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美住房     
要是问大家“西方人住房的地下室(basement)有何用?”有人可能会答:“贮藏蔬菜,杂物。”这说明对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还缺乏了解。因此,了解一下北美人的住房状况实属必要。普通北美人居住的房子(house)有两层住宅(detached house)、平房住宅(bungalow)和两户人合建、共享一堵高墙的半分式住宅(semi-detached house)。两层住宅在北美多建于离市中心稍远一点的地方,都有国道通往主要马路。房前屋后都建有  相似文献   

2.
回顾     
大力推进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11月20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北京市建委等单位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简称住博会)开幕。住房和城乡  相似文献   

3.
一、拍卖产生的原因:住房制度改革是我校综合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校教职工最为关心的热点,同时也是学校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重庆大学有60多年历史的老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住宅建设,住宅数量增加较快,十多年新建住房48幢,建筑面积99120平方米,住宅套数1788套,相当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  相似文献   

4.
购买住房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搞清所购房的产权是否明晰.所谓产权,指的是拥有对某所住宅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在我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住宅的产权在行使时,不需要他人的协助对应;产权人对于住宅的支配权,任何人不得干预,也就是说产权人对自己的住房怎样处置变卖都可以.  相似文献   

5.
高校住房分配形式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是实物分配,也就是由学校建设住宅分配给教职工,不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自从1998年以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建设部等单  相似文献   

6.
高校住房分配形式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是实物分配,也就是由学校建设住宅分配给教职工,不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自从1998年以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建设部等单  相似文献   

7.
计划经济体制下,住宅的建设和分配,沿用福利分配的传统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体制下的住宅分配形式暴露出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1.传统住房制度的弊端及改革的必要性高校传统的住房管理体制,大体上就是由国家和单位投资对住房包建、保修、包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国内住房制度改革历程进行利弊分析,借鉴国外“居有其屋”立法,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居有其屋”制度,从住房供应、住宅融资、专有住房等方面对目前低下实现住房商品化道路进行了初步的可行性探索,为我国住宅立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城市住房体制到目前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可以简称为“福利分房体制”,以后逐步转变为建房、住宅私有化的“住宅私建私有”.后者造成的事实是:房价与所谓“土地财政”交织在一起不断上涨、高档房越盖越多、投机性的房产投资不断攀比、工薪阶层购房困难、房地产私商暴富、政府官员因地产受贿腐败案接连不和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要科学地解决“住宅私建私有”产生的问题,必须以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为指导,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从现行住房制度的弊病中发现标本兼治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建设部的调查,全国目前有85%左右的新搬住房居民对住宅重新内装修。当前,居民在住宅装修中由于对住宅装修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住宅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因而在住宅内部随意进行改造装修。这种随意性经常导致住宅的安全性能下降,轻者使住户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重者(如遇到地震、火灾等)将会对整幢楼房住户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住宅市场信息存在不对称与不真实的交易信息、媒体与学者的倾向性言论、不适时或欠合理的政策、住宅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和住宅投机者的炒房行为等大量的交易噪声;依据交易噪声进行住房投机的羊群效应和交易多阶段正反馈机制推高了我国住宅市场价格。通过完善住宅市场信息收集和披露制度、建立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成本公示制度、组织专业人士定期发布规范而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对住宅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和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和政策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等有效措施,实施住宅价格规制,以促进我国住宅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住房制度的不断改革,住房逐步实现了商品化。这样,以前那种行政福利型的高校住房管理模式就变成为住房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突出障碍。本文试就对高校住房实行物业管理作一粗浅探讨。 1.什么是物业管理物业是单元性房地产的称谓,指的是有价的土地附属物(建筑物),包括商业大厦、住宅楼宇、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在的城镇职工住房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矛盾,有必要对城镇职工住宅制度实行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商品化的进程应与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住宅商品化和住房制度改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提租补贴”是目前城镇职工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的较佳选择,它可以在全国普遍推行,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作为住房夹心层群体中的成员,面临着严峻的住房问题。结合住宅过滤理论,提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梯级消费与分层供给模型,通过对天津市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选择和住宅市场展开调研,分析并探讨其面临的住房问题以及政府相关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教职工住宅绝大部分已经出售,传统的住房管修办法已经不适应房屋产权多元化的需要,高校住宅实施物业管理,势在必行。 1.住宅售后管理呼唤房管转制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住宅区仍然实行行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从长期被动地适应福利分配住房到主动地选择住房,人们对住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对住宅功能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市场化条件下,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满足人们不同的居住需求?什么样的住宅才是理想的住宅?未来住宅设计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炼,我国的住宅设计已逐步从理念和概念的炒作,走向理性和务实的层面上.未来住宅的设计向何处去,成为很多规划师、建筑师和开发商深为关注并努力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对住房消费的认识发生了转变,由过去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提升到对住宅品质的要求.房屋装饰装修已成为满足人们住房消费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居民日趋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装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材料市场鱼龙混杂、造成装修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住房装修质量不断下降.因此,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政策对住宅装饰装修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有利于材料的运用及住宅装饰装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当今日本社会老龄化的社会现象为背景,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需要出发,从住宅生活这一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先是对现有住房类型进行了分类从而对各类住房居住时间的长短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根据调查提出的最低居住标准分析了日本现在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把二战以后到70年代和现在的情况做了比较,分析了变化,提出了在老年人住房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和仍旧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分析了各方面的原因。然后对世界上先进国家的住宅情况主要是取得的成绩做了比较借鉴,从中与日本的情况做了比照。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提出了住宅改善的要求和一些比较可行性的对蓑,文章分别从住房和住宅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也进一步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不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方面对提高老年人住宅生活的质量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政府来说,应进一步完善住宅政策,加大福利住房的力度;作为个人来说,应从改变住房观念等方面来努力。最后,从文章对我国住房情况所得到的启示入手,分析了一下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观点。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论证了提高老年人住宅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一、本题共12分1.他们的消费行为都体现了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的原则,兼顾了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3分。答对一层内容为2分)。2.中国老太太的消费行为是量入为出;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行为是适当超前的(3分。答对一层内容为2分)。3.消费具有动力功能。消费需求量的增长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还会推动生产结构的进步(2分)。住房消费的增长必将带动建筑业、装潢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人们在住房条件改善后,对其他生活条件也会提出进一步要求(2分);因此住房消费的增长必将扩大内需,促进生产,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二、本题12…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需要有一、二个主导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点。住宅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四个有利条件:我国人均收入正处在300~1000美元建筑业为支柱产业的时期;住宅是最终消费品,住宅产业关联度高;住宅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城镇居民已具有了一定的购买力。培育和扶植住宅产业,要平抑房价;盘活存量;大力建设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的经济适用住宅;建立新的住房供应体制;发展住宅金融;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物业管理,搞好售后服务;加大住宅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