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变革是课程在价值、思维、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范式转换,比课程改革具有更为广泛的内涵。课程范式经历了由自然主义、要素主义到人本主义的变革过程,构成其变革的真正动因是源自于人性的解放需求。整体人的需求规定了课程变革的取向,未来课程之走向就是整体性课程范式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传统课程范式建立在拉普拉斯范式基础之上,并在20世纪中叶趋于成熟。近几十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革,课程范式也在不断演进。通过对新型课程范式的主要特点分析,指出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3.
传统课程范式中的学科课程范式支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经验课程范式遮蔽了学生科学的认知逻辑,结构课程范式冷落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课程范式又脱离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偏颇与窄化成为传统课程范式弊端的集中表现。过程哲学为传统课程范式的转型提供崭新的视角,秉承过程性课程观,确立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构架整合化的课程研制方法论,推动课程范式的变革与转型,进而实现过程—整合课程范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开放大学课程建设应当适应时代变革,满足社会需要和学习者需求.坚持课程建设适需原则是时代变革使然,对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课程建设适需原则应当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各个要素中,即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安排、课程资源建没、课程教学范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视角来看,上海市静安区的区域课程变革在价值取向上注重经验,超越了身心二元论;课程变革的范式采用水平变革范式,从基层到教育政策层形成了一个水平的政策——实践连续体;选择系统变革模式,将学校教育机构与校外教育结构、社区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机构等服务结构进行了以减负增效为核心的统整。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视角来看,上海市静安区的区域课程变革在价值取向上注重经验,超越了身心二元论;课程变革的范式采用水平变革范式,从基层到教育政策层形成了一个水平的政策——实践连续体:选择系统变革模式,将学校教育机构与校外教育结构、社区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机构等服务结构进行了以“减负增效”为核心的统整。  相似文献   

7.
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开发范式"探究的是普适性的教育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范式发生了重大转换,开始走向课程理解.以科学化的目标模式选择和组织课程的"课程开发范式"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对课程多元化理解的冲击,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课程研究范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多元的、动态的课程观;必须建立崭新的整合课程范式;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程呼唤新的课程能力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作为课程开发范式的转型,需要地方、学校和广大教师等相关课程开发主体积极介入课程决策、主动开展课程重构,全面进行课程开发和研究活动。这种课程变革实践是对传统课程的有效反思与合理超越。课程改革与其它教育变革一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变革本质的特征、地方学区的构成、每个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外部关系的存在形式等,  相似文献   

9.
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课程研究范式规定着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本文在探讨几个典型课程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新趋势,把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两种需求作为前提,在借鉴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国际化、地方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教师接受课程变革”和“如何理解教师为什么抵制变革”植根于不同的变革研究范式。本文分析了教师抵制课程变革在变革的研究领域中逐渐从消极的障碍转移到积极的动力的过程,进而探讨当教师抵制课程变革的合法性确立后,教师抵制和课程变革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并提出如何在实践情境中对教师抵制进行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课程变革的场景中,行动研究意味着研究范式的转换。由于行动研究具有反思和批判的性格,可以运用它对课程变革的"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进行改造,从而使广大一线教师成为变革的动力,激起自下而上的课程创新。在课程创新的过程中,课程叙事、研究性教学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等都蕴涵着行动研究的理念,它们代表着行动研究在课程创新中的具体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论学校课程范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敏 《教育研究》2005,26(7):38-43
库恩的“范式”概念是建立在复杂性思维基础上的,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范式的不同层面。当前学校课程的范式包括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它们无法独自解决学习主体与内容客体相互对立的问题,将逐渐被在课程信念、课程价值、课程技术等方面完全不同的新型学校课程范式,即整体课程范式所取代。促进学校课程范式转型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从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现状来看,课程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在职业论与专业论的张力失范、研究范式的二元对立、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取向异化.要想解决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困境就必须进行范式的转换,表现为知识存在范式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课程研究方法范式从线性研究转向复杂研究,课程理念引领范式从冲突到融合.  相似文献   

14.
本论述了课程研究范式的主要论派及历史变革,并归纳出其三方面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一、新课改的“四个问题” 1.单向度思维倾向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变革思维方式。然而变革并不意味着以非此即彼、单向度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新旧课程范式,也不是对旧课程所倡导、坚持和采用的在新课程中都要予以否决、批判和抛弃,这会导致对新课程的误解和误读。当前,在新课程中,不乏这种单向度的思维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思想上,新课程范式以“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课程领导理念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东辉  施莉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2):61-65,75
从理念的双重意义出发,整合教育领域领导类型的转变和课程领域研究范式的变革两方面的观点,提炼出课程领导的理念:1.课程领导在本质上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策略与行为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2.课程领导是基于道德权威的革新的领导;3.课程领导者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刘旭教授的专著《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很独特,不仅是因为它关注了"研究"和"范式"两个问题,还因为它的人文情怀:它关注大学课程研究中的终极目标——人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理念的双重意义出发,整合教育领域领导类型的转变和课程领域研究范式的变革两方面的观点,提炼出课程领导的理念:1.课程领导在本质上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策略与行为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2.课程领导是基于道德权威的革新的领导;3.课程领导者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高职课程适应性不仅要从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角度进行“适应”与“被适应”的解释和关切,还需要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课程范式的内在需求层面进行更深刻的诠释和适切性调整,回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高职课程在建构范式、价值取向、高阶认知和情境学习等方面与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本主义价值旨趣、国家人才战略要求、未来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建议采取构建先进课程范式、有效衔接教育供求关系、科学识别学生学情、培养高阶认知技能、提升教师适应性专业知识和推行情境化课程改革等策略提升课程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课程研究的复杂性取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向是在"概念重建运动"逐步深入、对现代课程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的背景下,借鉴复杂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对现代课程研究中简单思维的自发纠偏,进而实现课程研究的复杂性自觉的跨学科对话。深入分析这场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的主要观点与核心论题有必要从其课程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知识论三个维度来剖析这场复杂性转向的旨趣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