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生活在不同的词汇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拥有共同的语言才是真正地生活在一起。”“共读,就是共同生活:共读.就是创造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不同,个体德性的培育离不开共同生活。关于“共同生活”,伦理学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从共同善(common good)的角度所理解的“好生活”。好生活不是个人生活,而是人所共同追求、应当实现的生活。二是从权利角度所理解的“公共生活”。人既有追求好生活的权利又有尊重他人相似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论学校共同体及其理想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不同,个体德性的培育离不开共同生活。关于“共同生活”,伦理学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从共同善(common good)的角度所理解的“好生活”。好生活不是个人生活,而是人所共同追求、应当实现的生活。二是从权利角度所理解的“公共生活”。人既有追求好生活的权利又有尊重他人相似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源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是作为引导人们解决社会共同生活中出现的个体和群体、情感和理智、利己和利他等诸种矛盾的方式而存在的。离开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道德教育既没有产生  相似文献   

5.
《农业教育研究》2006,(2):42-43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儿童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种共同生活能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恰恰不能与这些儿童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班级:理论内涵与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班级是崇尚学习、深蕴文化的班级,是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班级,是共同学习、情感沟通的班级,是自我改变、共同成长的班级。通过构建学习型班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情感交流,学会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资源,促进彼此互动成长和共同发展,同时使班级形成共同愿景,使学习成为班集体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要。  相似文献   

7.
喻叶东 《教师》2011,(29):10-13
“共同体”一词源自1887年德国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目标一致、共同理解、共同参与和享受为一体,个体生活于共同体中并通过共同体实现自身的存在。即“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包括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实践;互相依赖的系统;  相似文献   

8.
(一)黎族除了极少数人口迁离海南岛外,主要聚居于海南岛南部,这个共同生活的地域是黎族赖以形成、发展的根基,也是黎族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舞台;同时,由于这一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影响,促使黎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这种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便是我们所指的民族意识。黎族的民族意识,是在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形成的基础上产生,而只有黎族的民族意识形成了,并且被人们所意识到了,这才意味着黎族的正式形  相似文献   

9.
黄惠珍 《教书育人》2013,(18):60-61
21世纪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学会与身边的社会、身边的团队、身边的同伴共同愉快地生活和开展有效的工作。面对竞争与合作的日益加强,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人才合作精神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应有四个支柱,它们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1]。所谓共同生活就是指强调教育学  相似文献   

10.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共同体一词源自1887年德国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目标一致、共同理解、共同参与和享受为一体,个体生活于共同体中并通过共同体实现自身的存在。即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包括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实践;互相依赖的系统;再生产循环;通过循环,谋求共同发展。杜威阐述他的共同体观时认为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会共同生活作为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也是教育改革的基点之一。《四书》和谐教育对于教会人类共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四书》和谐教育,有助于教会人类学会自我完善,以及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巩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的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帮助教育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1.什么是民族?怎样理解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286页)斯大林这段话,不仅对民族的概念做了精确的表述,而且深刻地揭示了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 所谓共同语言是指组成同一民族的人们共同使用的语言。共同语言是民族的一个主要特征,一般  相似文献   

14.
徐海祥 《教育探索》2005,1(7):101-102
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的全体成员为了维护人类社会共同生活关系和公共生活关系.调节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明的积淀.是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共同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在当代社会.社会公德已成为一个社会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是摆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5.
非婚同居的主体是没有配偶的男女,在主观上双方具有共同生活互相照顾的共同意思表示,在客观上双方公开持续共同生活达一定期间。而婚外同居是违法行为,不应列入非婚同居的范畴。同时,非婚同居是一种准婚姻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一种合法行为,建议立法将其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他们是被称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他们跟随父母背井离乡,心中始终充满了对家的渴望;他们期待能和城市小伙伴一样,共同享受快乐生活,共同拥有美好明天。让我们共同关注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相似文献   

17.
张秋影 《培训与研究》2006,23(12):50-51
社会规范是人们为了共同社会生活的需要,在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是社会用来约束和指导人们行为,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而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文化差异□侯定凯人类学家通常用“文化”这一术语描述生活在共同环境中,由共同的行为习惯、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群体。而管理活动的进行则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前提:一定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念、信仰、行为习惯存在绝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艺术的表现性是所有艺术共同的特征,既是客观的.是艺术家创造的具体体现"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一瞬"呈现给"受众的"它既表现"客观生活"同时又表现"内在生活"和"内心生活",两者共同构成的表现形式就是摄影艺术的本质.摄影表现性主要表现在对创意形式的渗透上.  相似文献   

20.
透过晓庄学校在目的共享、责任共担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可以发现,陶行知强调的“学校是共同生活场所”的观念,体现的是一种“共同体”学校观。陶行知之所以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共同生活的场所,与其“生活教育观”以及“社会即学校观”紧密关联。这也使其学校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共同生活”这一学校共同体构建的途径,也提醒我们从“学校与社会关系”这一更宽广的视角考虑学校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