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居安思危:世纪之交话粮食──评《2000年中国粮食论坛》黄卫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国到本世纪末,每年大约增加1400万人口,按照“八五”期间人均占有粮食水平计算,2000年粮食总产必须达到4900亿公斤,要努力争取达到5000亿公斤。但...  相似文献   

2.
困扰我国粮食生产的几个重大问题孙铭浩,蔡永江,林天德,王新利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13亿。如果按人均年占有粮食400公斤的低水平计算,粮食总量要达到5000—5200亿公斤。《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也确定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期刊发行量每年总数在25亿册左右,也就是每个人年占有约2册期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年占有期刊约七八册,日本人均年占有期刊约10—15册。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中心问题,说到底是粮食问题。所以粮食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现阶段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就总体来看还处于基本温饱的水平。我们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功绩应该是巨大的。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359公斤,不要说比发达国家,就是比世界平均水平的383公斤还低24公斤。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特别是对我们的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更不可掉以轻心。粮食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的安定。同时,粮食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和粮食,许多创汇出口的产品都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业和粮食生产又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国家的稳定、经济的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中国建立40  相似文献   

5.
浙江日报今年4月23日二版,登载本报记者采写的《并非只是黄岩蜜桔……》一文,其中提到:“楚门文旦,苍南四季抛和常山胡柚……这三个品种目前总面积不过两万亩,只占全省柑桔总面积的万分之二。”我以此为“应用题”,做了一项小学生水平的计算:据“题意”,浙江省柑桔总面积为20,000(亩)÷2/10,000=20,000(亩)×10,000/2=100,000,000(亩),即全省柑桔总面积达一亿亩之多!对此,我又做了一道除法,以全省人口4,000万为除数,则浙江人均占有柑桔面积2.5亩,若仅以每亩产量400公斤计,那么全省每人每年占有柑桔1000公斤,平均每天可吃上2.74公斤的柑桔,这岂不足以当饭?! “浙江人均占有柑桔二亩半”,这肯定是在  相似文献   

6.
青青中国草     
当你行进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那无边无际的草波绿浪 之中,亦或倘佯在新疆玛纳斯那碧绿如茵的草地上,甚或在海南省东方牧场上观看牛群如何在草丛中隐没,你,是否还会为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亩而哀叹,是否还会为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艰难爬坡而沮丧呢?想来不会了。因为,在我国耕地1.3亩之外,还有人均4亩多的草场。只不过,长期以来,我国重粮轻草,人们的眼睛经常是死盯住那人均只有1.3亩的耕地,而对人均4亩多的草地资源却至今未予应有的重视。 每亩投入3分钱  相似文献   

7.
<正>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南临渤、黄二海,海岸线很长。地势自北向南,从东西两翼向中部倾斜,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海域等多种自然条件。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5%,人均占有耕地约0.096公顷,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这些地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日照时数较多,无霜期较长,大部分地区雨量适中,适合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有利于林、牧、  相似文献   

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且是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500亿公斤,增加到1995年的4500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居世界中等水平。但是,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是一个严峻的现实,“米袋子”仍是困扰我们向世界经济强国目标迈进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版.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质量和规模上,都有空前的发展.日前,我国每年出书品种都在13万种左右,图书销售量约在73亿册上下、这和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品种:14987种,印数:37.7亿册张)相比,是极大的进步,但是,如果按人均计算,我国人均的图书占有率只有五、六本。若除去课本,人均占有图书只有2.5本。  相似文献   

