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观指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联系、演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正确的自然观的确立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而以人的活动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对于培养科学精神、批判伪科学、破除迷信有重要意义。在自然观教育方面 ,地理学科教学能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地理教学在自然观教育方面的作用。一、阐述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和系统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 ,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物质具有统一性 ;物质的统一性表现为在普遍联系中的存在和运动 ,而普遍…  相似文献   

2.
自然观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必然内蕴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人类实践之中,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构科学的"自然观"。从历史上看,整体自然观、机械自然观、伦理自然观虽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从对人之本性的片面理解出发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它们的"自然观"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人的本质在于实践。按照人的实践本性,从人的实践本质出发,人对自然应该永远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和信念,敬畏自然观才是最符合人之本性、自然之本性的科学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逆向性思维”就是相对于人们常规思维而言 ,是与常规思维相背的思维活动 ,它冲击着传统思维定势的禁锢 ,针对历史结论大胆怀疑 ,提出新观点 ,并不断加以论证其正确如否 ,它的特点在于不安于现状 ,着重求新 ,是一种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历史知识时代性特点 ,逆向性思维便是历史新知识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历史评估一定程度上是有鲜明时代性和阶级性 ,在认识上与时代实践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 ,同时为政治文化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进步 ,在认识事物上也应不断发展完善。现行初中课本 ,由于学习目标制约 ,对于历史事件 ,历…  相似文献   

4.
历史进步论是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重要观点,是历史研究试图科学化的努力。作为思辨历史哲学代表的文明形态史观却把宗教当作历史进步的尺度,并且与目的论和宿命论联系起来,受到批判历史哲学的质疑和批评。唯物史观把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历史过程的基础上,超越了历史研究中的思辨因素和唯心成分。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就是科学自然观,在小学自然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辩证思想,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启蒙教育。 一、强调实践出真知,正确判断事物。 实践第一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小学自然教材中许多新知识的教学是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认识自然的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自然观和以往的自然观不同,它是一种辩证的自然观,正是这种自然观实现了自然是历史的自然和历史是自然的历史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有两种内涵:一种自然是"人化自然",一种自然是天然自然。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社会讨论的一个中心议题,理解马克思的自然观有助于深刻理解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原因,以便为建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张可凤 《考试周刊》2009,(33):167-167
初中地理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从宏观上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物质世界,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都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对于学生了解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论证题是对所给的历史观点进行判断并进行批驳论证或正面论证以明辨是非的一种问答题。它是一种常见的历史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熟练掌握该题型的解答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历史论证题考查的必要性论证思维是历史学科较高层次的一种思维,论证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论证是指学生能够对历史观点、资料等提出自己的判断和价值标准,它是记忆、理解、  相似文献   

9.
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在当今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它的历史类型学思想、文学影响的规律性的思想、总体文学建构的思想和跨学科研究的思想都有着有别于西方比较文学思想的独特视角和观点 ,这些视角和观点对于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则乃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石。因而对它如何认识和理解,实际上也就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也正是首先从这个问题开始的。他们共同的突出特点就是只承认社会领域、思维领域的辩证法,而不承认自然界本身有辩证法则。他们有的是对此持全面地公开地否定态度。美国的胡克和诺曼·莱文就是其中的代表。菜文说,马克思讲的自然是“人化自然”、“历史化的自然”、“为我的自然”,没有离开人的自然。南斯拉夫的米·坎拉尔加也说恩格斯讲的自然是“自在的自然”,是没有人的,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  相似文献   

11.
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宏观社会历史观的重要内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必然推论。此种被学术界长期所忽视的观点对于理解马克思晚年倾心研究上古历史,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大有裨益。对于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才能理解其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西方权威观的历史形态是多元的和流变的,大致可以将其概括为德治权威观、人权权威观、主权在民权威观和以权制权权威观。研究西方权威观的历史形态,无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权威这一社会历史现象,还是对于把握权威的实质及其形态的发展趋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道家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自然观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天人合一自然观有其合理性及局限性,而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西方自然观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又给自然带来严重影响和危机。在当代,道家自然观和西方自然观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机械历史决定论机械历史决定论就是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研究社会历史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历史理论,其核心就是用形而上学和机械决定论取代辩证法,只承认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因果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由多种因素的有机联系所构成的复杂的系统来理解,而是把它看作一个由众多因素凑合而成的简单的组合体;不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当作是由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  相似文献   

15.
爱默生的思想中,超验主义自然观属于关键的组成部分,他认为自然不仅仅包括物质,同时也包括一定的精神色彩以及审美价值。人类作为自然之子,要学习自然中的一切,实现与自然的进一步融合。超验主义自然观的提出是对美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种警醒和反应,对于当时乃至于如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西文艺批评,由于种种原因,西方人对中国古代文化背景和由此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艺批评方法论比较隔膜,因此评价或失之过低,或失之过高;而中国对西方的文艺批评,一般亦持上述两种观点。中国和西方的文艺批评方法论,都立足于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文艺创作,发展演进的道路不同,各有不同的建树。所以,中西文艺批评方法论应互相认识,互相对话,这才是坦诚的、建设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观点分散于不同时期的著作中,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及社会历史维度进行四位一体的梳理中,可看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包括物质自然观、人化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历史自然观,这四种自然观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场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走向现代化,树立了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搞清楚它在中国近代史、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中的历史地位,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开创未来,实现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 前 ,中学历史教师比较注意对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钻研 ,而对历史研究(含考古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的关注则比较薄弱。应该通过有领导有组织的活动引导中学历史教师自觉地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 ,并将之引进自己的历史教学活动 ,使中学历史教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问题的提出凡是科学都将继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与研究的深化 ,就会出现新成果 ,产生新观点。历史是一门科学 ,人们对它的认识与研究自然在不断深化 ,新成果、新观点也会层出不穷。对史学研究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成果、新观点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20.
一个词的战争——重读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观念是利用中西两种诗学传统的思想资源建构起来的。他在建构自己的“自然”观时,面对的是中国传统和西方nature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自然”,这两种“自然”观并不具有对等性和同质性,西方浪漫主义时代的原始主义、有机主义、非理性主义等三种自然观构成了它的理论主体。而“自然”一词在中国古代诗学中负载的种种意义或遭受压抑,或被放逐到边缘的位置。因此我们与其把王国维笔下的“自然”看作两种诗学传统的融合,不如看作在特定历史语境的知识/权力关系中二者对符号意义的争夺。正是通过对现代中文里许多类似“自然”这样词汇的符号意义的占领,西方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权威地位才得以牢固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