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中小学教材市场化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出版社进入到教材市场的竞争,更多的编辑人员由一般图书编辑转做教材编辑。于是,近来不断见到报刊上有关于如何做好教材编辑的讨论。这些文章出于对工作的研究,对于编辑角色的转换、工作内容及性质的差异、教材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读后确实给人以启发。现不揣冒昧,从工作实践中抽象出内外两方面感触,来谈一下教材编辑的修养。  相似文献   

2.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企业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出版业老资格的巨头,实力与名声均为当时之最.作为企业,它不仅和经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文化机构,它更和学术文化界有着较广泛的亲缘关联.商务印书馆的经营活动基础是拥有一批包括编辑和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这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日本出版社录用编辑情况据日本《出版年鉴》(1997年版)的统计,日本有大小出版社4602家,规模大的出版社有职工1000人以上,规模最小的出版社只有1、2人。半数以上出版社的职员在10人以下。由于出版社的规模和名声以及编辑的待遇等差距很大,所以在招聘...  相似文献   

4.
5.
曹耘 《编辑之友》1990,(1):23-26
当前,出版社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出版社由以往较单纯的生产活动引进经营管理活动。与之相关,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作为出版社主体的编辑,该怎样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这种转变。笔者以为,在生产经营型的出版社中,编辑要进行自我调整,首要的一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书卷气”和“义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讨论编辑的责任、素养和技能时,我曾经给身边的年轻编辑开玩笑,问他们:为什么我们鼻子上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是用来出书卷气的,因为编辑从事文墨行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果鼻孔里出俗气、浊气、铜臭气、脂粉气,而出不来书卷气,你想这碗笔墨饭还吃得下去吗?所以业内有识之士认为,如果说每个人各有所好,那么编辑的第一癣好应当是读书。书中自有“铁饭碗”,书中自有“阳关道”。作为一个编辑,  相似文献   

7.
我的编辑经历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出版社做过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室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从来没有离开过策划和组织书稿工作,一晃儿就是二十几年.我在给编辑讲业务课时,有的编辑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让我谈谈在策划和编辑书稿过程中的切身体会.这便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缘由.说是"体验"也好,说是"教训"也好,期望对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预见新世纪初出版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现代化阶段,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支柱产业,无论是出版形式、编辑效率、营销方式,还是出版社内部的组织形式、管理方法,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出版社在这大变革到来之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是近距离地拥有高校的知识和人才优势,但要将这种学校优势转化为出版社的优势,并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则需要高校出版社的编辑努力充实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 一、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  相似文献   

11.
编辑是干什么的?编辑追求什么?过去这个问题是明明白白的。远的不说,在50年代以及“文革”后的70年代,出版界人士没有不知道编辑追求的是什么。可是,进入80年代,自从奖金与利润挂钩之后,逐渐模糊起来了。再过几年,到80年代中,推行承包责任制,把利润指标分摊到每名编辑头上之后,编辑在利润指标的压力下,不得不作出痛苦的选择,从追求质量转变为追求利润。在被逼进“死胡同”的时候,有的就乱出书、卖书号,以此作为跳出“死胡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我是编辑”——叶至善编辑艺术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鲁 《出版科学》2000,(1):52-54
世界上自从有了“编辑”这一行当,也就有了“编辑学”和“编辑艺术”之说。有人怀疑过它的存在,认为编辑无非是“为人作嫁”而已,一本书的问世与传世,主要靠作者和作品的好坏,至于编辑,不过尽了点分内的、技术性的职责罢了,有何“学”与“术”可言呢!然而从22岁起就跟着父亲叶圣陶学习当编辑,一直当了半个多世纪的编辑还“老觉着没做够”的叶至善先生,却并不同意当编辑是“为人作嫁这  相似文献   

13.
周辉 《出版参考》2009,(23):22-22
几年前,出版社内部刊物上曾经登过一篇题为“什么是人才?”的文章,文章对人才的含义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不可或缺性”,引起过广泛的讨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人的眼中,对于“人才”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读,应该不仅仅局限在“不可或缺性”上,适合出版业繁荣发展的人,都是广义上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15.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出版社这样一个社会的单元里,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工。当教师近10年,从事教材编辑又是十几年,对这个行当我深有体会,感触颇多,很想与例行们分享其中的苦与乐。  相似文献   

16.
对于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来说,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能否提高自身的信息搜集利用及市场分析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审稿加工能力、营销推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造就大众化名牌编辑的九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牌编辑是出版社大厦的基石,也是出版业兴旺的支柱,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中坚。但放眼社会各界,我们可以见到许多名主持人、名作家、名企业家、名记者……惟独不见名编辑。虽然出版界业内人士可以数出一些名编辑来,但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的编辑却难以寻找。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与编辑职业的幕后性特点有关,但也和有关部们和人士重视不够有关。名牌编辑的诞生主要靠个人努力,但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绝不容忽视。在知识经济时代,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编辑从幕后走向前台。  相似文献   

18.
在发达国家出版业界,关于图书编辑的职责,出现一个新概念:项目责任人。西方出版业界认为,编辑工作的含义在发展,编辑工作的概念在扩大,现代编辑不但要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负责,而且要对图书进入市场的结果负责。显然,“项目责任人”给西方现代编辑的职责赋予了全新...  相似文献   

19.
任延刚  张建军  高森 《编辑学报》2011,23(5):453-454
阐明青年编辑撰写文章困难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青年编辑投稿成功的经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勤学多思,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20.
项目负责制是近年来出版社普遍推行的一种编辑管理制度。我们浙江大学出版社实行一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谓项目负责制就是出版社把总目标(总的选题计划)分解成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确立各个子项目的负责人,负责人再实行自由组合,各自成员通过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来完成出版社的总目标和任务,出版社根据各个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数量给予相应的报酬的一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