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引导人们求真向善的过程,既不停地激发求知者的激情至于善。追求智慧是趋于绝对的善的知识。至善是由外向内的过程,即教育转向于善,古典人文教育涵养善的品质,成就善行,引导学生过一种与人共享的善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康德至善论及其与康德伦理学的相关性研究作简要的综述。康德至善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康德至善论与康德伦理学的相关性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需要基于对康德至善论作专门性的研究,通过康德至善论的发展来深入认识康德伦理学的内容与特征。康德伦理学的主题是至善作为终极价值体系的整合,康德的终极价值体系是一个以德性为核心的道德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康德至善论是以四种至善及其逻辑关系为基本内容的体系,而每一种至善都是其逻辑发展的一个环节:德性的纯化是动因和起点,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伦理社会的理念是中间环节,道德化上帝是归宿,整体表现为从德性的纯化到上帝的道德化的展开历程。  相似文献   

4.
价值从根本上调节着教育方向,教育发展需要明确的终极价值指向,以确保教育内生性发展动力。致至善是一种最高善的生命实践,其教育指向为美好、有序的不断自觉实践,是人不断向好的方向动态性地无止境升级构建活动。致至善教育契合了教育有序运转、使人向善、修德育人的教育要求。高校可通过课程中融入善的元素,凸显学科教学的教育性,培育善本治理文化的方式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5.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6.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7.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始终的目标,至善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政治是通向至善的路径。然而社会的差异普遍存在,每个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如果我们以社会资源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整个社会可分为强、中、弱三个阶层。那么强者应负扶危济困之责,中者应履热心公益之义,弱者应怀感恩社会之心。  相似文献   

8.
“善”是西方伦理思想中最基本的概念。探讨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等不同时期的西方至善的思想,可以看出西方“善”观念的两个特点:(1)它是个人主义的,或至少是以个人幸福和利益为根据的;(2)它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要通过间接的甚至往往是不善的和不幸福的手段来达到,手段和目的是分裂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人求真",教育求真的本质又在于引领学生向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学校教育中,语文学科教学在引导学生向善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笔者从课前、课内、课外着手,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至善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培养人,是旨在形成有智慧的人,亦即使人能以智慧的方式把握他的"生活",不管是当下的生活,还是未来的生活。这种把握也就是要对世界、人和生命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要超越当下现实,对未来的可能性提出追问;要超出有限的事实,对无限的理想世界提出追问,从而凝结成一种人所特有的终极目的——关于人及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简言之,教育的价值在于使人和社会臻于至善!所以,真正的教育是要给出一个精神意境,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1.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中,康德提出"至善"的概念。"至善"实质是康德解决"德福关系"的核心理念。在现实世界,"德福关系"并非一致;相反,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为解决"德福关系"的一致,即寻求"至善"的实现,康德引出自由、灵魂不朽、上帝三大"公设",使其道德哲学最终通往宗教神学。  相似文献   

12.
13.
在实践哲学领域中,特别是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其运用纯粹理性的方式对意志自由和至善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而在近代以来,人们充分挖掘理性的同时,依然认识到追求至善是人的自身的目的所在。对道德至善与意志自由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意志自由是实现道德至善不可缺少的前提,并且实现道德至善又是意志自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人常常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生成长过程和参差不齐的成长结果,我们学校教育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发展目标是什么?良知教书终究让我们遗憾不断,各种"经典"教育理论让我们在亢奋和失落沮丧中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准则给了我们全方位的知行引领。"爱国、责任、诚信、友善",是个人价值准则,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小学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起步应该是我们学校  相似文献   

15.
臻于至善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臻”是“到达”之意,含“不断趋向、不断接近”之意,“至善”,即最完善、完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至善出自《礼记·大学》,汉唐对此并无过多关注,而自唐韩愈引作经世思想之后,迅速成为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宋代周敦颐提出“纯粹至善”,二程也进一步有此感叹,认为“天理精微即为至善”,其后朱子总结“天理之极致为至善”,认为至善是一种人生状态,人们常驻这种至善状态时,也就是最完美的人,他将至善从“纯粹至善”的价值观扩展到天理人欲,认为完美的人应该“存天理、去人欲”。他的两位弟子陈淳和黄榦继承了他的观点。黄榦认为人的本性纯粹至善,后天就是要通过学习并恢复本然天性。陈淳更加注重字义的辨析讨论,认为性善是圣人承天立极的指归。至善思想对宋明士人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后世中国也受到了这种影响,认为至善既是一种道德标准,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赋予了现代中国人优秀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7.
文雪 《辽宁教育》2013,(6):18-18
教育培养人,是旨在形成有智慧的人,亦即使人能以智慧的方式把握他的“生活”,不管是当下的生活。还是未来的生活。这种把握也就是要对世界、人和生命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要超越当下现实,对未来的可能性提出追问;要超出有限的事实,对无限的理想世界提出追问,从而凝结成一种人所特有的终极目的——关于人及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简言之,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人际和谐、重道德修养、重礼义廉耻、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思想,是全社会最需要了解、最需要获得的东西,因为这些思想观念,正是当今我们这个社会最缺乏。为了继承近百年来遭到压制和废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者有责任承担“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神圣义务。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道德哲学中,至善是伦理学中善观念的一种终极的或本体的表述,是对终极道德价值的追求。本文主要试就《追风筝的人》中主要人物的精神以及灵魂的救赎过程,来分析西方至善的本质、追求方式以及至善的价值内涵,从而启迪人们不断地进行至善实践,获得至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教育无一例外是追求育人的教育,无论教育的过程是多么的复杂多变,但教育“尊重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活,追求人的自由”的宗旨却始终不变,这是一种爱的教育,也是奉行“行知兼善,爱满天下”的至善教育的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讲,至善教育是让小学生体验到爱的教育。 一、“至善”教育的内涵 “善”有三层涵义:一是善良,指人的品德;二是美好,指人的状态;三是善于,指人的能力。“至善”的“至”有“到”和“极、最”的意思,而产生了“追求善、达成善”以及“善的极致”两个内涵,至善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能力。至善教育要求教育要对学生呈现出内心的善良,要尊重、理解、关爱、宽容学生,要对教育奉献,对学生负责,而这个要求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爱和快乐,并能将这种爱传递到日常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本原得到弘扬。至善教育的理念既契合了陶行知先生“行以求知知更行”的知行合一学说,又是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相融,是求善与至善的交相辉映。因此,“至善教育”就是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养育善心,崇尚美好,追求卓越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