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目标 1.品读桂林之“山”的段落,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用课文中的词句赞美桂林其他美丽的景象。 3.拓展积累,给收集的自然风光图片写说明。  相似文献   

2.
3.
4.
5.
《一分钟》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小学生自己身边极为平常的事。主人公元元以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可元元就是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带来了20分钟的迟到。这个故事足以告诫同学们:从小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分秒必争,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句话所反映的元元的心情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材分析本篇内容讲述了"元元同学因多懒睡一分钟,而换来一路的焦虑和迟到20分钟的结果,元元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这是一篇值得我们大家反思的课文,看看一分钟有多么宝贵,劝诫大家都要珍惜时间。这篇课文有9个生字,其中"钟、迟"是翘舌音,"零"是后鼻音,"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音。在要求会写的8个字中,"钟"字的偏旁是新学习的偏旁,写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搜集资料和实践活动,体验“一分  相似文献   

8.
【题目】有河流的地方几乎都有桥 ,无河流的地方如今也有了桥(如人行桥、立交桥等) ,而桥的形状、构造、材料往往各具特色 ,试以“家乡一座桥”为题 ,写一篇说明文 ,介绍这座桥的特点、方位、功用以及桥周围的情况。【要求】1.详细写出“家乡一座桥”的主要特征。2.分清主次 ,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3.运用两种以上说明方法 ,把概括说明和细节说明结合起来写。4.通过写“家乡一座桥”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不超过600字。【破题】这个题目写的是桥这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桥 ,写哪一种都可以 ,但只能是“一座…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动滑轮时,要求学生得到的结论是:动滑轮不改变用力的方向,但省力。而这一结论的产生容易受学生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器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得出错误结论。为了帮助学生科学地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合乎科学的结论,我这样设计这一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8页内容。教材简析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秤来称一些常见物品的重量以及自己的体重。前面几节课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运用,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学会了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了解了生活中常用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质量的一些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千克和克的认识,体  相似文献   

12.
此文设计共有下列环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及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子和段落来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学习“折“”磨”两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旋涡、瓦砾、稀罕”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贝忍受痛苦和石子抗争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一只贝特殊经历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深入体会这只贝忍受痛苦与石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可敬的品质,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只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矫正字音,重点强调“旋涡、瓦砾、稀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最后一课》,爱国主义是一个无法绕开、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中,真正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和教育,让学生也像小弗郎士一样逐渐萌发爱国主义意识,是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的:1、认识理解小说精巧的构思以及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的关系。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3.认识玛蒂尔德的形象及意义,认识小说深刻的主题。──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的精品,《项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得益于精巧的情节安排和成功的形象塑造,要让学生领略小说的艺术魅力。经过初高中近20篇小说的学习,学生了解小说内容几无困难,分析、理解小说要素的能力也已基本具备。因此,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进一步分析、理解小说要素并把握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艺术鉴赏力。二、教…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激情导入1.导入。(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当我们听到这首歌时,你会想起谁?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师简介文章作者与出处。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布置预习,提出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划出生词。2.检查预习情况:(1)提问:这课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逐段读课文(随时纠正字音)。(3)检查划生词的情况,出示词卡认读。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质疑问难。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明白的问题。 (四)讲读课文,抓住每段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围绕一件棉衣的事,叙述了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人民爱戴领袖的感情。课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人物对话,刻划了毛主席可亲可敬的形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重点理解毛主席衣着破旧为什么不肯换、警卫员“巧计”换衣为什么不成,从而体会毛主席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感情。2、掌握本课11个生字,注意多音字“缝”的读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理解新词,能用“普通”、“无  相似文献   

19.
20.
《避雨》一课教学设计厦门福建实验小学林金山《避雨》是六年制小语第九册第4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它记叙了作者在途中避雨时遇见公社女气象员的事,热情赞颂了热爱本职工作、认真研究业务的青年一代。文章以“雨”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了遇雨、避雨、知雨和谈雨,为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