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研究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事关生态环境未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文献查阅、理论探究及实地调研,掌握其意义、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及成因,提出拓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理论教育渠道、开展多样的生态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生态校园提升校园环境感染力等解决路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态意识教育是基于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社会时代背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基于人对自然环境所实施的某些行为的约束的不可避免性,在这种意识自觉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大学生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而更深刻的目的在于将生态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他们的要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一是要使大学生建立起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二是要使大学生建立起资源节约的责任意识,三是要使大学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高校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扎扎实实地做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容,结合我国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开展大学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柳 《高教论坛》2007,(6):180-182
本文简要概述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并尝试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已成为教育界共识。成人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专业教育来说的,特别是针对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提出来的。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9.
当今,生态问题凸显成为不争的事实,应对生态危机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任务。"生态"一词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学科概念,而是逐步上升到普遍意义上生态意识的高度。青年大学生,一直是时代关注的对象,青年发展水平代表社会发展水平。培养公民生态意识,高等学校应成为主战场、青年大学生应成为领跑者。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改革热潮,在我国从1995年开始也提出了素质教育,并且在这十余年的推广和发展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也得到重视与推广。然而一个人内在的素质如何表现出来,那就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即语言,虽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蓬勃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语言素质培养,而经过考察却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语言素质不容乐观:语言规范意识淡薄、语言文字基础不扎实,表达能力捉襟见肘。针对这一现象,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11.
论审美教育中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诗意生存”的本质需要决定人类的生存必然是生态性的。生态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审美观念的建立。通过生态审美教育,将生态审美意识植入广大的民众及中小学生意识之中,将“经济人”转化为“生态审美人”,是当前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人“诗意生存”的基础。生态审美意识包括:美在于人与对象的和谐、美存在于生命的过程之中、平衡是生态之美的基础。生态美育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保意识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与社会生态环保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开设生态环保公共课程,开设环保实践课程,教育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文章在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开设生态教育公共课程,注重生态意识养成教育,开展与生态相关的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等培养举措。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董梅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4):111-113
生态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化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最小,保护程度最大,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其生态意识的有无不仅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更关系着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审视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分析问题根源,通过有效途径积极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观念,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了当前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和定位,提出了我院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些途径,以及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接着阐明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顺应时代的历史发展和符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和社会语境中愈益凸显。可是,在诸多因素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却十分薄弱甚至严重缺失,这使他们难以承载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重任。因此,高等教育应自觉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责任,促使唤醒大学生的生态良知,强化生态责任感和生态正义感,型塑生态美德,养成自觉践行生态行为的道德自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会家园和实现人的本真存在的回归与解放,促进社会善和个人善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