10.
截至到2007年底,我国期刊品种已经达到10000多种,但普遍发行量不大,据统计,我国发行量超过百万册以上的期刊只有27种,我国人均年占有期刊仅为两册多[1],而期刊广告更是远远落后于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这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4月14日是我国11亿人口日,在此前夕,新华社国际部播发了新闻综述《世界农田不堪人口的重负》(见4月13日新华社新闻稿),以翔实的材料,强烈地喊出“控制人口”、“珍惜每一寸耕地”、这是“当今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等警语,读来令人深省。文章选择的角度好。作者从耕地的逐年减少,剖析人口不断膨胀带来的危害。首先是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1950年全世界人均谷物种植面积是0.24公顷,1980年下降到0.17公顷,预计到2000年将减少到只有0.13公顷。”而中国的状况更为严重,“1982年减少到不足0.1公顷”,“2000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将只有0.069公顷,这使人不寒而栗”。第二、人均耕地减少,这意味着粮食的减少。“世界人均粮食也由1984年的345公斤下降到去年的300公斤。”“全世界(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7亿多人遭受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过探讨影响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实践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以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方法对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论/发现]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均文娱消费支出、人均财政转移支付是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显著正向影响因素,城镇化率、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是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显著负向影响因素。[创新/价值]将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相结合,提出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科学的中央和地方文化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等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发展迅猛,出版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与“两个文明建设”对出版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需要很好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如,虽然出版业规模数量扩展很快,但是人均占有出版物的数量增长不大;虽然出版物品种丰富了,流通渠道多了,但市场上可供书目仍然有限,“买书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虽然出版科技进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出版手段的装备、工艺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新闻出版署公布我国图书销售的一组统计数字,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光明日报》为此发表了《我国人均购书十年无增长》一则新闻。报道说,去年图书销售总册数为66.79亿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5年底全国人口数量可计算出,去年我国人均购书5.51册。令人尴尬的是:早在1985年我国人均购书量就达到了5.9册。报道指出,  相似文献   

15.
李晓萍 《大观周刊》2012,(18):153-153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2007年,全国人均占有肉类52公斤,其中猪肉占64.5%。城镇居民每年人均购买猪肉(不含户外消费量和肉制品)为20.15公斤,占肉类购买量的6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肉约13.6公斤,占肉类消费的80%左右。生猪及猪肉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生猪检验检疫环节是控制生猪疫病发生、流行和食品安全监测,保障人民吃上“放心肉”的重要环节。做好生猪检验检疫环节工作,就能把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新闻本源于客观存在的千姿百态的事实。事实的实在性,规定和制约着新闻的客观性。所谓事实的实在性,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指的是新闻报道的任何事实,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抑或正在发生着的事实,纵然报道即将发生的事变的“预告性新闻”,这“预告”本身,也必须是一种发生过的事实。比如,《北京晚报》1988年12月2日报道:我国洗衣机不久将供过于求。其事实(供过于求)此时此刻并没有发生,但预示这一结局将成为事实的根据却已形成:“据统计,到1987年,我国城镇洗衣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6.77%,再加上今年大约1000万台左右的产  相似文献   

17.
日前,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表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和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今年"科技兴农"工作要实施四大举措,突出四个"着力":1.加大对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力度:科技部会同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共同实施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这项工程以提高粮食的持续增产能力为目标,以大幅度提高大面积粮食单产水平为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高产与优质、高效的结合,注重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结合,注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的结合,在全国11个省区分别建立起万亩核心实验区,百万亩示范区和千万亩技术辐射区,在全国辐射面积达1.25亿亩。这项科技工程的实施,既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提供科技支撑,又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500多家出版社,每年出书近9万种,据说总印数约占世界图书总印数的四分之一。较之发达国家的人均占有图书量,我们的书还很少;但就绝对数量而言,也不可谓不多。我是社会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多出好书,是我国出版业永恒的主题。面对如此众多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人民的新闻事业,是在革命战争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人民的新闻事业空前发展的局面。报纸 1950年,全国共有各类报纸205种,全年累计印数4亿多一点,当时全国人口5亿多,人均一年还读不到一份报纸。目前,全国共有报纸1500多种,全年累计印数达200多亿份,全国人口11亿,人均年占有报纸近20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种专业报刊蓬勃兴起,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份新的报纸出版。历史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超过4800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让人们喜上眉梢;城乡居民的“菜篮子”物丰价平,更使全国上下心悦气畅;农民的钱袋越来越鼓,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0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还多。我国农村经济这样快的发展速度,不光是国内人民高兴,就连世界上许多国家也为之惊叹。 但是,在兴奋之余,从历史的教训和现存问题着眼,对可能出现的负面情况我们不能不引起警惕;对未来要达到的更高目标,更需要人们发愤图强。 莫把丰收喜变成丰收“忧” 丰收,当然是大好事。但是,从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来看,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当前取得的大丰收,弄不好,就有可能把本来的“喜”,变成农民不愿看到的“忧”,从而使我国粮食生产又出现比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