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行的社会秩序体现了男性的意志、男性社会的意识形态特征.这种特征由性别地位、性别角色和性别气质构成.它们分别属于政治范畴,社会范畴,心理范畴,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形成三体相连而又相互独立的独联体.男性认为女性是他者,他者的存在是威胁和危险.于是男性必须排除这种威胁和危险.  相似文献   

2.
旗袍作为中国现代女性经典服装,不仅仅是披在女性身体之上的外衣,更是披在社会文化之上的外衣。对于男性这个“他者”而言,旗袍更多的是一种性的符号,是他者欲望注视之下对女性肉体的一种新的包裹方式。在父权与女权之间,旗袍提供了一个相互斗争与妥协的场所。女性赢得了自身地位的提升,但却仍然逃脱不掉男性他者的欲望之眼。但从女性自身的角度来看,旗袍的出现是女权文化的一种表征,所展现的是一种“文化身体”,是一种女性独立、自由的符号。在当代,更是女性独特而迷人的性别魅力的符号。  相似文献   

3.
儿童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别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咏 《教育导刊》2005,(3):11-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与表示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性别"(sex)相对,用"社会性别"(gender)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差异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期望、要求和限制.社会性别反映了社会文化对男女差异的理解,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约定.因此,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积淀形成的结果,由此便形成了一定社会的性别文化.社会性别文化是一定社会中的男性或女性在社会文化中所共享的群体特征、行为方式、社会作用及象征意义等.从社会性别文化的角度去考察社会现象,是一种指向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的观念和思维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4.
安吉拉·卡特的代表作《新夏娃的激情》既否定了父权文化下的两性关系,也不推崇母权文化激进派所向往的“安息地”,而是表达作者希望通过变性和变装的方式来说明并没有绝对的男性女性之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身体都是社会建构的。本文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角度解读《新夏娃的激情》,进一步论证性别构建、性别表演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力发展与民族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与少数民族男性服饰相比,女性服饰往往更具有服饰文化的典型性与稳定性。基于苗族女性服饰民间艺术个案的村寨田野考察,苗族最具代表性的“盛装”服饰体现着苗族女性服饰的社会性别意识的获得,呈现着社会性别秩序与规范,揭示出外在服饰特征与内在女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面临着被推入“他者”的处境。  相似文献   

6.
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制约中形成的.本文将知识女性成长环境置于社会性别概念范畴之中,分析性别概念对知识女性成才所造成的影响.社会性别分析是锐利的批判武器,从理论上解构两性关系不平等的根源.社会性别问题的传统思维必须得到改变,知识女性的自信度和自身价值必须得到提高、欣赏和认同,才能取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表现、影响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刻板印象则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角色、人格特征等方面僵固不变的看法,它直接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以及不同职业的选择。性别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合理现实,同时使这种不合理现实合理化、固定化。  相似文献   

8.
卡罗尔.希尔兹的《斯通家史札记》采用自传形式描述了女主人公黛西与孤独命运不懈抗争的一生。借助生态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分析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小说揭露了二者作为"他者"在男性至上的父权社会受到压制的本质,表达了作者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以实现男性与女性及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妇女史,已经引用社会性别分析范畴,转向妇女—性别史,在这种新趋势的影响下英国教育史学家开始借鉴妇女—性别史的研究方法,引入社会性别的分析范畴,修正了社会教育史学,扩大了教育史研究的视野、空间和深度。以英国教育史学引入社会性别分析范畴为鉴,未来我国教育史研究应在密切加强女性教育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解读教育史史料,避免教育史研究建立在两性对抗的基础之上,注意性别与阶级、等级的交叉及妇女群体教育的差异性,在平等与差异中展现妇女教育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运用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康拉德中篇小说《黑暗的心》。通过分析马洛话语下的女性形象,在父权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女性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庸,或者被边缘化。作品中展现的性别政治观点,折射出作者康拉德受父权思想的影响,在性别的建构和人物的塑造问题上,塑造了二元对立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他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1.
民间契约是民间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属于一种"普遍性判断标准"或广义上的"法律渊源"。盐业合伙契约作为我国近现代一种独具民族传统特色的民间契约形式,无疑属于民间性规范的范畴。通过对其具体内容以及民间性特点的分析,有利于人们认识在国家法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如何为民间法留下适当的生存空间,从而为中国法治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制度性资源。  相似文献   

12.
公益诉讼就是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诉讼,从本质上看,它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它在特征和功能上和传统民事诉讼存在诸多不同,这就造成了它和民事诉讼法理之间存在紧张和冲突,但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这些紧张又是可以减轻和消解的。  相似文献   

13.
刑法是保障法,是第二次保护的规范。刑法调整的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而是经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调整过的社会关系即法律关系,因此,犯罪客体的本体应当是法律关系而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重大性、多重法律属性等特点。犯罪客体属于判断而不是概念的范畴,其内容是“行为对法律关系的破坏性”即行为的违法性。犯罪客体的实质是就行为的法益侵害性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4.
《金梅瓶》中的两性观受到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重情轻理社会思潮的明显影响,注重权钱交换与情欲感受,体现出迥异于传统的新特色。从社会文化意义上说,这种两性观是对传统两性文化的挑战,喻示着两性关系中新质素的萌生,同时在情欲的表层下蕴含着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公民教育属于人权的范畴,并与人权概念一样,其内容也与时俱进地发生变化。从自由权、社会权、发展权的演进中,可以看到公民教育在人权中的方向。同样,宪法也给予了公民教育的肯定地位。公民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足以使其在构建公民社会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诚信与成本     
诚信属于道德范畴,成本属于经济学范畴,但诚信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所以诚信既是社会道德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本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吻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专业兴趣吻合度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并分性别和学科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性别、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学校背景等是毕业生专业兴趣吻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男性、优势家庭背景、本科、人文社科专业、学业表现与综合素质更好、东部(非“北上广”)地区高校的毕业生,专业兴趣吻合度更高;第二,专业兴趣吻合度对毕业生的就业总体满意度与工资福利、工作地点、工作稳定性、个人发展空间、社会地位、独立自主性等单项满意度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对个人发展空间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对工资福利和工作稳定性满意度的影响最小;第三,专业兴趣吻合度对不同性别和学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存在异质性影响,男生和理工农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受专业兴趣吻合度的正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一词,在《红楼梦》中出现达十多次。在曹雪芹的字典里,"新闻"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曹雪芹笔下的新闻,多为有趣味的市井新闻和奇闻逸事,它们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在曹雪芹的观念里,一反常态的、新颖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物,就是新闻。对待制造假新闻的人,曹雪芹坚决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范畴 ,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范畴 ,二者紧密结合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障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要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