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的品德及其他良好的品德,寓情感于教学之中,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2.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课,其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已成为定论,人们已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性是语文的固有属性,它蕴含在语文教材里,贯穿在语文训练中。”(于漪)这就是所谓“渗透”。那么,如何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老师准确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不仅能从中得到知识的沐浴,而且能接受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呢? 一、找准切合点,因材施教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可以说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一篇篇或质朴厚实、或轻…  相似文献   

3.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它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德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更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品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情是教育的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各类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实践中都离不开品德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卫特曾说过:“我不承认德育教育无教育的教学。”他精辟地阐明了无论哪门学科的教学都具有“教育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真正的人才。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就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文道统一呢?一、抓住导入新课的有利时机新课的导入是渗透德育的极好时机。我在教学《〈还乡梦〉自序》一文时,引用作者诗集《还乡梦》中的一首《重庆赞》作导语,和学生一起分析这首诗歌,体味作者对经历了巨火的洗礼的重庆所发生的巨变的赞美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从而让学生明确这既是一篇自序,又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散文。二、在探求新知中渗透德育教师在讲解分…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视角,阐述中学德育教育之重要性,分析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了德育教育渗入中学语文教学之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提出德育教育渗入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马来善 《现代语文》2004,(11):31-3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名言,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在今天,他的思想也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指导着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实际上就是在渗透学科德育的目标。要做好这一点,教师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题材,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进行优化和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着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文章结合语文教材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通过榜样的学习作用、语文课堂情景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目标,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武辉 《语文天地》2011,(3):37-38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语文教学承担者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  相似文献   

15.
周丽佳 《考试周刊》2014,(42):30-30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把德育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孝红 《考试周刊》2012,(94):33-34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学语文学科性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适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两者应充分结合起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所编教材课文的思想内容,积极贯彻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寓情感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要把作文教学打造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平台,努力把中华传承美德、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现代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十分重视“育人”.一贯主张“文以载道”.“育人”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德育已经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必须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要根据语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20.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始终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他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德育。当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更是提倡全员德育的新理念。加强道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