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光辉 《考试周刊》2011,(43):68-69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在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解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新课改的推进,"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以期能够与广大同仁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3.
曾明雪 《广西教育》2014,(13):70-71
【教材分析】《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拓展阅读"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杂文,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文章以极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不断质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针对自己发现的现实生活中破坏环境、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呼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指责那些破坏环境和违反社会公德的人,批评他们,惩罚他们,监督他们改正,为了建设文明的、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提升要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形成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阅读教学方式。指导他们在阅读各类文本的过程中,始终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阅读中感知生活、认识世界、陶冶情操,通过阅读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愉悦自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从"阅读"走向"悦读"。  相似文献   

5.
中职新生处于转型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处在一种期待的状态中,期待改变自己,期待得到更好的发展,期待得到教师的认可、得到同学的认可……语文教师如果对他们及时作好适当的引领,点燃起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中职学生也会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我们可以利用"首因效应",上好第一节语文课,以"一封信"的形式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给学生"第一次"更多的成功、更多的喜悦;课堂上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多给学生享受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充分享受语文激情。  相似文献   

6.
方志美 《学子》2012,(8):34-35
绘画讲究"留白",通过"留白",给观赏者留下视觉延伸的空间,丰富画面的意境,提升画面的美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课文常常留下一些"无字处皆有意"的空白,这些留白往往最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县在教委谭主任的引领下,开展了"读-思-练"的新课改竞赛,进一步推动了我县的新课改活动,本文拟就"读———思———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郭娟 《教师》2013,(6):40-40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语文学科很多时候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爱语文但是对语文课或者是"敬而远之",或者是"不屑一顾"。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高效而且更加生动?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便能够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随新课改的推进,我们不少语文老师惊叹"越来越不会上课了""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课"我们每天都在上,都自信自己会上课,实行新课改怎么就不会上了呢?问题不在新课改,而在语文教师本身。怎样在新课改背景下上出优质的语文课,这是一个值得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境界全出,美的意象,不是刻意追求,只是以一种闲适心情悠哉游哉的采着菊花,偶然抬头,蓦然发现了南山的意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不期而遇的美景"此中有真意,"在精神的意象世界里"欲辨已忘言。"席勒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语文教学的意象之美,重在和谐,而不是刻意地去寻求,和谐才能让人的精神能够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1.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和后天环境(包括教育)作用下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还指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学科目,重点除了是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达写作能力之外,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语文语法、表达、修辞等等。语文这门课程在教材选材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教育,所以也就体现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同时能够理解别人深层次的情感。问题教学法恰恰就能够综合这两部分,让学生在自主的教学环境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尚立宽 《考试周刊》2012,(35):45-45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老师要给孩子创设条件,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学语文。  相似文献   

14.
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通常要求设计者以整体的观点去考虑设计过程,从而使子系统与主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能够在相互约束的条件下统一、和谐的进行融合.因此,在"人—机—环境"的整个系统中,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的当代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关系,使多元化设计能够从系统的角度体现出"机"自身的优越性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爱.  相似文献   

15.
徐敬 《成才之路》2011,(8):32-32
芸芸众生都在追逐着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学生也需要幸福。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强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必然会躁动,会压抑,会缺少幸福感。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帮他们寻找幸福,让他们感到幸福。较之其他学科,语文似乎更被人们视为一门能够寻找幸福的"美丽的学科"。它可以是千般情思,万种风情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师要研究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用新思想、新方法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潜力,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在和谐、平等和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从几个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泛语文"批判之再批判》(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以下简称《再批》)一文中,"泛语文"批判反批判的第一人程少堂老师集中火力批判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个批判"泛语文"的教育隐喻。他说:"对泛语文进行批判时的最有名的‘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名言,  相似文献   

19.
王春华 《现代语文》2011,(4):116-116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选入了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的主人公处处身陷"套子"不可自拔,最终在"套子"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由此笔者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韩军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有鲜明的创造性和很强的解释力,以韩军为代表的"这一代"语文改革者的思想和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语文新课程改革,对于促进年轻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于韩军"这一代"语文教育改革者的重视还不够,他们的价值应该予以重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