母亲的又多了一份担忧——她是不是早恋了,如果早恋可怎么办呢?带着这份紧张,我开始留意女儿的一举一动。我发现女儿每天晚上总是一个人偷偷地在写日记。那是一个很精美的日记本,还有一把小锁,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女儿总是在那上边不停地写着。都写些什么呢?我一走到她身边,她就把本子盖上了,这更引起我的好奇。我还发现有个男孩一连几天都在我家的窗前转悠,那是女儿班上的一个男生,这一来更是吓了我一跳。女儿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有一天,机会来了,那天女儿急着上学,日记本被遗忘在…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北京市16岁少年赵平残忍地用菜刀亲手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确定母亲死后,赵平如释重负地脱掉衣服,冲了个澡,换上干净衣服,跑到网吧尽情地享受“自由”。上海一个女孩把她母亲的名字写在一个小人上,每天用针扎。原来是母亲剥夺了自己女儿的所有时间,变着法给女儿加学习“营养”。孩子反抗过,最终还是沉默了,最  相似文献   

8.
晓禾 《教育文汇》2009,(7):53-54
一个多月前,我走在下班的路上,被前面一对手拉手逛街的少男少女吸引了视线。细看之下,那个背影很熟的女孩竟是我女儿,我惊呆了。女儿刚过14岁生日,当时我还郑重和她说过“不要早恋,要专心学习”之类的话,她也满口答应了,可现在……看情形,她和那男孩在一起不是一天两天了,相互间还“动手动脚”的,很是亲昵。我当时真想冲上去把他们拉开,但又觉得大庭广众之下。应该给孩子留点面子,所以,只好满腹忧虑地先回家了。  相似文献   

9.
潘霞 《初中生》2013,(2):60-61
朋友带女儿来家玩。吃饭时,她突发奇想,对我说:"咱俩把孩子换一周怎么样?我体验一下带男孩,你也体验一下带女孩,多有意思!"朋友沉浸在想象里,没注意到两个孩子迅速咬了一下耳朵。我听得真切。她女儿说的是:"我妈妈可凶了!"儿子的回答是:"我妈妈更凶!"我顿时  相似文献   

10.
永恒的祝福     
年轻的父母带着幼女到照相馆去拍“合家欢”。摄影师对好光,让父母和孩子摆一个姿势。女孩不适应这个环境,也根本不会“强颜欢笑”。摄影师手中的纸花像魔杖般把她镇住,但他正要摁快门时,孩子不见了。父母到处寻找,终于发现孩子蹲在照相馆的临街橱窗里,与一幅做广告的儿童照片为伍。照片里的男孩对过路人笑,她也对着过路人笑。那不是姿势,而是心态的外延。“爱笑的哥哥把我招来了。”刹那间,三岁的女儿变成了“广告”。母亲抱着照片,说,“即使变成了影子,我也要守她一辈子!”父亲抓住摄影师,叫:“你不能把她的灵魂摄去,还我女儿!”  相似文献   

11.
毛江捉蛇     
我曾经教过一个任性的、胡闹的、一点也管不住自己的男孩毛江。他会无缘无故地一会儿打了这个同学,一会儿又把另一个女孩的衣服故意弄脏……一天早晨上课前,与毛江同位的一个女孩哭着告诉我:“毛江书包里有蛇,我怕……”我听后不由一惊,立即走到毛江身边。他低头不语,看样子是把蛇带来了。我不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是一位曾在亚运会上得过七项全能亚军的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  相似文献   

13.
夏初的公园是孩子们的天地。沙地,秋千,滑梯……到处洋溢着孩童清脆如铃的笑声。母亲们则在一边散谈或看书。突然有孩子尖叫痛哭起来,原来是两个孩子为争夺堆沙的玩具打闹起来。日本的小女孩把一个中国的小男孩推倒在地,小男孩满手是沙,惨兮兮地坐在路上抹着眼泪……听到哭声反应最快的自然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中国孩子的母亲冲向前,狠狠地瞪了一眼日本小女孩,冲着自己儿子用中文低吼道:“你干嘛不还手?她推你一下,你就揍她两下嘛!你是男孩还打不过女孩?”说着伸手在儿子手臂上拧了一把,“没出息,就知道哭!”日本母亲则柔声对女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4.
聪明的男孩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名男研究生爱上了一个女孩。这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在公园里跟她打招呼。他对女孩说:“我在纸上写了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我所写的是事实,就请送我一张你的照片,好吗?”女孩虽然不想把玉照送人,但转念一想:无论他写什么,我都说不是事实,看他怎么办。于是女孩说:“好的。”“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你千万不要把照片给我。”男孩说。“那当然!”女孩子回答。男孩高兴地说:“一言为定,不许反悔。”随后递给她一张字条。看了字条上的话,女孩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最后只好乖乖地把照片给了他。聪明的男孩写了什么?他写了很简…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天地》2013,(12):F0003-F0003
一群从小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宁静小镇的孩子渐渐长大,步入了懵懵懂懂的青春期。在那些纯净美好的青春里,女孩偏执、倔强,曾欢笑、哭泣过……而男孩在女孩最脆弱敏感的时候,默默守候着心爱的女孩。  相似文献   

