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鹤琴先生根据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将杜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要求得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我们以陈老先生的理念,以《纲要》为准绳,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小游戏,通过以下策略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2.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幼儿不是通过记忆大量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去模仿、感知、探究,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地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爱立方《边做边学》游戏学习材料,丰富个别化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材料,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本学期的活动即将结束,在此对本学期新投入的爱立方《边做边学》游戏学习材料的情况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3.
一、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和方式任何一个幼儿都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幼儿的生长和发展之中。哲学家马丁·海德格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也明确提出: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必须体现“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教师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化为行为,在具体活动中贯彻落实《纲要》,我们以“做中学”理念和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动手做、游戏乐”的实践研讨活动。教师通过为幼儿提供探索性材料,创设支持性环境和游戏化氛围,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做做玩玩,在做中玩,在玩中乐,激活了幼儿的智慧潜能,真正实现了主动学习,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现谈谈活动的效应和思考,期望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耿李英 《贵州教育》2013,(13):17-20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满足幼儿快乐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五指”即健康活动、科学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他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脱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做合理的活动,并予以适当的教养。”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五指活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成了教师们的热门话题。其实,作为课程的生成方式,“生成”一词并不惹眼,它只是一个没有思想内容的动词而已。然而,当“生成性课程”被视为一种课程模式时,它突然变得惹眼起来,特别是当《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将“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存在方式而加以理念性宣导时,新一波讨论在实践领域展开了:教师预设性活动和幼儿生成性活动的内涵是什么?两类活动的关系怎样,如何转化?如何关注和回应幼儿生成的活动?教师预设性活动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有什么区别?等等。  相似文献   

8.
张萍 《学前教育》2008,(2):41-4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和操作活动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往往是同一过程”。平时,我班幼儿在听录音机里的故事时,听过各种人物的声音和有关动物的叫声,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这次重点培养幼儿听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于海燕 《早期教育》2006,(11):16-16
在做“影响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选择的因素”研究访谈中,小雨说:“我喜欢表演游戏。”我问:“那你为什么不选表演游戏呢?”他说:“我不敢选,以前玩‘逃家小兔’。就是能干的小朋友才能玩.我不能干。所以我不敢选。”我愕然,没想到自己的错误做法过了半年的时间仍然对孩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在我们身边,可能有厌倦学习的孩子,却没有不喜欢玩的孩子。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借助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等一系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先例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少年世界》2014,(2):18-19
“玩色”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之一。中班幼儿对颜色更是有着特殊的喜爱,特别容易被一些色彩鲜艳的颜色吸引。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一名幼儿无意中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颜色的改变顿时让他无比惊喜,于是其他几名幼儿也纷纷效仿,可是即便是相同的两种颜色,不同的幼儿混合后变化出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的。而且我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由于操作工具不同、颜色分量比例不同等,所变化出的颜色也是不同的。这次的观察让我受到启发,于是我设计了‘悔绵宝宝来跳舞’的活动,就是想遵循兴趣性原则,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大胆作画,真正将颜色“玩’’起来,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及美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今天,“工”字宝宝来到公园玩,看见小草哥哥把头伸得真高呀!“工”字宝宝也把头伸得高高的。 小草哥哥说:“‘土’字弟弟,你好呀!” “对不起,我是‘工’,不是‘土’。”“工”宝宝回答。  相似文献   

14.
初始阶段不教 在幼儿初接触彩泥阶段不教,让幼儿自由、随意地玩,主要是激发幼儿的玩泥兴趣,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内心自由的定势。老师参与这种自由自在的玩泥活动。今天加入这一组,只做一名玩伴,可以边玩边自言自语:“我来做一个苹果,红红的、圆圆的真好吃。”明天再在另一组做个黄黄的梨子,轻轻地和身边的幼儿讨论:我的梨子做得怎么样?哪里需要改变?老师玩得很投入,一旁的幼儿,有的会跟着模仿,做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梨子;有的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自言自语:“我来做一架飞机,大大的身体,两只翅膀,还有尾巴。”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泥风格,分析他们玩泥时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指导,教给他们什么才是合适的,才是有助于幼儿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王祖霞 《江西教育》2023,(11):88-89
“玩美”教育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与综合实践,融入艺术性课程,渗透科学性课程,融合社会性课程。我们要实施“玩美”教育,打造幼儿的“完美童年”,丰盈幼儿的精神,润泽幼儿的生命,在促进幼儿茁壮成长的同时,促进幼儿的智慧生成。  相似文献   

16.
尚红艳 《教育导刊》2004,(22):46-47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为了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我园每个班都在晨间开设了班级区域活动,在这里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创作,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你问幼儿:“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做什么?”那么,很多幼儿可能会这样回答:“唱歌,跳舞,做游戏!”其实音乐活动和游戏活动是相通的,即都可以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大胆创造,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愉悦。如何才能让幼儿和音乐一起玩起来,在音乐活动中玩得开心且有所收获呢?  相似文献   

18.
陈彬 《今日教育》2006,(8):18-18,20
几年来,我园先后开展了“幼儿自主性体育活动”、“全园性操作活动”、“联合角色游戏活动”“快乐十分钟”、“科技活动月活动”、“幼儿才艺展示”、“宝宝艺术节”等全园性创造活动,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又做又玩、又看又讲、边歌边舞、手脑并用,从而做到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求进步,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发展幼儿的初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
  区域活动时,美工区的幼儿正在专心致志地看图示折纸。突然,舟舟兴奋地叫起来:“看,我的纸‘站’起来了!”他的声音一下子引来了其他区域小伙伴的关注。大家围过去,只见舟舟将一张对折过的纸稳稳地竖立在桌面上。乐乐说:“这有什么呀,我的纸也能‘站’起来,纸上面还能放东西呢。”说着拿来一张纸反复折叠了几下,立在桌上,然后将一本图书放在纸上,果然,薄薄的一张纸折成立体纸品后竟然顶起了一本书。其他幼儿见了,纷纷去拿纸进行折叠。看着幼儿表现出极强的探索欲,我即兴问他们:“软塌塌的纸怎么‘站’起来?”幼儿很快回答:“要先把纸折起来,让它变硬、变出形状,就能‘站’了。”我继续提问:“如果这些‘站’着的纸的形状不一样,你觉得它们顶起的东西会一样多吗?”一下子,幼儿陷入了思考和争论。基于幼儿这一兴趣点而生成了科学活动“圆柱纸筒‘力气’大”,旨在让幼儿在讨论、比较、操作中探索并发现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不同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与综合学习有关的几个概念及其关系的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综合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日趋深入,“综合课程”、“综合学习”、“综合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名词经常见诸报刊,但其间关系怎样,如何实施,有些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对“课程整合与研究性学习论坛”中,有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感到“有点头晕”,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中,它却成为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学习领域。请问怎样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二者是否有些相似?”有的教师甚至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