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解放军画报社组织精兵强将参与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走转改"已经与摄影记者的采访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要在这次"走转改"活动取得更大的成绩,真正转变采编作风,就要树立把镜头不断聚焦基层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8月中宣部等在全国新闻战线发起"走转改"活动以来,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的稿件见诸报端。但是,少数都市报的新闻从业者在对"走转改"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误区。只有端正办报思想,切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提升新闻品质,达到锤炼新闻队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陈尊庆 《新闻世界》2014,(11):44-45
县级台身处基层,要开展好"走转改"活动,应压缩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新闻,开辟服务群众的小专题小专栏,将更多的新闻版面和报道空间留给基层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4.
陈创荣 《今传媒》2013,(2):127-128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并不是宣传文化战线的首创。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要求领导干部要"走转改"。现在,新闻战线也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走转改"。如何将两个"走转改"结合起来,以什么方式做好做活中领导活动的电视新闻,也是当前新闻战线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瑞 《新闻世界》2014,(10):31-32
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实践活动进行如火如荼,本文以"走转改"实践活动下的新闻作品出"精品"的角度考量"走转改"的实际成效,举例佐证了《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通过开辟"社区新闻"版块,挖掘基层"活鱼"的成功案例,从中分析"走转改"的实际内涵在作品中的体现,从新闻作品的选题、采访、细节和语言写作等,多角度探讨"走转改"新闻报道值得借鉴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要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就必须深刻认识"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本文从走基层入手,阐述了新闻社会价值的提升离不开"走转改"这一推手。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东风所至,活力更旺。坚持不懈地开展"走转改"活动既是贴近群众、服务读者的迫切要求,更是媒体自身新闻改革与创新的迫切需要。在"走转改"活动中,地市报要充分认识自身特有的优势,正视客观存在的不足,选准和把握最佳路径,促进这一活动扎实推进,充满活力,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王百娣 《今传媒》2013,(1):103-104
当下正在蓬勃开展并在新闻传媒中已初见成效的"走转改"活动在我国新闻界显示出深远意义和创新价值。它的提出和运用既有对传统新闻学的完善与发展,也有对当下新传媒环境中产生的各类新现象、新问题地切实有效应对。通过阐述"走转改"在新闻传播主体定位、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传播效果以及新闻机制调整等方面的创新之处来进一步明确"走转改"存在的必要性和深刻意义,并应更好地在实践中长效推进"走转改"。  相似文献   

9.
柯仙炉 《今传媒》2013,(1):78-79
我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各地新闻记者扎基层,接"灵气",走出新意、改出特色,采访报道的新闻成为主打新闻。新闻媒体与记者将如何站在高度,着眼长远,推动"走转改"常态化,提升新闻报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刘雪红 《新闻窗》2014,(5):94-94
2011年以来,各新闻媒体都在贯彻中央"走转改"精神,大批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发表了大量来自基层的报道。三年多来,黔南日报记者纷纷走向田间地头,到学校、进企业,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用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图片,记录社会的变迁,讴歌群众的创造,反映时代的风貌,回应社会的关切。我作为其中一分子,在"走转改"活动中也是收获多多,感悟颇深。  相似文献   

11.
马凤雷 《视听界》2013,(2):85-86
有人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一直与群众和生活贴得很近,没有必要“走转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不可否认,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是民生,因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被群众喜闻乐见。自从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之日起,它就在践行“走转改”的新闻理念。民生新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声、民心、民情、民意,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2.
在"走转改"活动中,党报与其他新闻媒体相比较,优势无可比拟,劣势也比较明显。认清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的优势与劣势,对于今后如何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更好的发挥党报在引导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搭建党与群众桥梁中的作用,写作出更多鲜活、深刻、有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张芸 《新闻世界》2014,(2):15-17
"走转改"活动提供了一个让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我审视、自我沉淀的契机,《第一时间》栏目坚持"跟着群众的需要走,遵循实践的原则转,按照新闻的规律改"的原则,打造规模化、高质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社区、企业和农村作为最典型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单位,是记者"走转改"活动的前沿阵地,是新闻的源头活水。记者走进社区、企业、农村,了解和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是改进和创新媒体服务基层的重要途径和形式。荆门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新闻实践中积极探索将新闻采访和基层服务相结合的新路径,开展进人百家社区、深入百家企业、融入百家农户,拓展记者服务受众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凸显"走转改"活动的实践魅力。一、进入百家社区,实施"挂牌服务",以采写实践拓展基层服务的深度当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在"走转改"活动中的鲜活实践为例,阐述了电视专业频道如何通过"走转改"活动提升服务民生、服务大众的水平和能力,系统探讨了电视专业频道如何通过新闻理念创新、运行模式变革摸索"走转改"长效机制,从而证明"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既是落实"三贴近"原则、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素养,促进其成长和成才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冯颂 《新闻窗》2013,(6):5-5
一、走转改活动的进程为有效提高我国新闻报道的真实度,切实关注民生、反映人们的自身利益、观点,将新闻充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度,提高新闻的感染力,中宣部在2011年8月提出了"新闻走转改活动",即新闻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宣传功效的方法论,是马列主义新闻观在当前形势下的生动实践。本文以江西日报的新闻实践为主,回答了党报"走转改"中"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展示了立足优势,强化党性原则、回归新闻本质、提升新闻品质、砥砺宣传气质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今年开展的基层建设年活动与新闻战线倡导的“走转改”活动不谋而合。邯郸市工作组入驻各帮扶村,察民情,办实事,解难题,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记者在“走转改”过程中也深感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突出广播新闻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刘琦 《新闻世界》2012,(7):288-289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走基层"有力地保障了新闻真实性,也锻炼了新闻队伍。  相似文献   

20.
欧黔 《新闻世界》2013,(10):189-190
电视民生新闻的琐碎化、庸俗化影响民生新闻的品质。“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有力推进着电视民生新闻的理性进程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