16.
女儿出走     
一个女孩负气离家出走,母亲看见她留下的纸条,十分吃惊,第一个念头是上派出所报案。但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孩子父亲打来的。父亲听完电话那头紧张的声音,沉默半晌,说:“不要闹得满城风雨,孩子自尊心极强,等等吧。”女孩业余爱好是上网,父亲虽然不知道她常去的网吧,但有她的一个电子邮箱,于是给她写了封信:“我知道你生气藏起来了,我估计也找不到你,就让你安静地回味一下过去的快乐和苦恼。”第一天过去了,没有女孩的回音。母亲很着急,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都问过了,没见到女儿。她又想给女儿的同学打电话询问,被父亲拦住:“不要让他们知道,孩子以…  相似文献   

17.
女儿出走     
一个女孩负气离家出走,母亲看见她留下的纸条,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派出所报案。但这时电话响了,是孩子父亲打来的。父亲听了这件事,沉默半晌,说:“不要闹得满城风雨,那孩子自尊心极强,等等吧。”女孩业余爱好是上网,父亲虽然不知道她常去的网吧,但有她的一个电子邮箱,于是给她写了封信:“我知道你生气藏起来了,我估计也找不到你,就让你安静地回味一下过去的快乐和苦恼吧!”一天过去了,女孩没有回音。母亲很着急,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都问过了,没见到女儿。她又想给女儿同学打电话询问,被父亲拦住:“不要让他们知道,孩子以后得上学,那时她面对老师和…  相似文献   

18.
正女儿从去年开始上学前班了,老师开始天天留作业,说是锻炼孩子,为孩子上一年级作准备。于是,女儿每天规规矩矩地写作业,渐渐的,我发现女儿每次做作业之前都会翻一遍本子。我仔细一看,发现原来她是要把每次作业后老师给贴的贴画数一遍,数完后再开始眉飞色舞地写作业。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我想这些贴画有没有别的用途呢?可不可以用在我的学生身上呢?  相似文献   

19.
宦金凤 《下一代》2014,(11):4-6
农家小院里生出的武侠梦女儿上幼儿园时,黄燕英从市场上带了一盘成龙的《醉拳》录像带回来,看得女儿毛雅杯目不暇接,自此之后毛雅杯就痴迷于功夫片,每逢看到打斗场面,她都会凝神静气地观摩,默默记下片中招式。毛雅杯经常跑去跟母亲汇报:"母亲,我又练成了一个武功!"然后就正儿八经地演练一遍给母亲看。为了证明女儿的武艺高强,黄燕英常常假装自己是坏人,跟女儿决斗,而在"武林高手"女儿的攻击下,黄燕英总是被打得“落荒而逃”。毛雅杯在与“坏人”母亲的打斗中,一次次体会到做大侠的成就感。毛雅杯上小学三年级时,一天中午她闷闷不乐地告诉黄燕英:她打了人,老师让家长下午去学校。黄燕英忻得有点蒙,原来毛雅杯打的是一个男孩,这个男孩爱拽女生辫子,上午他把一个女孩拽哭了,毛雅杯揪住男孩的衣服,让他跟女生道歉。男孩不但不道歉,还动手打她,毛雅杯一怒,就跟他打了起米。老师把他们俩都批评了一顿,还叫他们下午把家长叫来。  相似文献   

20.
当青春期成了香饽饽的时候,很多人都争着把生活撕开一道一道的裂缝,试图以一种最时髦的动人手法告诉你真正的青春什么样。记得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很多男孩女孩争相把琼瑶小说里的经典句子抄在一个大本子上,然后,照本宣科地模仿童话般的幼稚恋爱。女孩经常抱怨:他怎么就不能在我们家楼下守候一夜呢?后来席娟来了,把爱情童话打造得更出神入化,男孩就固执地认为:爱我就要把你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