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程远 《今传媒》2014,(7):16-17
文化帝国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媒介帝国主义"。传统媒介环境下文化帝国主义现象非常突出并有其事实基础——文化传播的失衡。但是网络时代下全球化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各国文化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信息传播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得各种文化都有了走出去的机会。同时,互联网也是一个相对平等的文化呈现和延续的平台。综合来看,网络传播有助于弱化文化帝国主义尤其是媒介帝国主义现象。  相似文献   

2.
王佳略 《新闻传播》2009,(8):144-144,146
我们不妨先提出个问题“What is the Coca~Cola”,然后慢慢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为了不陷于广泛的寻求多种解答途径以至于最后的答案各种各样甚至互相抵触,本文将试图以文化帝国主义的视角给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百家讲坛》的热播引发了中国文化界的激烈争论,从而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本文认为,《百家讲坛》现象的文化意义在于:它创造了在一个消费语境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通过现代媒介联姻的成功范例,实现了视觉与语言的暂时和解,并开始了视觉启蒙的重启。  相似文献   

5.
江娟 《新闻世界》2010,(6):120-121
《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是媒介研究、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的经典文本。人们对它的解读各有不同。本文认为,文化的偏向造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尴尬;对于双刃剑般的文化偏向性,只有同时做好局内人和局外人,才能使视域更加客观、中立,这也是《意义的输出》带给当下传媒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吕国君 《青年记者》2022,(24):120-122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作为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是关于在华外报中文报历史评价的重要研究对象。近来研究者多采用现代化视角,强调该刊在报刊事业与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文选取该刊长期被研究者忽视的“全地万国纪略”栏目文章进行分析,揭示该刊隐于知识传教目的背后的“文化帝国主义”特征。在肯定该刊传播知识基础上,勾勒该刊与殖民主义的捆绑关系,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观、辩证评价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淼 《视听》2022,(3):99-101
从动画电影《花木兰》(1998)到真人版电影《Mulan》(2020),中国的木兰故事一直是美国迪士尼公司拓宽全球市场的重要题材.动画电影《花木兰》曾引起热烈的反响,但真人版电影《Mulan》在我国上映后却备受诟病.分析两部影片的文本可知,二者在主要情节与叙事内核方面并无实质性差别,皆是借中国故事和中国元素传播西方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视作为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其影像化、直观化、迅捷化、通俗大众化等特征相当鲜明。利用电视对精英文化进行传播和推广,扩大了精英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但同时,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电视在向大众传播精英文化的过程中,对精英文化有所消解。这种消解是值得关注的。提升电视文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宋菲菲 《报刊之友》2010,(12):167-168
江苏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一经播出,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收视率居高不下,迅速走红,其评论也褒贬不一。本文从消费文化入手,展示了消费文化的主导下节目内容、形式、样态上表现出来的特征,结合大众媒介的功能和社会的现实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品牌被认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和心理事物,既代表着个人的属性及目标,也象征着社会的发展模式及竞争走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民众自发创生各种组织与运动,以期抵抗该进程中的不义与虚伪。正是这样的过程催生了反对大品牌的热潮。  相似文献   

11.
江苏卫视推出的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无疑是2010年最为火爆的电视栏目之一。这档节目自从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后,各种各样的讨论、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甚至中央媒体也对其进行相应的表态。  相似文献   

12.
时毅 《视听》2021,(4):143-145
文化帝国主义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用以分析世界信息传播秩序不平等问题的理论视角.然而冷战结束后,文化帝国主义被认为是一种陈旧的论调,甚至失去了解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效力,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传播工业为单极化世界的信息自由流动秩序埋下伏笔.文化帝国主义生产了西方国家重塑地缘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权力结构.新...  相似文献   

13.
赵璇 《今传媒》2024,(2):75-78
长期以来,“《定军山》能否称得上中国第一部影片”是电影史研究争论不休的问题,学界持续关注这桩影史公案并源源不断地发掘相关史料细节,以此揭开其背后的疑点。但是本文无意发掘并提供更权威的史料以回答《定军山》“是或不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的问题,而是希望通过一种“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将《定军山》视为萨义德笔下的“开端”,阐释其媒介文化意义,并通过结合媒介技术发展、传统文化与新兴媒介文化的交融互鉴等方面的讨论,为电影史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兰玢 《新闻爱好者》2010,(11):58-59
2008年9月,韩国当红少女组合Wonder Girls推出了《Nobody》这首歌后,其蹿红速度极快,且热潮一直延续至今。歌红舞也红,互联网上疯传的有世界各国各种各样的人跳《Nobody》的各种版本,诚如某个综合剪辑了来自世界20个不同地方的人唱和跳《Nobody》的片段的视频名称——“全世界都在跳《Nobody》”。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受到一定挑战,本文以媒介产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全球贸易网络地图,分析2004年和2012年近十年以来贸易网络参数的变化,研究发现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依然存在,全球电影贸易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发展更为不均衡,经济、语言和地理因素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也出现了一定异化,在区域内重新构成新的文化霸权中心,全球电影贸易地位不平等趋势在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6.
熊仕顺 《东南传播》2011,(12):138-139
作为一档文化类的访谈节目,《大家茶馆》能够受到两岸观众的欢迎,得益于它的原创基因。两岸热点的追踪,时下文化现象的解读,以及对社会事件的剖析和独特的节目表现形式,都彰显了原创的生命力。节目张驰有度,风格时尚,不仅推动了两岸文化的交流,更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郑太昆 《传媒》2021,(4):67-68
由央视综艺频道与喜马拉雅APP联手打造的沉浸式文化分享节目《一堂好课》已在全国多个电视媒体及网络平台正式上线.节目开播至今,在抖音、微博、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等平台引发了强烈反响,吸引了大批"90后""00后"互联网用户观看与评论,成为文化分享类节目中的"行业标杆".本文结合《一堂好课》的节目内容、创作方式以及传播路径,分析电视媒体在制作沉浸式文化节目方面的职责使命与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快乐中国":媒介文化视域里的湖南卫视传播理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卿志军 《新闻界》2008,(5):107-109
湖南卫视秉持“快乐中国”的核心理念,在娱乐节目品牌建设实践上获得了市场成功。但主要依据商业主义逻辑进行生产的节目内容引发“通俗”与“高雅”的媒介文化之争,湖南卫视应该调整传播理念,强化社会责任感,树立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三。尹鸿教授以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电视为基础框架,从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层面考察中国电视的生存现实,就电视媒介承担的公共服务功能、电视文化生态中的娱乐霸权、创意生产中的差异性传播以及电视内容产业的集团化战略等一系列关键命题表述了富合思辨的评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进行探讨,阐述了电视媒体在消费文化下的发展,并以《非诚勿扰》为例解释了电视相亲类节目热播的社会背景及原因。认为电视媒体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不仅应满足受众精神消费的需要,还应担负起建立社会正确道德价值观标准,完善道德建设监督体制和自律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