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华 《出版经济》2004,(12):48-48
图书零售业的变化历史,几乎与任何行业的商店类似,美国出版业的变化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巴恩斯·诺伯书店买下得克隆斯州一家折扣连锁书店,后来又收买另一家道尔顿图书公司.简直不敢相信,图书零售业10多年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自有书店以来,事实上是后来才实行连锁经营的方式.对连锁书店也有些争论,有人认为卖书不能借用超级市场那一套,但事实证明,现在连锁书店经营得很好,而且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2.
金石堂书店副总经理杨秋福认为:1.书店不只是卖书,还背负着传播文化的使命,为了达到出版、发行、零售三赢局面,应该同心协力完成共生的概念,希望共同创造最终顾客所需;2.书店绝对是出版社与读者间最好的桥梁,畅销书是书店经营的利基,长销书是书店经营的命脉,但是为了扮演好桥梁角色,连锁书店不得不摆一些市场有需求然而周转率  相似文献   

3.
书价贵,肯定减少销售。但是,书价低,也会减少销售,也不全是好事。何以见得? 书价是由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出版社经营管理费用、税负和利润等项组成。为了压低书价,必须降低各项成本和各项费用,而降低流通费用,就会降低流通部门的积极性,不利于图书销售,不利于文化科学技术的传播。 我国的新华书店是国营的,国家规定非卖书不可,不能改行。但在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才卖书,无利就不卖书,因此,出版社千方百计稳住书店队伍,使书店老板愿意经营图书。他们给书店的待遇很优惠。美国,批零差价一般是40—50%,书店还可以  相似文献   

4.
开书店是风雅之事,很多人有这个梦想。其实,爱看书和开书店是两码事,看书是自己喜欢便可,卖书须得顾客喜欢,要生存下来,才能活下去。蓦然回首,街头那些小书店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店。据说,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令人难堪的是,读书人却在"负增长"。上游的民营出版,风生水起,畅销书大半是民营书商的产物,令人鼓舞;下游的民营书店,每况愈下,真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令人沮丧。是人们不爱看书吗?每年新出的图书品种数以万计,每  相似文献   

5.
买奇 《出版史料》2012,(2):27-29
正解放战争后期,1949年4月在汉中国立七中高中毕业后,我和几个同学一起逃出了国民党统治区,由地下党介绍投奔解放区。1949年年底在亲友的资助下,我考取了上海三联书店编辑部从事出版工作。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书店是卖书的,书店卖的书一种有很多本,都是一个样  相似文献   

6.
对于书的热爱,缘于小时候经常逛书店。我们这群“无产阶级”只能一起去书店过过眼瘾而已,确实遇上有心怡的书,就和玩伴们一起凑钱买上一本轮流着看。由于我们经常逛书店,那里的叔叔阿姨们都能叫出我的名字来,而大人们一旦找不到我们,不用去别的地方,只要到书店准能找着。而我又特别羡慕卖书这一行。梦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能像她(他)们一样,能看到各种书籍,那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书之所以要出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使知识传播出去保存下来。出版社把人类创造的知识,编印成书,通过流通环节,让读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本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现在却存在着:书写成了,却出版不了;书店存书积压,可读者又买不到需要的图书。即所谓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原因何在?多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是一种恶性循环。“出书难”,并非谁不让出版社出书,而是因为征订数量少,开印亏本。“卖书难”,难在书店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买书难”则是“出书难”、“卖书难”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香港人口500多万,现共有大大小小的出版社300多家,卖书场所有1000多处,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家书店。这300多家出版社中,有许多是一两个人搞起来的,真正有一定规模的出版社只占少数,多由几家出版社合并组成。因此300多家出版社总的规模并不大。香港的书店也是小的居多。真正的大店有三四家。相当一部分书店,卖书只是副业,甚至是副业的副业。香港1987年间已出版的1761种新书,如  相似文献   

9.
下面刊登的一幅漫画,原载九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这幅漫画恳切地表达了群众的强烈愿望:拆除横在读者和书店营业员之间的“隔心墙”——柜台,实行开架卖书吧! 从闭架到开架,是有一些困难的。但是,开架卖书,方便群众,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涉及书店怎样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方针、路线问题。因此,建议各地书店领导部门抓一下这件事。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同时积极进行试点,有步骤地实行开架卖书,使书店门市工作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发展超级书店林穗芳书越出越多,书店越来越少,卖书买书越来越难,研究如何使发行工作摆脱这种困境,已成为出版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我国年出书量早在1992年就已超过9万种,但读者比图书产量更关心的是在市场上有多少种书可供选购。订书如“隔山买牛”,书店要...  相似文献   

