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古今中外历来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对全民族和全体人民来说,首先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世界上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很重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由于人们世世代代都是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生存和发展,在自己的祖国的保护和哺育下,使用着祖国的语言、文字,开发着祖国的物质资源,继承着祖国的文化传统,每个人的命运都和他们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光辉的教育思想永远指引我们前进——深切怀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朱开轩邓小平同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他的光辉一生充分表明,他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祖国人民也深情地爱戴他敬爱的邓小...  相似文献   

3.
我作为一名留学回国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一点职责,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我应该给予祖国的回报.自己所掌握的有限的本领,是祖国培养的,自己出国学习的机会,也是祖国给予的,这是根本,是万万不可丢掉的.因此,回国报效祖国和人民,这是天经地义的.  相似文献   

4.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无需赘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当然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青少年时代,祖国内忧外患,人民灾难深重。正是这样的时代,推动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爱国觉悟的提高,促使他从青年时代就投身拯救祖国和人民的爱国活动。本文试图以周恩来从在淮安的童年生活到“五四”前夕这段时间为界限,展示一下  相似文献   

5.
赖宁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真正把人民的利益、祖国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这是他的认识,也是他的实践。为了人民的利益、祖国的利益,他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了人民的利益、祖国的利益,他严格地要求自己,刻苦地锻炼自己的体魄,认真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为了人民的利益、祖国的利益,他奋不顾身,敢于赴汤蹈火,最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知道,每一代人的幸福生活,归根到底要靠这一代人自己去创造,去保卫。老一辈革命者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缔造了人民自己的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奴役被剥削的历史。这个胜利是集体的胜利,是全体人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从1927年8月1日到今天,中国人民自己的这支军队,之所以历经80年风风雨雨,不怕牺牲,英勇无畏,那是因为"祖国"是我们心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这样说,“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一所大学像北大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一入学开始,开学典礼、学术讲座乃至日常上课,在北大读书首先读懂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卓越的知识分子不论身在何方,所共有的特质就是无比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祖国作为自己思考的背景和舞台,把祖国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而象牙塔的莘莘学子更则是人民的骄傲,祖国的背梁。二十一世纪祖国大业的宏伟蓝图将由她们去描绘,戈壁滩上,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天涯海角,朝朝耕耘的园丁,谁又不是把青年时瑰丽的人生价值的梦变成现实?而这些不求名利,只求淡泊,只求为祖国人民奉献青春岁月的热血男儿大多数就是在高校中就已发展了的学生党员,由此可见,我们党的精英分子在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连云港职业大学深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9.
大学搞军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许多有用的军事知识.而且精神面貌大有长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进一步开展国防教育,能使大学生们更好地体验到军人那种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现就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作些简论.第一,必须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何谓爱国主义?列宁曾作过精辟的解释:“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第608页。)换句话说.就是视祖国的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的观念,就是一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还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放的优良传统,它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  相似文献   

10.
【原诗】感事秋瑾竟有危巢燕①,应怜故国驼②。东侵忧未已③,西望计如何④?儒士思投笔⑤,闺人欲负戈⑥。谁为济时彦⑦,相与挽颓波⑧。【注释】①危巢:有倾覆危险的鸟巢,用此喻当时中国形势的危急,用住在危巢中的燕子喻中国人民。全句是说,竟然有居住在危巢中的燕子,意即中国人民竟然处在这样危急的环境之中。②故国:祖国。古人常把已经沦亡的祖国称为“故国”;离开自己祖国到异国去的人,也称自己的祖国为“故国”。“驼”,相传晋朝有个叫索靖的人,他很有远见,知道国家政治腐败,将要发生祸乱,指着宫门外的铜骆驼说:“将要…  相似文献   

11.
徐特立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他将自己91岁的人生中的71年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呕心沥血地从事教育工作,从旧社会到新中国,他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祖国下一代的培养,全心全意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神州学人》2012,(4):6-11
两会召开,全国人民积极关注并献计献策。作为海外中国留学生更应该心系祖国,关心祖国改革和发展,积极地为两会献计献策。本次在韩国的海外学子就《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主题开展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加大创新能力在高校建设中的比重建议者:单哲(西江大学软件工程博士生)世界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领域知识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从大学进行廉洁教育,并将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保证他们用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未来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文章从大学廉政教育工作的现状、重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落实大学廉政教育的重要性,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的进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山河、文化、人民以及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对自己祖国的前途命运的关心。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鼓舞激励人们为祖国的利益去英勇奋斗,建功立业,甚至必要时作出自我牺牲。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思想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构建爱国主义思想体系,形成了系统的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性。爱国主义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英国培格曼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英文版序言中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这种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不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国土、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热情,更重要地表现为他把个人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联,为了祖国的独立繁荣、人民的富裕幸福而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即使在他受到错误打击…  相似文献   

16.
对人民、对祖国、对事业,我们必须热爱而忠诚。一个人决不能忘记最初哺育自己的父老乡亲,决不能忘记最初哺育自己的那块土地。如果我们认真思索一下人生,必然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爱国主义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起跑线。在感情的天平上,祖国的砝码最重;在人生的跋涉中,事业的道路最长。我们应将对人民、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贯穿到我们的生活中。既然我们的前人,能以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舍身忘我的牺牲精神,解人民之苦难,拯国家之危亡,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祖国需要的时刻公而忘私呢?爱国就是对祖国忠诚与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  相似文献   

17.
一一九五二年秋天,吕长炳从栖霞师范学校初师毕业出来,被分配到江宁县湖熟小学工作时,还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小伙子。过去他进师范读书,是为了看到父亲种田劳碌了一辈子,还是个穷,就想到读了书,好在将来谋个事做做,有个“出头”日子。父亲一辈子的劳碌和贫穷,他看到了,自己个人的前途,也打算到了,可就是没多想一想,家里穷是什么原因?人活着是不是就光是为了自己?以后,在学校的教育下提高了认识,他才明白穷的原因,同时认识到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是错误的,自己的学习,应该是为了在将来更好地劳动,从事教育培养新一代的工作;应该从争取祖国人民和青年们的革命前途和幸福生活求得自己的前途和幸福。临毕业时,校长又和他们谈到:“你们是培养干部的干部,祖国是多么需要你们,你们还没有毕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中国的诞生到21世纪的到来,我们的祖国从贫穷落后到蓬勃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而幼儿教育也在祖国的成长中慢慢苏醒。从最初的盲目和经验缺乏到逐步改革,成熟。一批批的幼教工作者,在这片默默无闻的岗位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我不否认,幼儿园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们的发展起着推动和导向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家庭教育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是靠着人民助学金上完中学和大学的,是人民培育了我,是母校浙江宁波中学和北京大学培育了我。将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是我一生的心愿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陈福娥  刘燕 《教师》2012,(7):41-42
在以"进入高中"为主题的班会课上,一位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说到要"认真读书,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长大后好好报答祖国和人民",这样的一句话竟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报答祖国和人民"怎么了?为什么作为祖国未来的一代竟然会听到这句话嗤之以鼻?不能不令人深思。这哄堂大笑的背后正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