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中的诗意美,首先表现为一种主观抒情性,其次表现为含蓄,最后表现为象征.  相似文献   

2.
在方法论上 ,科学实在论发展的趋势 ,至少表现在五个方面 :在论域背景下的方法论表现为从“知识无错论”发展为“知识可错论” ;在认识过程中表现为从强调客观描述发展为关注主体建构 ;在操作过程中表现为从以事实为出发点发展到以对事实的解释为出发点 ;在真理论意义上表现为从真理符合论发展为多元真理论 ;在论证方式上表现为从具体分析发展为综合论证  相似文献   

3.
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薛浩 《江苏高教》2005,(3):90-92
高校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他们或表现为学业不佳,或表现为行为偏激,或表现为心理亚健康,或表现为生理缺陷,或表现为情绪失控。“问题学生”形成原因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教育体制因素。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学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把动力学规律中的质量守恒表现为连续方程 ,把牛顿第二定律表现为气体流动的欧拉方程 ;把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现为能量守恒方程 ;把与气体压缩性有关的状态变化规律表现为状态方程。通过建立这四个方程 ,确定不定型流场四个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意念表现法源于从内在的语义讲到外在的形式,从意念讲到意念表现。英语学习者习得意念表现这种方法,以意念为纲,可增益意念表现能力;写作行文,以意念表现法为经,以《朗文英语联想活用词典》为纬,可兼顾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高校“问题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或表现为学业不佳,或表现为行为偏激,或表现为心理亚健康,或表现为心理缺陷,或表现为情绪失控。文章首次提出在高校“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中实施触动教育这一新的理论视野,并就触动教育的科学内涵、确立依据、形式和实施途径作了解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在众人眼里最不值得一提的学生.学生的闪光点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表现为勤奋,有的表现为诚实,有的表现为孝敬父母,有的表现为善解人意,有的表现为学习成绩优秀,也有的表现为在不为众人看好的情况下取得一点点进步,如此等等.案例中,田同学就属于有着这样的闪光点的学生.不幸的是,这样的闪光点往往不能被充分地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课程的基本问题是意义的生成问题。作为意义世界的生成之路,课程表现为三重意义世界的生成:其一,师生对"是什么"的追问生成了事实层面的意义世界,它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敞开事物本体属性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认识自身的过程;其二,师生对"意味着什么"的追问生成了价值层面的意义世界,它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敞开事物价值属性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寻找自身生命意义的过程;其三,师生对"应当成为什么"的追问生成了实践层面的意义世界,它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助长自己生命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觉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必要性。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表现为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表现为时中华文化未来走向的正确揭示;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课程的基本问题是意义的生成问题。作为意义世界的生成之路,课程表现为三重意义世界的生成:其一,师生对"是什么"的追问生成了事实层面的意义世界,它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敞开事物本体属性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认识自身的过程。其二,师生对"意味着什么"的追问生成了价值层面的意义世界,它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敞开事物价值属性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寻找自身生命意义的过程。其三,师生对"应当成为什么"的追问生成了实践层面的意义世界,它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助长自己生命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课程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西周时期表现为以"六艺"为主的文武兼备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伦理道德为主的多元化思想,汉唐时期表现为以经学为主导的思想,宋明时期表现为修内与践行并行的思想,明末清初到鸦片战争前期表现为经世致用的思想。中国古代课程思想具有政治色彩浓厚、德上艺下、重和谐、重世俗轻鬼神、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之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数学教育表现出不同的矛盾关系。从教育任务看,表现为内容无限性与时间有限性的矛盾;从课程发展看,表现为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矛盾;从教育价值看,表现为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从学习方式看,表现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陈妍 《现代企业教育》2006,(22):159-160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觉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必要性.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表现为对中华文化未来走向的正确揭示;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4.
史剑兴 《考试周刊》2013,(69):45-45
差异化教学形式是一种以个性化教育理论为支撑。体现在日常教学细节中的既宏观又微观的教学策略:既可以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差异化,又可以表现为教学评价的差异化,更可以表现为教学方式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15.
对全国主要地区的各项消费性支出进行了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食品支出、居住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总消费性支出、恩格尔系数等表现为明显的全局自相关性,而衣着、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方面在空间上倾向于随机状态.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各项支出表现出不同的局域自相关性,其中食品支出表现为南北差异,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表现为东西部差异,医疗保健支出表现为以华北为高值中心和以青海为低值中心;恩格尔系数表现为以内蒙古、河北、山西、黑龙江为低值中心,以云南为高值中心.  相似文献   

16.
论数学文化与数学学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中学生的文化认知具有同喻性和不均衡性特点。数学文化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形态是:数学学习的“文化”特征表现为群体的活动性,文化学习的“数学”课程表现为系统的开放性,数学文化的“学习”过程表现为知识的默会性。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是最富有代表性的民族特征,各民族的语言,无论是表现为日常生活用语,还是表现为话语、词语;是表现为文学性质的谚语、史诗、山歌等,还是表现为宗教性质的誓词、祷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反映了特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两组新诗,可以看出建国后表现日常生活的新诗中存在着两种表现模式,即日常生活的焦虑表现模式与日常生活的亲在表现模式,分析这两种对日常生活的表现模式,探讨中国社会从以政治(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变迁,并透视中国语境中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山谷是北宋元祜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以有此殊荣除了在于他在诗词书法领域的杰出贡献外,更表现为他活跃在这些艺术平台上清晰、明辨的思想。即其思想一方面表现为诗儒家蜀学逐步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临济宗禅逐步精深的过程。从思想角度说,山谷作为元桔文化的代表,一个突出特点又表现为毕生均有一个以蜀学对话临济禅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效益表现为考生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考生个人效益表现为人力资本信号效益和教育机会效益;社会效益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测量效益和人力资本会计效益,这种效益不同于人力资本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