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德从分析战争的根源入手,提出其“永久和平论”,主张消除国内的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制度,从而使战争的发动受到大众的牵制。另外,康德主张建立一个国际联盟从外部加以约束、抑制战争的爆发。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虽然在理论前提及实践中存有缺陷,但其对后来的理想主义学派及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崔龑 《华章》2007,31(5):83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新自由"的思想,影响深远.逐渐发展成为"民主和平论".对于这一理论,我们必须有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事实上这一理论存在一定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进一步考察民主与和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民主和平论”作为一种新理想主义学派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颇为流行。从文化层面剖析,“民主和平论”是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表现,是美国输出民主的文化战略,是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的软权力。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和平为上”论,主张广泛的和平,倡导积极的和平,追求公正的和平,坚信持久的和平,希望理性的和平,时代特色鲜明,和平、进步、发展的主旨突出。它汲取了中外优秀和平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是我国确立和平与发展为当今时代主题的直接思想来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俊雄  王震 《天中学刊》2011,26(6):23-24
美国与恐怖分子的冲突,从深层次讲是一种文明的冲突。美国“以暴制暴”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明冲突问题。从亨延顿的“文明冲突”回归到康德的“文化民主”,走向文明对话,才是解决文明冲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的"和平发展观"是在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转型历程,造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日益崛起,这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战略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战线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为全世界所瞩目,其中邓小平同志"和平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外交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审美日常化的当代语境下,审美超越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庄子和康德的美学思想均以其超越性指向为鲜明标志,但在具体的理论背景、超越的途径、超越的目标等方面又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8.
比较杜威和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观,对发展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如教育目的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应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和美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奈达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论”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本文试从两者的“同”入手,着重谈二者的“异”。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后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后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和平崛起”理论包含三层意蕴:“崛起”显示了一种历史发展的隐然期待;对“崛起”的“和平”限定则来自于对中国历史文明交往的回顾与总结;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和平崛起”理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工作的圭臬。“和平崛起”理论的提法本身,就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在文化心理上从委屈到平和、从羞怯到自信、从被动到主动三方面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康德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整个人类思想诸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他对欧洲问题的思考却较少被人提及。本文就阐述康德的“欧洲观念”来挖掘他对于联邦主义思想的贡献,以追溯“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是中国现代学史的重要学现象。本通过对他们的比较性论述,梳理,较深入地探析其对立的因由:从鲁迅与梁实秋两种人性观的对立,阐明他们思想的两极性对学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学作品不同的审美风格。而他们的不同见解,又极大丰富中国现代学的化格局。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主义成为世界政治思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透过《太平洋》等杂志的引介,"五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以威尔逊为代表的国际主义及国际联盟思想是战后国际政治的新兴势力,并可以成为中国建设民族国家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庄子作为儒家与道家的代表人物,其各自的丧葬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事于“矩”的丧葬观体现其主张在丧葬中重“礼”与“哀”,庄子事于“心”的丧葬观体现其主张在丧葬中重“简”与“乐”:前者重在维系社会礼制法度的稳定,后者重在寻求个人精神层面的解脱。对孔子与庄子丧葬观的探讨与比较,可以更好地审视孔子与庄子的思想主张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陈独秀对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及共产党内民主有深刻的观察与思考,但他本人没有走进上述任何层次的民主。要真正实现人民民主,必须消除坐而论道的陈独秀作风,这就是历史给予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早期,著名政治家周瑜和诸葛亮,分别发表了精辟的时局分析和论述。周瑜"时局论"在前,诸葛亮"隆中对"继之。本文总结、比较这两人的政治思想,立足思想层面深化认识这两位历史人物,进而揭示三国早期社会反抗思潮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8.
在"后英雄时代",毕淑敏对英雄、崇高、牺牲、救赎的理想主义书写本身,是这个时代的病症与救赎的双重表征。她的写作,一方面补足了琐碎平庸的时代匮乏,另一方面也暗合了大众对一个逝去的英雄年代的浪漫怀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崛起是21世纪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个别西方国家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通过制造各种所谓的理论,企图坐实中国“国强必霸”之逻辑。评价中国要跳出固有的政治传统框架,“国强必霸”是一个陈旧的逻辑,“国强不霸”才适用于中国。中国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而是走“和平发展”即“国强不霸”的新路。这是基于中国模式证实了“国强不霸”,“国强不霸”与中国的“和”文化相契合,“国强不霸”与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禀赋一致,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发展了“国强不霸”的逻辑。  相似文献   

20.
郑向峰 《文教资料》2010,(5):132-134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永恒的主题。在和平时期,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等各个领域的严峻挑战.呈现出许多崭新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