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验与体验教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守轩 《教育科学》2004,20(6):32-34
体验是人的生命的体验,体验具有生命性、个体性、情感性、意义性与不可言说性。从思维图式的视角看,体验是一种非规定性的思。以“体验”之思审视教学,体验教学就是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或历程,是师生以整全的生命投入教学之中,在与自我、他生命和世界的相遇互动中感受生命、发展生命。  相似文献   

2.
奇弘的系列油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环境的自我体验,他的有关羌山的作品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他在艺术上追求东方特质的"中国式油画",尝试用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来表现油画这一本属于于西方的画种,实现了印象到意象转变,这是用西方的油画方式来表现中国的审美旨趣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叙事是笔者在研究生命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特指的叙事,即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而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生命叙事具有自我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鲁迅而言,内心的孤独寂寞使他走向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对他来说,并不是理论的概念系统和逻辑框架,而是生存体验与记忆,对生命与宇宙的直面与承担。鲁迅的自省颠覆一切权威与偶像,撕去一切假面与伪装,直面人生,亦直面自我,坦诚暴露自己的丑恶。在不断对抗丑恶的社会和国民精神的蒙昧中,也不断审视自我心灵的创伤和痛苦,便将自省走出他的缠绕,深契入自我生命的体验,追问生命的存在及意义。时下的学只强调鲁迅的“中间物”思想是不完整的,在鲁迅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自省中,“承受”思想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 ,人生命的独特性规定着教育的特殊性 ,对人生命独特性的关照即生命观的存在 ,实为教育所必需。本文试图对教育中的生命观作以初步的阐发。一、赋予学生生命发展的自主权 ,让其主动发展 ,自我选择。人有自我意识 ,使人区别于他物而成为“万物之灵长”。所谓人的自我意识 ,即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 ,包括“自主意识”、“自重意识”、“自信意识”、“自爱意识”和“自尊意识” ,以“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塑造”为形式。发展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生命与审美     
宇宙是活的生命。宇宙生命自我展现为万物的生命;万物实现着自我生命的同时就在实现着宇宙生命;体验着自我生命的同时就在体验着宇宙的生命。当我们通过体验万物的生命而体验自我的生命,并同时体验着宇宙生命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之火与万物的生命之火,以及宇宙生命之火在同一个交点上燃烧了。在那一个瞬间,所有生命的节奏韵律在同频共振了。这是对宇宙场与能贯通万物并将万物熔为一体的体验;在这一刻,我们体验到活的生命向大自然的复归,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合一。这就是儒家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道家所谓“物我两忘”的境界,亦即禅宗所谓“空无妙有,瞬间永恒”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从一定意义上讲,诗学可以视之为对于生命的体验与超越的哲学。诗性体验的成熟意味思维的成熟。既体知自我又体知绝对本性,往往构成思维与智慧的两极。因为自我的有限,所以要憧憬无限的本体。然而,一旦诗人既体知自我又憧憬绝对的时候,一旦诗人意识到历史的必然,要求和人自身生命及其现实实践活动之间无法规避的冲突的时候,生命的困惑和体验的痛苦便开始折磨着他。于是,诗人要寻求思维与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生命存在主要表现出三种本质和内涵,即自我认知生命形式、群体交往生命形式和智慧超越生命形式,同时具有三种价值,即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智慧价值。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生命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生命认知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审美体验和转化学生的生命成功体验来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独语是个体陷入自我精神反思的一种心理结构,它展示的是个体有关生命和存在的感知。独语者在一个完整封闭的时空结构中,完成个体的深层生命体验和了悟,反之,也正是他灵魂深处的生命感知照亮了这特定的时空。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习作就是要抒写真性情。何为“真性情”?真性情直指生命的真实体验。为抒发真性情而教,就是直面学生生命的内在需要,唤醒学生对生命体验的觉知,引领学生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掘,真诚而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并在这一自我表达、自我抒发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
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爱,导致了他对人类的爱。他十分关注在大自然中艰难地生存的普通百姓,时刻倾听着促使诗人思索、使诗人心灵得到净化的“沉静的人间悲曲”,留下了一组倾注诗人深深感情的在大自然中艰难地生存的普通百姓生活的画卷。  相似文献   

12.
天生万物 余得为人: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以一生的行为在为生命的意义作注.他感觉出仕是对生命的奴役,短短的仕宦经历充满了生命的挣扎.他把躬耕劳作看作维持自然生命的必须,是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然回归.他关注自然生命终究消亡的结果,这构成其心理的巨大阴影.而他的及时行乐,同样体现出恬淡纯真的生命意趣.  相似文献   

13.
肖洛霍夫是一名对生命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并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在对现实的思索和追寻中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激情的张扬、对生命悲剧的感伤以及生命归宿的营建等生命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使其充满着对生命的热切关怀。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提倡者和成功的践行者。他主张人的发展应当是球形的,立体的,向四面八方展延开去;他推崇自主自由学习,反对盆栽主义;他倡导大胆怀疑精神,希望在毁坏中创造;他认为人生的理想状态是审美的,应当开发“内在生活”。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重要一员,列斐伏尔既有同该思潮的其他代表人物共通的理论立场,又有其自己独到的理论视野。他一生都与“日常生活”打交道,给后人留下了三卷本的《日常生活批判》及一系列相关的著作和文章。他赋予“日常生活”以重要理论意义,通过对现代世界日常生活的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异化本质,并提出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化革命”来结束异化,回归真正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的思想受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很大。柏格森生命哲学注重主体的直觉体验。倡导直觉高于理性,他将人类生命现象神秘化。梁漱溟吸收、延用了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把直觉看作是沟通生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唯一通道。用“直觉”来阐释孔子“仁”学,为其现代新儒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肖洛霍夫是一名对生命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并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在对现实的思索和追寻中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激情的张扬、对生命悲剧的感伤以及生命归宿的营建等生命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使其充满着对生命的热切关怀。  相似文献   

18.
"鬼才"李贺的诗歌中充斥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彰显,使得其诗歌成为唐代诗文中最有个性特点的创作。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和对群体生命生存的关注,这些在其功名诗、神鬼诗、爱情诗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9.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日本近代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风格独特、体裁各异的不朽名作.夏目漱石早年受东方正统文化濡染,汉学造诣颇深.经过长期的探索、磨练,形成了他关切人生,抨击社会恶习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他又是最早留学英国的日本近代作家,精通英文学,西方文化素养颇深,是位属于具有高深文化修养和丰富科学知识的作家,典型的靠东、西方两条腿走路的近代知识分子.他执着地追求人生的理想,探究人该如何生活,不懈地追求高层次的伦理性,并把它作为文学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20.
沈从以故乡湘西风土人情和社会历史人生为题材的作品,执着追寻和自己与民族的精神家园,虔诚探索和挖掘健康生命形式,重视展现和批判湘西乡风民俗,具有丰富的深厚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