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对汉英典故的理解,如果读者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缺省或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相异,就会导致理解失败和偏差。因此,只有清除认知文化图式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汉英典故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石诗 《考试周刊》2014,(39):16-17
本文分析出自荆楚文化的成语典故特征与其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及技巧,最后提出负载大量文化信息的成语翻译实质是找到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3.
图式作为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的一种背景知识,在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商标翻译在商品打入国际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认知图式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通过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来消除认知图式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才能有效进行商标翻译,打开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4.
根植于特定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人物、寓言和箴言等产生了大量的《圣经》典故,已成为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圣经》典故与中华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国内译者在翻译《圣经》典故时经常碰到理解上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从文化角度探讨《圣经》典故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圣经》典故翻译。  相似文献   

5.
齐艳  李晓峰 《教书育人》2007,(11):84-85
图式(schema)理论原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术语,最早由康德于1781年提出,但其使用和发展却要归功于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家Barlett。Barlett认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这种组织必然对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机体反应产生影响”。他还认为,图式具有积极主动加工的特征,它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把新信息和图式表征的旧信息加以联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从意象图式理论看中国古典诗词象征手法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来探讨中国诗词中象征手法的翻译策略,指出中国诗词中象征修辞的翻译实质上就是图式的翻译,即将源语中的各种图式再现于目的语之中。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翻译策略来构建新的图式、填充或修正已存在的相关意象图式。  相似文献   

7.
隐喻性语言在翻译中频繁出现。文章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尝试从译者认知视角解析隐喻认知本质以及译者与隐喻翻译的关系,通过探索隐喻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表达能与源语合意。  相似文献   

8.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激起不同的情感。译者翻译过程中,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和调整,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出发,探讨文化语境顺应在典故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探析了在不同类型典故翻译中所采取的相应的顺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缺省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汉英翻译中,文化缺省翻译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文化缺省现象处理得体,译文就畅快;反之,则译文模糊,表达不清.应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所蕴涵的语意和文化信息,扫除阅读障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典故通常意义隐讳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在翻译中必须谨慎处理。怎样传达其隐讳的含义,同时又尽量保留其文化韵味一直是典故翻译中的两难境地。本文通过介绍关联理论及其主要观点,指出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把它应用于典故翻译时,其动态的语境观和关联原则可以指引译者走出典故翻译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不同国家的语言均反映着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汉英翻译的目的是让译文读者明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汉英这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读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语用学派生出众多的衍生学科,语用翻译理论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就语用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中广泛运用的功能翻译理论开展比较研究,从而寻找文学翻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文化是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作用下的结果,其具备共享性和开放性、仪式性和符号化、差异化和地域性、建构性和空间性等功能和特征。在高校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中,教师应以公共文化为视角,坚持功能对等原则,采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功能,明确各种语言文化或语境的融合,促进不同语言文化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中,译者要具备更敏锐的审芙能力,译者和原文是一种更为活跃的互动关系,本文从分析文学文本的审美结构入手,探讨了译者对原文的审美认知过程并揭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怎样更好地翻译旅游材料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功能翻译理论主张翻译者应以译语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基本准则来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初步探讨了旅游文本翻译的特点和翻译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成了英汉互译的最大障碍。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文化差异对作品翻译带来的影响,如何处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汉文化艺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异语读者认为是博大精深。根据这一特点,作者从翻译必须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的的角度出发,提出在英译此类材料时应采取“变译”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什么文章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汉译英的文化翻译技巧包括:文化信息的方法、重组文化信息的方法和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既要掌握熟练驾驭母语和译作语言的技巧,又要具备浓厚广博的民族文化素养,用文学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用形象翻译形象,使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结合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赖斯的功能翻译理论,针对旅游翻译特点,探讨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索先进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进行旅游翻译实践活动,使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