11.
台港澳之窗     
台湾书业对DM的行销方式颇为盛行。何谓DM,英文全称为DIREG MAIL。按行销学定义来说,是指不通过零售或商店铺面的行销管道,而直接把消费资讯传递到潜在的客户手里的一种行销手法,一般也称之为“直效行销”。也就是说,出版机构把介绍各种新书的信息直接通过邮政寄到读者家中,实现“买书不出门”的理想,因此,也有人认为“只要是通过邮政方式所完成的消费行为,都是DM行销的一环”。传统的消费行为,往往是消费者去相关的商店选择,然后完成购买的目的。而都市现代人生活紧张、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去逛书店;  相似文献   

12.
十余年来,图书市场一直存在“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的非良性循环。一方面是需要的买不到,该出的出不了,书店在两者之间勉为其难。另一方面是出版社以一波接一波的热门书、热点书非常明显地引导市场,书店也紧跟形势,推波助澜。但热门书毕竟不是常备书,有大热必有大冷。浪潮一退,出书、卖书、买书依然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书价上涨幅度较快,而出版物品种的增加,既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一、学术图书经营者的误区1.学术书店的经营者过分强调自身文化的非商品身份。学术书店的经营者一般都是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他们想找到一个既能经商又能不脱离学术氛围的机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身份和书业其他类经营者相比,注重自己的文化水准,强调自己是有文化的,这造成下面另一个问题。2.不能正视图书等于商品、书店等于企业的客观现实,错把特色与手段当成办书店的目的。其实,只要你去经营了,就意味着你面临了市场,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书店就是书店,它首先是一个企业而不是其他,学术图书只是…  相似文献   

14.
至今,而立之年已过,还时常惦念起一个多年的梦想:开一间小小的书店,坐在窗前斜阳里,煮一盏新茶,读一本旧书,清风袭来,落叶为签……后来,发现许多人都曾经有过同样的梦想,而且,在意的也都是读书的氛围与情趣,流露的也都是与书的缠绵和悱恻,却丝毫不曾细虑卖书挣来的薄银几两能否养家糊口。"书中自有颜如玉,  相似文献   

15.
通讯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党报撰稿,反映本单位的情况,所以怎样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进行采访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 通讯员进行内部采访,人熟、地熟、第一手材料丰富,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去年报上刊登了市劳动模范王焕贵在柜台服务中为首都增光添彩的事迹。报社约我们写一篇职工学习王焕贵的报道。接到这个任务,我去王焕贵所在商店采访。由于平时常写她的材料,掌握的情况比较多,与商店售货员也很熟,大伙都能畅  相似文献   

16.
高波 《电子出版》2003,(10):60-61
从1998年底,到200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国的网上书店猛增至100多家,但随着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不断下跌,国内看似发展如火如荼的网上书店,在2000年底却倒下了一大片。到今天为止,网上书店和传统书店相比,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现存的大多数网上书店都还无法像传统书店那样依靠卖书做到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7.
偶尔从新华书店门口经过,看见好些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挤在书店里边,原来是今天书店卖特价书,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本来要卖四角多,现在只要卖两角多,许多孩子买到价廉物美的好书,不由得雀跃欢呼。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买书的情景来,那时候,一个从穷乡僻壤来到城镇上学的穷孩子,想买一本新书真有点儿想人非非了,要买书,只得去逛旧书店、旧书摊,碰到运气好,有便宜的旧书、折价书,就买它本把两本,时间一久,这种廉价买来的书居然也积聚了不少。直到参加工作以后,逛旧书店、买折价书的习惯仍没有改。我买来的这些书虽然破旧,  相似文献   

18.
看一个城市的卫生情况要看厕所,看它的富裕程度要看垃圾,看文明程度就应该看书店,就像看一个大学要先看图书馆一样。我们的同学卞卓舟主编了一本书,《书香漫处显风云——北大周边的书店》。很可惜,北大周边的书店,像带有标志性的风入松、国林风,包括光合作用都不在了,确实变化很大。说到未来的书店发展之路,我们难以下绝对定论。文化既包括事业,也包括产业。书店是个企业,但是由于它的  相似文献   

19.
民营书店历来是个敏感的话题,20多年来,它在是是非非、坎坎坷坷中走来。21世纪第一次北京图书订货会,民营书店的代表——23家教育书刊联合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向希望工程捐赠100万元的捐赠仪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等领导人出席了这次捐赠仪式。据有关资料显示,本届北京订货会有1500家民营书店代表被邀入会。代表新闻出版署声音的机关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以《二渠道大声吆喝“卖书喽”》为题报道了民营书店与200余家国家正规图书、期刊、音像出版单位“和平竞争”的景象。显然,在世纪之初,民营书店正式亮出了它的大旗,不争的事实向人们昭示,民营书店已经成为中国民族书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每一位出版人,在面临加入WTO,境外资本虎视眈眈中国大陆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书店势必采取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这是使书店增强活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要进一步搞活书店,书店的购销方式,还应针对实际问题更加多样化。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读者买了一本小说,看完就没用了,再买一本也是如此,长了还嫌书占地方,也费钱,最后索性不买了。这很影响读者买书的积极性。对此,书店是否可以增添一项换书业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