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历代先人集体智慧与精神追求的成果,是历久弥新的精神性资源。在中国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历史时期内,这些文化发展成果也将会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及措施展开简要探讨,以期为有关领域的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将红色文化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不仅是红色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通过解读红色文化在长治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红色文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现有基础,为红色文化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交通大学、光明日报社编辑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于2015年4月11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以"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围绕"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战略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转型"、"智慧社区与智慧村镇建设"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并以新常态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探讨了文理学科交叉的创新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4.
程长征 《职业圈》2010,(14):164-165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成分的主体,它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城市人居环境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5.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成分的主体,它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城市人居环境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是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名誉主任,很关注这件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已经逐步办成了中国城市森林建设高层论坛,为改善居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广大市长们的欢迎,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龙彬  李静  王昊 《中国名城》2022,(3):60-65
公园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建设的全新阐释,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稳定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公园城市营建的重要对象,城市野境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重要支持。基于文献分析,研究从公园城市视角出发对城市野境进行价值转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城市野境营建的3条路径,即搭建多维度的视野、整合多尺度的城市野境、营造多场景的城市空间,以期为城市野境的保护利用、公园城市的实践优化提供新思路,构建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卢更生 《生态文化》2013,(2):F0002-F0002
近年来,镇江市紧紧围绕"山水花园城市"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动力,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绿色镇江"建设,加快提升全市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为全市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至2012年底,全市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9.
汪永臻 《中国名城》2023,(12):19-23
建设智慧城市,其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和幸福感,对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有关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并借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构建了甘肃省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根据《甘肃发展年鉴(2022)》以及2021年甘肃省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收集了7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原始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了14个地区的各个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利用系统聚类法将14个地区分成4个级别加以评价,为甘肃省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都市化进程是对城市实践的动态描述,在学术研究相对滞后的前提下,动态观察亟需在场,从"节点事件"到"焦点问题"再到"界点特征",是对都市化进程动态观察的三个递进层次。2012年中国都市化进程凸显八大"焦点问题"。2012年,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年度"界点特征",体现为"建设新型城镇化"决策的提出,使得本年度中国城市发展发生了"国家导向型城市"模式对"社会导向型城市"模式的截断。"截断"的真正含义是两种城市模式的"逆势相合",即"国家导向型城市"表面上截断了"社会导向型城市"的自然发展,但两者以"自下而上"的城市建设为契合点,实现了协同合作,这也是对中国古典城市"他治"与"自治"协作传统的继承。明确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过渡性、复杂性与"中国特色",是未来中国城市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明有古今东西之分,如果说现代西方文明与科学——赛先生——有直接关系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明显然是赛先生之前的文明。这说明赛先生之前、之外还有可以创造文明的先生,即科学之外还有“学”。中国古代文明与中华民族独有的道器之学有着因果关系。中华先贤从自然之道与自然之物中汲取了发明创造的智慧,形成了“以道论之”的思维方式。中华先贤以道论天地,以道论万事万物以及一事一物,以道论器,以道论技,以道论术,论出了一部部经典、一件件器具以及一项项技与术。中华先贤的创造,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大都具有领先意义。道器之学以尊崇自然、和谐自然为基础,所以道器之学创造的文明是可以延续的文明。现代科学以征服自然为目的,所以科学创造的文明是不可以延续的文明。在天地、空气、水以及人类本身受到严重污染的今天,发明创造借鉴与尊崇自然的传统智慧,是必要与必须的。  相似文献   

12.
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大转型、大发展背景下,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支持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现代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有效、生活更好美好的愿景。基于智慧城市内涵分析与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与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建设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都是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分层推进、注重实效。城镇化、智慧城市与"互联网+"的协同发展,将为创新城市的经营、生产、生活、治理的新模式提供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理性主义的冲击下,我国城市在一段时期内受到快速城镇化效率与发展优先为主导的理念的影响,城市建设缺乏对各地地域文化的认识,抛弃传统城市建设智慧,导致城市风貌千篇一律,失去了城市最有活力的部分。通过对城市文化基因理念的再认识,认为基因传承是一个融合传承和嬗变的动态演进过程,简单照搬传统文化会导致城市缺乏现实适应性,从而丧失活力,机械嬗变则会抛弃文化基因,走向另一个极端。城市规划中应把握因循传统与创新嬗变的尺度,因循传统是对文化基因的传承,创新嬗变是与时代发展的统一。以重庆九龙西城规划为案例,从结合因循传统与创新嬗变出发,提出文化基因理念导向下的城市规划路径,从总体格局、规划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山水文化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创新嬗变方面进行实证推演,探索传统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几年的相关文献,首先分析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信息模型(CIM)试点进展及成果,涉及北京副中心、雄安新区、广州、南京、厦门等第一批试点城市;然后从政策导向、顶层设计、建设理念、评估指标、数字孪生城市等视角,梳理了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进程及其对CIM的需求,最后从新型智慧城市技术牵引和CIM建设政策推动两个维度,论述CIM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支撑,旨在明确CIM与新型智慧城市的关系,以及基于数字孪生的CIM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助力CIM和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8年2月,习近平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及公园城市理念,进而成为学界、业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这一提法在10余年前就已出现,相关思想的形成与融汇则可追溯本土古代传统、近代西方理念影响,以及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理念与实践。试图从本源和源流的视角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包括:古代"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发展;近代西方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城市农村化,农村城市化"的倡导;大地园林化运动中"把城市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的愿景;城市大园林建设下"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构想;山水城市探索中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思想;公园城市理念发展中"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从而在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当前认知中更完整地理解公园城市理念,并以期有助于当下建设实践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向心性空间图式在西方的空间哲学中体现为舒尔茨的“场所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表现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天人同构”的环境观。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的体现反映于传统舆图。以天津市和西安市为例,分别统计其在古代和现代所具有地标的类型属性和空间结构,挖掘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在中国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中表现的异同。结论显示:地标的配置向可参与性、视觉刺激性和多元复合性演变,并且地标的拓扑向心性、层级性和复合性之间存在着关联。结论以期揭示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和城市建设规律,为当代历史街区保护提供参考,并探索中国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在现代城市中的转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这次西湖博览会不仅重铸了71年前的辉煌,给杭州留下了上百亿元的交易额,而且使海内外更多的人士更加瞩目杭州,这是一笔无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作为“西湖博览会”的重头戏,“中国杭州最佳人居环境展”、“伊斯坦布尔 5”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筹备会和城市环境与住宅发展国际研讨会格外引  相似文献   

19.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民众所传承的风俗习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的民俗文化更加活跃与多样,但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将城市与农村的民俗文化进行横向比较,将有助于探索出民族的发展与走向,对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客观诉求下,《2014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梳理和解读了中国都市化进程2013年度十大焦点问题:一是上海自贸区先行试验启动,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开启;二是雾霾大规模降临中国,考验城市环境治理能力和转型发展能力;三是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各地城市纷纷探索各具特色的转型经验;四是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风起云涌;五是城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诉求明显,加快盘活存量土地压力加大;六是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正式上路;七是中心城市大力整治群租现象;八是城市文化建设走向务实惠民,文化节庆活动出现新趋势;九是以城市餐饮浪费得到遏制为突破点,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逐步改善;十是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方案的不断明晰,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学术研究与讨论显著增加,并呈现跨学科、多角度综合考量的趋势。与往年所不同的是,中国城市开始逐渐走上机制变革的自觉性道路,以各个层次的新政策导向和新机制引导将城市扩张逐步转到限定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