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河大堤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输防汛抢险物资的重要交通道路。通过近年来的黄河下游堤防道路工程建设运用,为黄河防汛抢险、工程管理、地方交通及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便利和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修建时间的延长,堤顶道路不同程度出现了裂缝、坑槽、推移和啃边等问题,给黄河防汛车辆通行和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从而影响了工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1工程概况 中牟黄河堤防全长39.282km,属国家一级一类防洪工程。近年来,为适应黄河防汛及沿黄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投资对黄河堤顶进行沥青混凝土硬化,堤顶沥青路面参照国标3级道路标准修建。路面宽6m,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白灰、水泥、土基层,个别翻修地段采用水泥稳定层基层,白灰土底基层。  相似文献   

3.
《治黄科技信息》2005,(3):14-15
黄河网报道4月28日,经过来自全国各地近万名建设者500多个昼夜苦战,河南黄河南岸总长159.162千米的标准化堤防全线建成。自此,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河南黄河南岸标准化堤防,解除了郑州至兰考段16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4.
黄河凌汛灾害是黄河下游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历史上曾以频繁决口、难以防治而著名。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弯曲连绵,险工、控导交错对峙,容易形成冰塞、冰坝的河段较多。人民治黄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黄河的治理,多次加高加固黄河堤防,兴建河道整治工程,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国家加大了黄河治理力度,按照2000年设防标准,加高、加固两岸堤防,加修、改建了许多河道整治工程和病险涵闸,又进行了标准化堤防建设,将黄河堤防建成“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防洪工程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防洪非工程措施也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况 郓城黄河二期标准化堤防建设包括2006年实施方案和2007年实施方案。其中,2006方案项目包括堤防加固工程6段长度15.949km,堤顶道路长度28.075km,堤防帮宽长度3.227km,根石加固4道坝,防汛道路改建2处4.8k;2007年方案项目包括堤防加固工程3段长度8.1km,防浪林长度19.577km,防汛道路改建1处1.9km。  相似文献   

6.
黄河堤防工程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的堤防工程岁修是河道管理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确保黄河堤防的安全,实现工程的保值、增值关系重大。全国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防汛岁修,但相对于纵横交错的河网堤防来说,资金仍显得不足。加强岁修与管理,合理使用岁修资金,提高岁修投入,向管理要效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防洪减灾中的科技含量,目前,黄河中下游一些委属单位开展了机械化抢险新机具和抢险新材料的研究。近几年来,一大批实用性强、安全可靠、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抢险效率的机械化抢险研究成果在堤防普查、抗洪抢险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固堤打桩、机械装袋运土、机械抛投柳石枕、反滤围井抢护管涌、机械铺设防渗软体排、渗漏探测、应急挡水子堤、机械抛石护岸、现场信息采集等抗洪抢险新技术、新产品,高效率、高质量的施工,简单、实用、灵活的操作,快速、准确的探测成果,显示出科技对提高机械化抢险能力的巨大作用,表明我国抗洪抢险的技术和手段有了可喜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黄河系统自1988年起,先后在黄河下游组建了十几个专业机动抢险队,他们承担着黄河下游各种险情的抢护,对黄河防洪减灾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硬件建设上,配备了比较先进的挖掘、装载、运输等机械设备,一改过去人工抢险效率低、速度慢的特点。几年来,在黄河防汛抢险行动中,专业机动抢险队以其行动迅速、抢险效率高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濮阳黄河防洪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多媒体应用软件是在综合运用文字、位图、图像、动画、声音多种媒体,集防洪预案、防洪电子地图、防洪抢险技术支持、成功抢险案例、黄河河防电子词典、自动查找、书签、自动运行、程序安装、光盘运行等功能于一身,具有人机交互操作界面的软件。该软件整合度高、便于操作,只要稍具电脑操作基础,轻点鼠标,便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一改过去高度依赖于个人大量机械记忆和大量参考资料的繁重低效的工作方式,为迅速及时获取有关信息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大堤右岸,开封黄河堤段堤桩号为K89 970-K98 329M、K110 000-K112 550M之处是黄河下游防洪的关键部位。由于种种原因该段堤防工程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已成为黄河防汛的主要隐患区之一。黄委有关部门极为重视,要求对开封黄堤段进行加固勘察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1 历史现状 自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黄河堤防经历了四次大的复堤,工程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抗洪强度大幅度增强,尤其是自1998年以来国家拿出大量资金对黄河工程按照新的防洪标准进行第四次建设,堤防加高帮宽,控导工程进行改建,  相似文献   

12.
人民治黄以来,三次加高培厚了黄河下游大堤。“三江”洪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黄河防汛安全问题,加大了防洪投资力度,工程的配套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为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提供了保障。但目前仍有部分堤防高度及断面防渗达不到要求,几百处险工、险点急待处理,还有不少河道整治工程需要布设,再加上堤身土质差、内部隐患多等历史原因,要达到“固若金汤”还有很大距离,这说明防洪工作硬件设施还有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3.
漏洞是黄河堤防洪水期间八大严重险情之一。它具有成因复杂、查找难、发展快、抢护难的特点;特别是深水漏洞.当水压力较大、水流速度较快、筑堤质量又较差时.漏洞险情发展更快,更难以抡护。所以近年来,各地都把“三新”(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应用于黄河防汛抢险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在黄河治理劳动者队伍中,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60%,达到15000余人,广泛分布于黄河防汛抢险、工程施工、水文勘测、水土保持等工作岗位和生产第一线,是黄河治理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高难度的防洪抢险,工程施工,复杂设备的调整和维修,生产技术难题的分析与解决,事故隐患的防止和解决等方面,起到了一般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河道是经过长期输沙淤积塑造而成的,在自然条件下,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不定,易形成横河、斜河威胁堤防安全。为防止洪水直接冲刷堤防,增加防洪的主动性,在河道的适宜部位修筑丁坝、垛及护岸等河道整治建筑物,对控制河流的走向,进一步疏导水流、稳定河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长达数百里的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集水面积很小,由于黄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河势游荡多变、堤防单薄、险点隐患等问题依然存在。经过历次大洪水,背河出现管涌、渗水、滑坡、陷坑、漏洞等险情,对黄河下游防洪威胁极大。黄河大堤是防御洪水的关键屏障,采取黄河大堤加固的办法是确保防洪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可大大提高黄河大堤防御洪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防洪工程的稳定决定着黄河的安危,而绝大部分险工和控导工程都是依靠根石来抵御洪水的,可以这样说,主要在于根石基础的稳定。根石断面的不足,是造成工程出险的根本原因,准确掌握根石坡度情况,无疑为防洪抢险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黄河上一直沿用人工探锥的方法来进行根石探摸。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长达数百里的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集水面积很小,由于黄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河势游荡多变、堤防单薄、险点隐患等问题依然存在。经过历次大洪水,背河出现管涌、渗水、滑坡、陷坑、漏洞等险情,对黄河下游防洪威胁极大。黄河大堤是防御洪水的关键屏障,采取黄河大堤加固的办法是确保防洪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可大大提高黄河大堤防御洪水的能力,有效避免洪水对下游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继国务院已批复珠江、海河、松花江、辽河、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后,日前,国务院批复了《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批复文件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确保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m^3/s堤防不决口,逐步恢复主槽行洪能力,初步控制游荡性河段河势;  相似文献   

20.
《治黄科技信息》2009,(4):18-19
7月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黄河金岸投资热土”主题采访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好黄河标准化堤防,既要突出治理,提高黄河行洪、防洪保障能力,又要突出保护,维系好黄河水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