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行政环境在21世纪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应对城市问题,协作性公共管理在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出现并兴起。协作性公共管理是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拓展,网络管理是协作性公共管理的重要类别,协作性公共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最新注脚。协作性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解释、指导跨部门、跨组织、跨边界的管理活动的理论框架,此框架重视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协作的程度与类型的实证研究,同时也是理解网络时代公共管理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2.
基于治理理论视阈中的公共危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治理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公共危机治理的关键是要打破传统单向度的、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构建一种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治理模式.应对公共危机,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的主体性,彰显媒体协理者的功能,激活民间社会的能动性,强化国际协助的理念,以形成最大限度合力的、多元化的网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模式选择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理论主张多元权威基于合作主义和经过上下互动的过程建立网络体系,从而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治理主张在多层次地理空间内构建网络体系,以公民发展为中心,促进地方发展。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的自主管理权不断扩大,公民社会的逐步发展,为地方政府治理奠定了现实基础。由于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可采用政府主导一合作型模式,即在治理模式中保留政府主导的因素,增强双方的合作因素。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政府是在道德选择的基础上对传统行政体制的重大改革,这不仅是全新的公共治理理念,更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蕴含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公共服务市场化及有限政府的治理理念。在公共治理理论视野下,通过加快分权改革,培育发展公民社会,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执行力、推进电子政务等途径实现服务型政府,使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逐步向公共治理模式发展。这将是我国政府管理的一种创新方式,能够寓政府的管理于服务之中,能够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5.
网络化治理是因应西方政府政治生态深刻变革,并在信息社会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实践的新模式。网络化治理的勃兴顺应了治理理论不断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深入推进的趋势,并促进了治理理论的演化变迁和治理实践空间的纵深拓展。网络化治理的出现更加彰显了现代社会公共价值,对社会合作与信任机制的构建。权力重构和模式转型及利益均衡和公平分配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将"公共治理"理论引入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对于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分析"公共治理"理论的内涵、城市土地资源的公共属性,及"城市土地资源公共治理"实质基础上,确定城市土地资源治理中政府的角色为"治理型"政府,并分析其与社会、市场、市民公众之间的关系,从政府执政理念、职能和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型"政府角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作为一种改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的治理工具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已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课题和公认难题。彭国甫教授的新著《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正是适应这种理论创新和实践召唤的需要,在敏锐地把握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建构性、开拓性的研究。该书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理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制度安排及公共事业治理做了系统的、多维的研究和探讨。该书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数据准确,特别是构建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全面、系统、科学,不仅为拓展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8.
地方治理理论强调地方政府、社会与市场组织和公民自组织的良好合作,具有十分明显的西方社会话语特征,但在我国特殊的历史务件和体制环境中,地方治理更倾向于强势一方的地方政府的治理,形成了强政府治理的苏南模式和市场先行、社会参与的浙江模式两种典型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反映了西方话语特征的地方治理理论在中国有其自身的适应和发展空间,具有明显的地方政府主导色彩,社会的参与治理也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推进。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主导与推进。使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正朝向构建多中心治理结构、深化服务理念和由“善政”走向“善治”的趋势变革。  相似文献   

9.
王飏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36-37
治理理论是20世纪末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地方治理理论是其分支,相对于一元化的模型,它主张在治理中尤其是社会政治治理中的结构应当是多中心的、自主的、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从这一理论观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针对我国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提出除了强化和优化政府对于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外,商业市场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不同的供给途径,也将成为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另外渠道,这使得我国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政府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变革和创新。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形成有利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从传统的管理走向现代的善治,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已经成为今天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各级地方积极进行社区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但与此同时,社区治理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社区治理行政化倾向依然存在;社区自治运行缺乏资金及支配自主性;缺乏有意义的市民参与;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或公共服务不到位;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比较薄弱。在借鉴其它地区的社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广东省在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的过程中,试图构建"以多级政府协调合作,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圈层合作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以“控制”为核心逻辑的学校公共生活模式遭受了愈来愈多的批判。在控制型的学校公共生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灌输与被灌输的扭曲关系,它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了学校教育的民主变革,限制了学生的公民品质发展。与控制模式不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模式,它致力于解构学校组织中的权威主义、技术理性、强制灌输、心灵隔离等弊病,使学校公共生活回归到公共性与民主性的轨道上来。“治理”赋予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和治理权利,鼓励学校生活中的公民伙伴关系,从而使学校和课堂成为一个民主治理的空间,提升和扩大学校组织的公共利益,稳固而持久地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理论为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从管制走向治理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趋势。市场型治理、参与型治理、解制型治理和弹性化治理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四种治理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oordination between governance ac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is a department at a public university, seen as a multi-project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llustrate and analyze project governance as a tool that allows departmental management to coordinate with the authorities, the board and the management at different levels at the university. The importance of project governance as a coordination tool relates to the expected function of project governance to coordinate with governance actors and to project governance implementation, which affects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tors. Another finding of the case study is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ability both for functionality an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governance, and, by extension, for coordination with governance actors.  相似文献   

15.
受到新公共管理浪潮的影响,大学治理与模式的转型被置于"新自由主义"的卵翼之下,其市场价值和社会目标之间的冲突导致治理分支之间的张力。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公立大学在私有领域"共享治理"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大学治理ABC模式,试图融合学术治理、商业治理和企业治理三大治理结构之间的冲突,完成对大学传统"竖井式"治理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治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参与式治理,是指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组织和政府一起参与公共决策、分配资源、合作治理的过程.参与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是参与式民主在治理中的运用.参与式治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和推广,改善了当地的政治生态,提升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者通过对参与式治理的全面考察,认为参与式治理对中国的"治道变革"和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参与式治理作为一个"决策框架",有利于政府自身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助于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有助于培育公民社会,塑造"良好公民";参与式治理从地方和基层入手的实践本质也给出了我们治理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从"善治"到"善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善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协同治理是一种新型的公共管理方法,在西方的经济、社会等公共管理领域显示出其优势。协同治理强调在管理公共事务中公共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共同参与、达成共识、集体决策和执行以满足公众的需要、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它强调共同愿景和权力协同,强调制度设计和过程改造;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文章在厘清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了协同治理的内涵和特点,将协同治理引入社区教育,提出了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基本逻辑和实现路径,为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