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翻译教学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对比翻译法的优势,强化学生双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适当增加翻译理论的讲解和翻译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它是译者从事翻译工作所需的双语能力、翻译思维能力、双语文化素质以及技巧运用等的综合体现。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采取有效翻译教学模式和策略,要结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围绕该模式分别探讨教师和学生各自的提高策略,以期促进高职院校翻译教学,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晨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115-118
本研究运用有声思维法、译文分析、直接观察表,以巴塞罗那大学翻译能力及习得小组提出的翻译能力综合模型为基础,调查了5位翻译硕士翻译子能力及习得情况。研究发现:翻译硕士(1)双语能力薄弱,语言外能力较好;(2)翻译技巧不成熟,查阅技巧溃乏;(3)双语及语言外能力习得效果不明显,工具及翻译策略能力习得效果较好,生理心理机制有较大改善;(4)在努力发展各翻译能力的同时,有意识使用发展的翻译策略能力与工具能力去弥补其他子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双语交际能力的体现,它的培养和提高是综合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理论教学应该与翻译理论的教学区分开来,前者是指翻译课程中的理论教学,而后者是指向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在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夯实翻译能力的基础面,即双语转换能力,因此理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双语对比研究,而不是翻译理论本身。因为双语对比理论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双语间的结构差异,并据此在翻译中做出恰当的语言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陈淑萍 《红领巾》2004,(5):125-126
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即翻译能力.如何培养涉及翻译教学的方法、外语教育理念以及翻译教学的原则等方面的内容,翻译教学应当始终遵循交际原则、文化原则、系统原则、认知原则、情感原则,其中交际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功能教学法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它们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新阶段,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翻译能力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研究,认为高职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应涵盖双语信息交流的能力、从事初级翻译工作的转换能力和灵活处理翻译问题的变译能力以及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提出应加强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8.
论高职翻译教学之翻译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转变新阶段,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翻译能力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研究,认为高职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应涵盖双语信息交流的能力、电子工具的使用能力、从事初级翻译工作的机械转换能力和灵活处理翻译问题的变译能力以及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因此,应注重在学习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9.
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双语交际能力的体现,它的培养和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主的教学翻译,文章阐述了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和改革中有效地进行翻译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以"先学后教"的范式革新了课堂教学。通过阐述翻译能力的内涵,分析了翻转课堂对翻译能力培养的适用性,依托翻转课堂内容凝练、形式丰富、学习便捷的优势,探讨了双语能力、翻译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为改进翻译能力培养提供借鉴。翻译能力培养应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突显翻译的体验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翻译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